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E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罹患糖尿病的老年男性中尤为显著。据估计,在美国的65至69岁年龄段的老年男性中,约有45%出现中度至完全性的ED。西地那非是治疗ED的一线口服药,该药对老年患者的效果如何呢?WagnerG等人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JGerontolABiolSciMedSci,2001,56(2):M113-M119]。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老年男性 勃起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年龄段 SCI
  • 简介:毒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不少见,但单一医院在4个月内收治急性毒蜂蜇伤致MODS25例确属罕见。笔者对我院2006年8~11月间25例毒蜂蜇伤致MODS的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毒蜂蜇伤 临床分析 MODS
  • 简介:正常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男性神经系统受损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障碍和精液异常,进而导致不育。出现这些受损的主要原因有盆腔和腹腔损伤、糖尿病、先天性脊柱异常,多发性硬化症和脊髓受损。勃起功能障碍已经可以通过越来越具侵入式的治疗方法而有所改善,从药物疗法、注射疗法到外科的阴茎植入术。病情较轻的逆行射精患者可以用药物来逆转条件进行治疗,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在射精后从其膀胱中收取精液。对于中度的不射精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而对于严重者,则可采用阴茎震荡刺激和电射精等辅助射精技术。假如这些措施都失败了,可尝试采用手术方法取精液。对于一些脊髓受损的男性,假如环境条件和精液质量足够好,可在家中采用阴茎震荡刺激,然后将精液放入伴侣阴道内。其他方法就要求助于辅助生殖技术了,包括宫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用ICSI或者不用)。选用何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精液中活性精子的数量。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射精 电激取精术 勃起功能障碍 不育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凯时(前列地尔,PGE1)阴茎海绵体注射(ICI)及夫妻协同治疗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对17例心理性ED患者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ICI前对患者的妻子/固定性伴侣进行性教育,具体解释心理性ED的诱发因素等.性需要前0.5hICI凯时0.2~0.4mL(PGE12~4μg),完全勃起后完成性生活.次日及时反馈性生活满意度,并给予鼓励性心理暗示.结果凯时ICI后平均6.9min即能完全勃起,12周后16例患者不再依赖ICI治疗.17例患者的妻子/性伴侣都能良好地协同治疗,双方的性满意度均为良好.结论凯时ICI及夫妻协同治疗心理性ED效果良好.患者的妻子/性伴侣在协同治疗中起着医生不能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凯时 阴茎海绵体注射 夫妻协同治疗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前列腺素E 心理治疗
  • 简介:男子性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多见的性心身疾病,其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十分之一。有发病率高、症状严重、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但是大多患者只能长期盲目服用补肾壮阳药,疗效多不佳,还有许多副作用,临床缺乏有效的药物,尤其缺乏速效疗法及药物。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制“速效性康复外用剂”治疗性功能障碍106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 标签: 男子性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外用剂 临床研究 速效 治疗
  • 简介:为评价初级保健条件下常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效性和治疗后患者生活满意度及配偶对治疗的满意度。GillA等对2816名患者进行了一项开放、多中心、前瞻性研究(IntJImpotRes,2001,13:338~347)。这些患者都至少应用西地那非10周。用11EF评估治疗效果。生活满意度检测量表(LISAT8)来评估患者配偶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患者应用西地那非的有效率为86.6%。应用西地那非后IIEF的所有项目评分都有显著性增加,特别是勃起功能的评分均值增加了13.2%(P〈0.001)。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西地那非 首选治疗 常规剂量 生活满意度 患者配偶
  • 简介:不育男性中频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备受关注,面向治疗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鼠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精索静脉曲张起的睾丸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精索静脉曲张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与左睾丸构建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对手术13周后的大鼠进行分析。睾丸细胞内DNA片段程度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用约翰逊得分评估肾小管退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约翰逊得分,TRAIL和TRAIL受体的表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表示,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分析。用Kruskal—Wallis和Dunn’s多重比较试验进行数捌分析。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精索静脉曲张的大鼠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031),约翰逊得分显著下降(P〈0.0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后,生殖细胞中的TRAIL-R1和TRAIL—R4的表达增加,TRAIL—R2的表达下降。在TRAIL和TRAIL—R3受体的表达上,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TRAIL及其受体可能神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罩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有潜在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凋亡 不育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睾丸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TOT)和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取ISD型SUI患者80例(25例行TVT术、29例行TOT术、26例行Ajust~(TM)吊带术)。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短、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TVT组手术时间最长(P=0.00),TOT组、Ajust组无显著差异(P〉0.05);2TVT组术中耻骨后血肿1例、膀胱损伤1例,TOT组、Ajust组无术中并发症;3术后1年TVT组、Ajust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TOT组治愈率、有效率均较前两组低(P〈0.05);4TVT组、Ajust组术后短期排尿障碍发生率较TOT组高(P〈0.05),TVT组术后远期排尿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5TOT组、Ajust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与各组术后6个月指标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TVT组术后1年Qmax降至(20.1±9.3)mL/s,PVR增至(5.6±8.2)mL,较其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VT术和Ajust~(TM)吊带术治疗女性ISD型SUI疗效均满意。Ajust~(TM)吊带术有更加微创、安全的优势,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 简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办的第10届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障碍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拟定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武汉市同济医院开班授课。期间将聘请该领域著名教授和权威专家以专题讲座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有关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和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本期研讨班将重点演示尿控领域主流手术及新、特技术。

  • 标签: 排尿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检查 同济医院 学习班 诊疗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酒精依赖男性普遍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而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男性往往也伴有慢性酒精成瘾。西地那非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因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为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于酒精依赖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有效治疗可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相关的情感困扰,Grinshpoon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AlcoholAlcohol,2007,42(4):340-346],研究入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10被诊断为酒精依赖(AD)的54名男性且合并勃起功能障碍者,随机接受酒精依赖标准疗法外并加服50mg西地那非,治疗12周。

  • 标签: 枸橼酸西地那非 酒精依赖 有效治疗 性生活质量 性功能障碍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办的第七届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障碍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拟定于2010年3月19-21日在武汉市同济医院开班授课。期间将聘请该领域著名教授和权威专家以专题讲座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有关尿动力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和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排尿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检查 同济医院 学习班 诊疗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i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妇科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一组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改变。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达5%~10%。

  • 标签: 不孕患者 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 syndrome 女性 内分泌疾病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长期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导管非palindrome导管在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接受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术的患者,选取其中采用Palindrome导管与相同手术时间的非Palindrome导管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通畅率.两组感染及低流量发生率用次/1000导管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其他比较用t检验.结果:总手术59例次(59人),Palindrome导管组31例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31例次(30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次(3人);带管时间3~230d;发生感染2例次,平均感染率为0.37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1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37/1000导管日;拔管0例.普通长期导管组28例次(28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24人),经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次(4人);带管时间1~219d;感染3例次,平均感染率0.83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2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6次/1000导管日;拔管2例.两组在感染、低流量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alindrome组优于普通长期导管组.Palindrome导管反接时未发生流量不佳.Palindrome组在Kt/V、URR优于非Palindrome导管组(P分别0.01,0.02,0.03).结论:Palindrome导管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的较好补充选择,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尚需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的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透析导管 PALINDROME
  • 简介:病例患者王某,女,64岁,以“牙龈出血半月,肉眼血尿1周,加重伴左下腹疼痛1d”为主诉于2014年1月12日入院。自述半月前无名原因出现牙龈出血伴纳差,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并伴有小血块,均未诊治。1d前突发左下腹疼痛难忍,尿色深红,左眼球结膜充血,方至我院就诊。门诊急查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678.3/μl,红细胞43546.4/μl;血常规示:白细胞12.20×10^9/L,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30×10^9g/L,中性比79.7%;彩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膀胱内凝血块。患者发病以来无腰腹绞痛,尿急尿痛、低热盗汗等。否认肾脏、血液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既往有冬季抑郁症病史。

  • 标签: 中毒患者 敌鼠钠盐 诊治 膀胱内凝血块 左下腹疼痛 眼球结膜充血
  • 简介: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诊意识的增强,血液透析被广泛地应用。现概述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的有关资料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常见并发症 防治 患者生活质量 肾病患者 透析治疗
  • 简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影响软组织和皮肤,特别是血管和心瓣膜,透析患者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CKD5期患者冠状动脉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且随年龄和透析时间增加而增高。透析20年和50岁以上透析的患者,100%有血管钙化。年轻透析患者比正常人早几十年发生血管钙化,用电子束CT(EBCT)检查,20岁~30岁透析患者16例中14例有血管钙化,而同龄正常人60例中仅有3例。

  • 标签: 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紊乱 透析患者 病患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评估高龄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2例高龄肾衰竭患者(高龄组)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基线情况,包括血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同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6例非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定期监测2组患者透析阶段一般治疗情况、透析充分性、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心功能测定、营养状况等,透析中合并症和治疗阶段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高龄透析患者临床治疗特点.通过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总结影响高龄患者透析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高龄组与对照组相比,病因以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整个透析阶段Alb和SGA低于对照组(P<0.05),Kt/V值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40.8%)高于对照组(29.3%),死亡原因1年内主要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血管疾病,超过1年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血管意外、感染、心血管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比较不同生存时间(3年以内和超过3年)的临床特征,影响高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低血压、透析前SCr水平高,Kt/V值不达标,贫血,营养不良.增加透析频次,联合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合治疗有助于延长透析存活时间.结论高龄MHD患者营养不良较为普遍,并伴随贫血程度重,心功能差,易感染,从而导致了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增加,生存时间减少,通过改善营养、纠正贫血、采取个体化的透析方案,组合治疗,可以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高龄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