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待产的220例产妇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将其按是否行产前诊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行产前检查并行产前诊断。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母体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死亡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缺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13例产妇因产前检查中胎儿存在异常,行产前诊断进一步确诊异常而终止妊娠,对照组所有产妇均进行生产。结论产前诊断能够有效地发现胎儿异常,对于缺陷严重的胎儿采取合理的规避策略,从而降低新生儿的缺陷发生,提高生产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科医院门诊神经症的检出。方法连续收集了2所盘锦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病人4990人,经神经症筛查量表筛查出阳性者,同时行DSM—IV确立诊断,符合诊断者18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余作为对照。结果神经者患者检出36.9%。其中焦虑性神经症占37.6%。抑郁性神经症31.1%;强迫性神经症17.7%;其他类型占13.5%。男性患者840例,检出31.7%;女性患者1000例,检出42.7%,女性高于男性(P=0.007);神经症患者在皮肤科检出最高,依次为内科、外科、五官科(P=0.028);神经症组中,离异丧偶者多于非神经组(P=0.002);神经症患者更加对睡眠不满意(P=0.000)、认为自身疾病重(P=0.000)、对治疗满意度差(P=0.000)。结论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精神障碍问题严重,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综合科医院 门诊 神经症 流行病学
  • 简介:早期胃癌诊断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虽经反复强调。但目前国内临床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临床工作中,亟需提高内镜机会性检查中早期胃癌的发现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24例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准确应用肝脏增强CT和MRI诊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5至2017-5就诊患者,通过肝胆彩色B超筛选确认肝脏部位有病变46例。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观察组实施增强MRI检查。结果常规组影像学检查病灶密度较高,门脉期病灶出现等密度情况,延迟期为低密度。观察组通过动态扫描中,患者的病症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期明显强化,为高信号。观察组诊断准确91.30%比常规组的78.26%要高(P<0.05)。观察组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方面比常规组有所优势(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肝脏增强CT和MRI诊断均有一定准确,但是MRI准确更高,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信息,有着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癌准确率 MRI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性。方法在急诊科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分析腕带在急诊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并实施。活动前后对比成效。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急诊患者腕带佩戴率由活动前的41%提高到活动后的92%。结论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法规范了腕带的使用,提升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全体圈员的护理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管理 腕带佩戴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阳性检出。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肾脏生化检查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分级检验法进行检验;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检验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的性检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检验方式检验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与参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3,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为20(50%),血肌酐的阳性检出为23(57.5%),参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为5(12.5%),血肌酐的阳性检出为8(20%),研究组患者的血尿素氮阳性检出和血肌酐的阳性检出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讨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检验效果,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避免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患者可尽早的接受针对性治疗,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对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于整体提高人们的免疫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本社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各80例婴幼儿。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婴幼儿进行社区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婴幼儿的整体计划免疫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这表明,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计划免疫接种,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综合护理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医生使用超声检查提高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的价值,为临床防治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检查及去上级医院诊治随访到的3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由妇产科医生亲自使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查,通过卵巢肿瘤的各种超声图像进行疾病诊断。结果经我院检查及去上级医院诊治随访到的30例患者中,诊断为卵巢功能性囊肿15例,巧克力囊肿10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多囊性卵巢卵巢囊3例,腺瘤1例。诊断准确共30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结论妇产科医生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超声检查得到的各种卵巢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大幅提高。

  • 标签: 妇产科医生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PDCA循环对提高门诊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的影响。方法医院在2016年5月开始在门诊手术安全核查中实施PDCA循环,比较PDCA实施前的2016年1月-4月及PDCA实施后的2016年5月-8月的门诊手术室安全核查执行,并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门诊手术安全质量。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三方门诊手术室安全核查执行高于实施前(P<0.05);PDCA循环实施后门诊手术安全质量评分中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和手术记录评分均高于PDCA循环实施前(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安全核查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门诊手术安全核查执行,并可并提高门诊手术安全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 手术安全核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DCA循环对我院手术室的病理标本进行管理,将PDCA实施前后的病理标本管理差错发生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方法,我科抽查了2017年1月及3月的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标本登记177例,并与病理科及时沟通,发现手术标本管理差错为16.9%(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抽查2017年3月标本登记信息,共抽查151例,标本管理差错为12.2%(登记差错无数量差错)。标本送检及时准确。结论手术室实施PDCA循环法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全体人员对标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手术室重视每日标本登记、标本核对以及标本交接,并对发生差错的问题进行全科讨论,优化了值班人员标本登记流程,更改标本柜布局,设置病理性废物专用收集盒,标本登记本添加核查者签名等措施,实施双人核对签名杜绝了差错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标本管理差错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的有效措施。方法我院医者分析以往微生物标本检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2015年4月为界进行管控,抽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180例微生物标本作为对照组,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集的180例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组,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标本检验准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建专业工作团队,完善工作流程,科学管控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能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准确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 准确率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移动护理人员站(PDA)对用药错误的控制作用。方法医院产科2016年10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PDA,对比常规模式应用期间的2017年7月-2016年9月和PDA应用期间的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产科临床护理中的用药错误,并比较两个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发放用药时间。结果PDA应用期间的用药错误显著低于常规模式应用期间(P<0.05),PDA应用期间的发放用药时间短于常规模式应用期间(P<0.05)。结论在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应用PDA可有效降低用药错误,并可缩短护理人员发放用药时间。

  • 标签: 移动护理人员站 用药错误 产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涂片与结核抗酸杆菌检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方法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对2016~2017年我院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标本分析。结果痰涂片阳性与标本的性状质量有很大关系。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不同,两者阳性检出率由高到底顺序比较,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结核影响因素是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化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痰涂片显微镜方法检查抗酸杆菌(AFP),是目前痰检出方法中最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相对于临床和实验室经常采用的其他诊断和检查项目,高质量的痰涂片镜检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 标签: 结核 抗酸杆菌 痰涂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方法65例疑似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65例疑似非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先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然后用高频心电图再次进行诊断。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的两次结果分别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患者诊断的结果比采用高频心电图进行诊断的结果准确要低,在准确和诊断灵敏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要较常规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进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中心电图有一定局限性,需结合病情,采用合适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提高准确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隐匿型冠心病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价值和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疑似糖尿病患者1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常规检验(尿液葡萄糖)和生化检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根据“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13例研究患者明确诊断为糖尿病81例,占71.68%。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62.96%,特异性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46.4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88.89%,特异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75.68%。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92.59%,特异性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1.82%。糖尿病组尿葡萄糖阳性、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常规检验高,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为临床检验辅助诊断重要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DCN,FN1,PKM2,HSP90B1的表达情况,寻找能用于结肠癌诊断的标志物。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CN,FN1,PKM2和HSP90B1这4个蛋白质在结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应用ROC曲线分析DCN,FN1,PKM2和HSP90B1单独或联合使用判别结肠癌的能力。结果①免疫组化结果DCN、PKM2和HSP90B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下调,FN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上调;②ROC曲线结果提示DCN、FN1、PKM2和HSP90B1蛋白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敏感性升高。结论①免疫组化结果DCN、PKM2和HSP90B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下调,FN1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上调。②DCN、FN1和HSP90B1多指标联合检测比单指标检测提高了判别结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筛查结肠癌诊断的新的分子靶标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新的靶标。

  • 标签: 结肠癌 间质 ROC曲线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利用核酸酶免疫试验中探针的熔解温度差异检测已知突变位点的方法.方法:目的靶基因经扩增后,5'末端标记洋地黄毒苷(digoxigenin,Dig)的等位基因探针与已结合在酶标板上的扩增产物杂交,其杂交的探针-DNA二聚体的碱基错配与未错配之间存在变性温度差异.选择适宜的熔解温度进行已知突变位点的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标记探针进行识别、放大和结果判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熔解温度为37℃时,扩增产物的加样量为5μl/孔和检测探针加入量为10pmol/孔时所测得A450值为0.800~0.923.等位基因检测探针的熔解温度为53℃,P1、P2与靶DNA结合分别为86%和16%.当P1、P2按不同比例杂合时,其与结合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r=0.9985).从8例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检测中证实1例酪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VDD)突变、3例野生型,其余4例可能是杂合型突变.结论:本法具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且其突出的特点是能检测出标本中杂合突变所占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患者体内突变的类型和比例.这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核酸酶 免疫试验 探针 熔解温度 检测 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超声和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肿块患者6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的疾病正确明显要大于甲状CT诊断的正确,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的恶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的良性病变、乳头状瘤、滤泡状瘤诊断中,准确与甲状腺CT诊断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甲状腺CT诊断的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时,超声诊断的准确比较高,且CT价格较为昂贵,所以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抽验常用中成药品,分析其质量问题,找出提升药品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15年-2016年抽验的不合格比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装量差异、溶化性、可见异物、含量测定等。结论要搭建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提升中成药的质量。

  • 标签: 不合格率 中成药品种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