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黑甲主要表现为甲板内纵行黑色或棕色条带。甲下出血、感染、药物、良性黑素细胞增生以及黑素瘤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黑甲出现,其中临床预后最差也最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就是甲单位黑素瘤。如何将甲良性病变与甲黑素瘤区分开来,避免甲黑素瘤误诊、漏诊,是临床医生诊断重点与难点。近年来,皮肤镜应用以及相关活检技术给黑甲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手段。

  • 标签: 黑甲 甲黑素瘤 皮肤镜 活检 病因 诊断
  • 简介:患者对于去除身体多余毛发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脱毛术如剃毛、拔毛、应用脱毛蜡、应用化学脱毛剂以及电解脱毛术能暂时性脱去多余毛发,但操作不便、疼痛明显以及不能永久脱毛等缺陷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脱毛 激光 强光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中发病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236例STD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生殖支原体检测。结果生殖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7.8%。结论生殖支原体在性病高危人群中有一定发病率,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寓颈炎(MPC)。

  • 标签: 生殖支原体 PCR检测 NGU 粘液脓性宫颈炎 MPC
  • 简介: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初是在几十年前被描述,随后陆续有报道称在服用肼苯哒嗪(肼曲嗪,氢氮嗪)、普鲁卡因酰胺和磺胺嘧啶患者中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药物诱导狼疮和药物相关性膜性肾病。文中通过对药物诱导红斑狼疮(DIL)研究进展综述,认为DIL某些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以与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区别开来。不同药物引起DIL有其本身特点,文中还就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引起DIL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进行介绍。

  • 标签: 红斑狼疮 药物诱导 ANCA相关血管炎
  • 简介:传统系统应用药物和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疗效,但其治疗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临床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近年来,国外应用银屑病转换治疗报道屡见不鲜,证实了部分患者采用转换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并且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外应用银屑病转换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为银屑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银屑病 转换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黄褐斑是最常见色素紊乱性皮肤病之一,在亚洲女性和深肤色人种中(FitzpatrickⅢ-Ⅵ型)更常见。组织表现为表皮基底层和棘层黑素增加,黑素细胞功能活跃,黑素小体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增多,但无黑素细胞增多。目前关于黄褐斑治疗方案较多,综合治疗是趋势,以外用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内用抗氧化剂、氨甲环酸、中药等,中重度可选择化学剥脱或激光、强脉冲光等。但目前皮肤美容激光治疗黄褐斑有效机制、适应证、风险以及防范对策等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临床选择时需慎重。

  • 标签: 黄褐斑 黑素细胞 综合治疗 抗氧化剂 美容激光
  • 简介:甲病临床治疗非常困难。传统药物治疗常常因为疗效不佳、依从性差而导致治疗失败。激光治疗为甲病治疗提供一个新选择。临床上可以使用激光治疗甲病包括甲银屑病、甲真菌病、嵌甲及甲营养不良等。常用激光种类包括CO_2激光、Nd:YAG激光、二极管激光等。文中对上述疾病激光治疗进行综述,为甲病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激光治疗 甲银屑病 甲真菌病 嵌甲 甲营养不良
  • 简介: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一种特效治疗方法能检测硬皮病发展,常需要多个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揭示硬皮病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因素,这就为未来产生新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该文主要对目前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这些治疗方法根据他们不同作用机制,如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分类,同时对每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硬皮病 系统性 治疗
  • 简介: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文人和大戏剧家。李渔一生著述甚丰,尤以戏曲、小说创作著称。李一生阅历丰富,满清入关后,他绝意功名,带着自己戏班子中一群姑娘,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尤以扬州、南京、苏州等商业享乐城市为主。过去,很少有人能公开承认自己有好色生理本能,尤其是在文网密布道德枷锁酷严专制年代,但李渔却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事实上,李渔一生确与许多女演员、艺妓、青楼女子发生过性关系。不过,在与大量女性亲密接触中,李渔洞察了两性关系平等内涵,并深刻认识到性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李渔 节欲 代文 养生保健方 生理本能 两性关系
  • 简介:连续剧《潜伏》热播,几乎是家喻户晓。大家一定记得,第六集片头,四位太太聚在一起打麻将,翠平旁观。边打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一本书。讲马太太把那本书给陆太太看了,两位太太激动、兴奋又不能明言,直叫刺激。马太太问站长太太:“听说过性博士吗?”“……姓张,是个淫虫。”接下来是几个人评论:“……真不害臊”、

  • 标签: 中国 性教育 社会发展 性卫生
  • 简介:点阵射频是在射频技术基础上,通过电极或一系列成对排列微针,以点阵模式发出射频,形成矩阵式微治疗区。研究证明,其在皮肤美容领域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用于皮肤松弛、痤疮及瘢痕、腋臭等皮肤问题治疗,还可辅助经皮给药。由于其保留一定量完整正常皮肤,可为修复提供支持,促进和加速伤口愈合,疼痛、红肿、结痂等不良反应少,且相比点阵激光,其引起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低,因此更适合深肤色人种。该文对点阵射频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点阵射频 紧肤 痤疮 经皮给药
  • 简介:在性病死灰复燃30多年来,虽然梅毒发展较其他性病晚,但其发展迅速,速度超过了其他性病,其危害也大大地增加.由于先天梅毒和晚期梅毒急剧上升,对家庭及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尽管当前诊疗技术已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防治不力,用药紊乱等),近年来却发觉本来容易治愈一种性病出现了许多难题.不过这些问题存在,主要是医患人员对梅毒诊治重视不够,治疗不规则,方法不讲究,复查不及时,随访不到位所造成.因此,对梅毒治疗关键是讲原则、循方案、重随访.1梅毒治疗原则

  • 标签: 梅毒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人型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是否由于一种主动外排系统存在所致。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从103株临床人型支原体中筛选出耐药菌株。用荧光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在人型支原体内蓄积量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产生影响。结果体外分离出两组人型支原体耐药菌株和两组敏感菌株。盐酸环丙沙星在耐药株中蓄积量低于敏感株。CCCP和利血平对临床菌株产生影响有差异。利血平能够显著增加盐酸环丙沙星蓄积量,而CCCP在此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主动外排系统存在可能是人型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一部分。

  • 标签: 人型支原体 主动外排系统 盐酸环丙沙星 荧光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HaCaT细胞生长增殖影响。方法HaCaT细胞株为靶细胞.观察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对10ng/mLEGF信号刺激下HaCaT细胞生长曲线影响;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结果中药消银汤药物血清影响EGF信号刺激下HaCaT细胞生长状态并抑制其生长速度;不同浓度消银汤处理HaCaT细胞,48h时表现出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剂量加大,抗增殖作用愈明显;高浓度组,48h和72h时抑制率分别为59.47%和73.76%。与对照组相比,经消银汤作用48h后,细胞G1期比例显著增加,S期与G2期比例则显著下降,并可抑制G1/G2期转换。结论消银汤具有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HaCaT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分化作用

  • 标签: 消银汤 EGF HACAT细胞
  • 简介:目的:对成都市区FSD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探寻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7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CVFSFI)及Beck抑郁问卷第二版(BDⅠ-Ⅱ)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237份,回收完整填写问卷1116份(回收率为90.2%)。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发生率为26.1%,6个维度出现问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性交疼痛23.4%,性满意度低22.6%,性高潮障碍21.5%,阴道润滑困难19.1%,性欲低下17.2%,性唤起困难15.9%。总体CVFSFI平均总分为(25.756±3.878)分。CVFSFI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各个年龄组FSD发生率分别为:20~29岁组16.7%;30~39岁组21.9%;40~49岁组24.6%;≥50岁组64.7%。不同年龄组间,FSD发生率及各维度出现问题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OR=0.654)是FSD保护因素;年龄(OR=1.042)、BMI(OR=1.073)、绝经(OR=3.498)以及抑郁(OR=1.033)为FSD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比例约为26.1%,其中性交疼痛和性满意度低为主要表现。分析得出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可能与年龄、BMI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处于绝经、抑郁状态有关。

  • 标签: 成都市 女性性功能障碍 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就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529例,所有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表达,并且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相关性。结果: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60.76%、30.98%、16.54%、0%,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ILM、ASCUS、LSIL、HSIL、SCC中,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5%、35.29%、63.63%、18.39%、0%,HSIL组与LSIL组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L1壳蛋白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表明HPVL1壳蛋白表达检测对癌前病变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法 HPV L1壳蛋白 宫颈病变
  • 简介:背景:肿瘤部位是基底细胞癌(BCC)复发一个很好预后因子。我们观察到定位于鼻唇沟肿瘤可能需要特别留意。目的:本研究旨在与低度危险区对照组BCC患者相比,评估位于鼻唇沟BCC状态,以测定其暗含更复杂治疗或考虑辅助治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本文从Mohs外科学数据库中24例鼻唇沟BCC患者。对照组是从该数据库中挑选颊部或额部37例BCC患者。评估两组患者在临床、手术和组织病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鼻唇沟BCC患者表现为尺寸较小和未常规治疗前首发症状,到进展时间比对照组短,多数病理显示为无侵袭性组织亚型,但需要较多手术过程和较复杂外科重建。结论:本文观察了鼻唇沟BCC患者,尽管表现出较好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却需要更复杂外科手术。研究认为该区域需要特别注意,未来还应进行更多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一观点。鼻唇沟基底细胞癌:表面“良性”肿瘤常需复杂手术@GarciaL@NagoreE$DepartmentofDermatology,InstitutoValencianodeOncologia,Valencia,Spain...

  • 标签: 基底细胞 复杂手术 常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