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聚合物泡沫采用压力浸渗铸造工艺制备开孔泡沫铝。所制备的泡沫铝能够很好地复制聚合物泡沫的几何尺寸。开孔泡沫铝的强度比闭孔泡沫铝的低很多,从而得到更多的应用。添加陶瓷颗粒可以改善泡沫铝的力学性能。本研究中,向AC3A铝合金中添加SiC颗粒得到复合材料泡沫。在复合材料泡沫中,SiC颗粒嵌入在合金基体中及孔筋表面。高体积分数的陶瓷颗粒使合金泡沫铝的压缩强度、能量吸收、显微硬度增大。这些性能的改善归结为于泡沫铝的结构改变以及SiC颗粒存在于结点和孔筋处而引起的强度增加。

  • 标签: 铝泡沫金属压力渗透熔模铸造
  • 简介:过热管是锅炉受热面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炉管,频繁地出现由材料断裂造成的泄漏与爆管失效事故,对电力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过热管不同的失效原因,将过热管的断裂失效分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蠕变断裂及腐蚀断裂。通过对过热管失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建立了过热管失效树,同时概括了引起失效的损伤因素。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引起过热管失效的重要损伤因素,在设计、运行、维护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过热器管 断裂失效 失效模式 失效树 损伤因素
  • 简介:某型轿车空调冷凝在沿海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通过对失效冷凝进行气密试验、损伤特征观察分析、金相组织检查以及能谱成分分析等试验,对冷凝泄漏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调冷凝泄漏失效是由于铝扁管形成了穿透性的腐蚀坑所致,高盐干湿交替的环境和维护不当是形成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铝扁管中杂质元素的存在加速了轿车空调冷凝的腐蚀失效。

  • 标签: 冷凝器 泄漏 腐蚀
  • 简介:高压蒸发管发生泄露。采用化学成分、金相、拉伸与能谱等方法对其材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材质不是蒸发管腐蚀泄露的原因。腐蚀形貌与射线检查结果表明:泄漏点主要发生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通过现场工况调查并结合未泄露管化学清洗前后形貌、酸洗模拟试验与内壁沉积物分析,表明内壁腐蚀特征与停用时积水情况有明显对应关系,酸洗过程不会对金属基体造成明显腐蚀损伤,腐蚀主要发生在化学清洗前;采用停用腐蚀模拟试验对现场工况进行还原,其结果与现场实际管子的腐蚀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基建期间部分管子内局部有积水和污物导致发生停用氧腐蚀是本次蒸发管泄露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高压蒸发器 泄漏 腐蚀 停用腐蚀 化学清洗
  • 简介:构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是确保产品性能科学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而指标筛选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针对装甲车辆PHM系统性能度量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原始指标集冗余性较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指标集进行约减。本文以智能化程度、系统失效率等14个用户性能度量指标为例,首先依据主成分载荷值的大小进行指标筛选,保留了前三个主成分中载荷值较大的10个指标;然后考虑到初选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信息重叠的现象,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人员设备使用效率和实时性两个指标,用剩余的8个指标替换了原始指标集;最后分析计算了指标的信息贡献率,结果表明:用57%的指标表达了原始指标集94.38%的信息,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PHM系统 性能度量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指标筛选
  • 简介:为了开发新型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高温烧结后的大晶粒钛酸钡(BaTiO3)陶瓷作为增强体,通过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方法制备钛酸钡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其阻尼特性和力学特性。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晶粒钛酸钡陶瓷本身具有很好的阻尼性能,阻尼值可达0.12。但在纯铝基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BaTiO3制备的BaTiO3/Al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和铝基体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而450K以上的阻尼性能由于界面附近的位错运动而大幅度提高。钛酸钡增强体的本征阻尼性能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在于钛酸钡颗粒与铝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不良,导致钛酸钡颗粒内部的能量耗散机制无法触动。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比相应纯铝基体的提高了42%,这意味通过改善界面结合和加入高含量的碳酸钡阻尼增强颗粒,有望获得高强度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

  • 标签: 高阻尼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钛酸钡 力学性能 界面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对覆铜板生产工艺及制品性能的影响,表明低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有利于改善胶液对玻纤布的浸润性,并可拓宽半固化片的层压作业窗口;高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则有利于提高覆铜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温刚性。

  • 标签: 覆铜板 线型酚醛树脂 软化点 浸润性 层压作业窗口 储能模量
  • 简介:提出一种管材成形新工艺:固溶处理→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人工时效。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整合金变形前后的力学性能,应用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技术实现管件塑性成形,以期建立一种工艺实施简便、设备要求较低、产品设计灵活的高强铝合金管件加工方法。结果表明,固溶温度560℃且保温时间120min时,合金伸长率提高了313%,但强度和硬度大幅减低;对合金进行固溶后时效处理,当人工时效温度180℃且保温360min时,合金塑性下降,强度和硬度等性能指标恢复至固溶前状态,确保成形零件具备母材力学性能。此工艺方法使AA6061挤压管材的最大胀形率提高了25.5%,管件材料性能达到了原材料的性能指标。

  • 标签: AA6061合金 内高压成形 热处理 强化机制
  • 简介:分析了铸态和挤压态ZK60-xGd(x=0-4)合金的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其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Gd含量的增加,铸态组织逐渐细化,Mg-Zn-Gd新相逐渐增多,而MgZn2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第二相趋于连续网状分布于晶界处;当Gd含量不超过2.98%时,铸态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稍降低。经挤压比λ=40和挤压温度T=593K的挤压后,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至ZK60-2.98Gd合金的2μm,破碎的第二相沿着挤压方向呈带状分布;挤压态的拉伸力学性能均显著提高:298和473K时的抗拉强度分别从ZK60合金的355和120MPa逐渐提高至ZK60-2.98Gd合金的380和164MPa。挤压态拉伸断口呈现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 标签: ZK60镁合金 Gd变质 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 简介:以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熔炼名义成分为Ti-47Al-2Nb-2Cr-0.4(W,Mo)(摩尔百分数)的TiAl合金铸锭,并以该熔炼铸锭进行无包套的近等温锻造实验,研究该TiAl合金铸锭的高温可锻性、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无包套的近等温锻造工艺中,该熔炼铸锭显示出较好的高温可锻性,经涂覆玻璃粉浆保护,铸锭在经过60%锻造变形后其锻饼表面无明显裂纹。TiAl合金的铸造组织由细小、均匀的层片状晶团(α2+γ)和少量存在于片层团界的等轴γ晶粒构成;经近等温锻造后,锻饼组织则主要由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的等轴γ晶粒和一些破碎的片层组织构成,在一些难变形区域,依然存在弯曲变形的片层组织。室温拉伸性能检测表明,由于晶粒细化效应,锻饼的平均抗拉强度由铸锭的433MPa提高到573MPa。

  • 标签: TIAL合金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近等温锻造 晶粒细化
  • 简介:3D打印成型技术由于快速性、低成本、高集成化、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等显著优点,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精度不高、材料性能不稳定等。随着3D打印两相钛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针对3D打印两相钛合金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和成熟,通过指导工艺的改进方向来提高其综合性能。本研究针对3D打印中激光快速成型和电子束熔化成型两种技术的工艺进行分析,阐释不同成型工艺条件下两相钛合金宏微观组织特征、力学性能特点,得出打印成型工艺参数、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其影响,为3D打印两相钛合金工程化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3D打印 钛合金 激光快速成型 电子束熔化成型
  • 简介:混合金属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工程材料,因为他们比纯铝具有更低的密度、更高的比强度和更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方面。研究了混合铝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通过搅拌铸造将云母和SiC颗粒加入到A1356合金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N)研究样品的显微组织,用能谱分析(EDX)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1/10SiC-3云母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复合材料中云母含量能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 标签: 混合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 云母 A1 356合金 搅拌铸造
  • 简介:通过水溶胶-凝胶法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征,对应的5D0–7F1最为显著。

  • 标签: 纳米结构材料 YAG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
  • 简介: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拉伸试验,研究不同温度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和常规静态时效处理后6013Al-Mg-Si铝合金的微观结构、时效行为、析出动力学以及力学性能。XRD测得的ECAP变形后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在66-112nm范围内,平均位错密度在1.20×10^14-1.70×10^14m^-2范围内。DSC分析表明,由于ECAP后试样比常规时效处理试样拥有更细小的晶粒和更高的位错密度,因此,ECAP变形后合金的析出动力学更快。与未变形合金相比,ECAP后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室温ECAP后试样的强度达到最大,其屈服强度是静态峰时效屈服强度的1.6倍。细晶强化、位错强化以及由于ECAP过程中的动态析出而产生的析出相强化,是ECAP合金获得高强度的几种主要强化机制。

  • 标签: Al-Mg-Si铝合金 大塑性变形 等通道转角挤压 时效特性 析出动力学 力学性能
  • 简介:脉冲涡流矩形传感是近年来涡流无损检测的研究热点。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矩形探头有限元仿真模型,以电导率变化为变化因子,使用单因素轮换法对矩形探头的尺寸比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矩形探头长宽高比例为2∶1∶1.5时,探头的灵敏度、线性度最佳。本仿真优化结论可为使用脉冲涡流进行矩形探头缺陷或应力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脉冲涡流 矩形探头 电导率 有限元仿真
  • 简介:某发动机试车后,检查发现一片高压涡轮导向叶片排气边掉块。应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对掉块叶片断口及其金相组织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该叶片掉块性质为烧蚀掉块,烧蚀掉块的原因是叶片排气边局部出现瞬时高温。

  • 标签: 涡轮导向器叶片 烧蚀 断裂 高温
  • 简介:在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调温焊接接头靠近SUS430壳体一侧开裂。通过对调温壳体化学成分分析,焊接接头断口扫描观察、金相组织观察并结合调温失效前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了调温不锈钢焊接接头开裂的模式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调温壳体一侧焊接接头为晶间腐蚀导致的沿晶开裂;焊接接头热影响细晶区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以及试机采用的自来水提供的腐蚀环境是导致调温在壳体热影响细晶区腐蚀开裂的主因。针对调温在焊接接头开裂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调温器 焊接接头 SUS430 开裂 晶间腐蚀 热影响区
  • 简介:离合踏板助力扭簧在行驶2万公里左右时发生多起断裂事故,且断裂位置和形式基本相同,为找出断裂原因,对断裂扭簧进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并对制造扭簧同批次的钢丝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和表面缺陷检查,对扭簧的受力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扭簧的断裂属单向弯曲大应力疲劳断裂,且裂纹起源于扭簧外表面缺陷处.断裂扭簧在成分、显微组织和表面缺陷等方面均满足标准要求;同批次琴钢丝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上存在不足,次要原因是扭簧表面存在缺陷.在综合考虑总成匹配和扭力值等因素后,优化了弹簧设计,经台架试验验证和市场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扭簧 表面缺陷 分析 疲劳断裂 设计
  • 简介:近年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移动支付及社交网络等领域的快速扩张,带动中国服务市场稳步增长,由此带来的材料及PCB的电性能及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本文通过介绍服务在PCB板上的设计特征和信号传输特点,结合终端Intel要求重点阐述了高速覆铜板材料在服务行业内的应用趋势,并对服务行业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 标签: 高速材料 服务器市场 信号损耗
  • 简介:航空发动机新机交付装机时,发现辅助齿轮箱下磁性检屑铝合金表面异常,检屑孔口及内部液体中出现大量白色物质。通过对磁性检屑异常表面形貌观察、能谱分析、化学滴定法分析确认了磁性检屑异常表面属碱性介质引起的腐蚀,腐蚀产物为Na、Al形成的盐类物质,以及Al、Mg形成的Al(OH)3、Mg(OH)2的混合物。通过滑油分析、发动机装配情况调查、APC-Ⅰ型水基清洗剂成分分析及加速模拟试验,证明造成磁性检屑发生腐蚀的介质为装配时进入齿箱的APC-Ⅰ型水基清洗剂。

  • 标签: 磁性检屑器 腐蚀 铝合金 水基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