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验现状与质量进行观察并提出如何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质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方法选取60张细胞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随机发放到各个医院,再医院完成识别后对这些结果进行收集。在调查结束后对这些信息实施第一次讲解,间隔一段时候后进行第二次调查。结果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淋巴细胞、核异质细胞及细菌的识别正确率没有明显提高(P>0.05),其余细胞的是识别正确率都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现阶段的检测浆膜腔积液细胞时仍有很多问题存在,而事实证明对质量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是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准确性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检验 现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联系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说明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点。结果通过从加强微生物检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质量前、中、后阶段的控制,以此来全面做好对微生物检验质量工作。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检验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方法选取98份进行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患者的血液样本,采取不同比例的抗凝剂稀释血液样本,监测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比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情况。结果不同比例的抗凝剂可导致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温度,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采取适当比例的抗凝剂、放置时间及温度,作为提高检验准确率的关键环节,可提高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减少护理出现的并发症,让病人早日康复,找出相应的护理依据。方法按照病人的身体病症提出相应的问题,循证支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不仅有效的提升病人的救治率,还可以减少出现的病残率,并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同时有效的推动了护理理论的发展。

  • 标签: 循证护理 颅脑损伤 救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消毒灭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要求,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消毒意识,为患者手术提供洁净的手术器械。结果做好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的消毒质量,达到手术要求,让手术更好的开展。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是保证手术器械消毒,符合手术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器械正常运作的基础。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 灭菌 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生活中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主要存在采购,验收,储藏等方面。结论对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到对策,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制。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管理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乡镇卫生院内科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内科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比实行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模式改进后的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以及危重患者护理评分均高于改进前,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满意度97.22%,对照组为72.22%,数据对比X2=8.100,P=0.001。结论在乡镇卫生院内科护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且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内科护理安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方法和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消毒供应室需要清洗的医疗器械220件进行清洗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件,对照组采用消毒供应室常规器械清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控制管理,对比两组器械清洗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达标率为98.18%,对照组清洗达标率为89.09%,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中应用程序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器械清洗和消毒质量,确保医疗器械达标,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提升临床治疗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清洗 质量控制 管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追溯机制,持续质量改进,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方法制定手术室质量检查标准以及三级质控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及质控内容,采取小组专项管理,护士长核心环节控制,项目质量,每月质量析查分析及整改措施落实。结果实施质量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使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将质量运用到手术室管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为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质量控制 管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情况设定为对照组,2015年实施质量管理后的工作设定为实验组。消毒供应中心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在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设有质量检查人员(简称质控人员),负责对器械清洗流程、清洗质量、器械功能、包装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使器械返洗率≤1%,包装质量合格率为100%。结果消毒供应室实施质量管理后,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和包装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2014年的清洗质量评分和包装质量总分数要小于2015年的(P<0.01)。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使手术室的器械的清洗和包装质量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手术室器械清洗 清洗包装质量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份,西药制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发展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若西药制剂存在质量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严重的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毒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因此,临床药学必须对西药制剂质量给予高度关注,进一步强化相关方面的管理力度。本文首先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方面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希望可以为临床药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标签: 西药制剂 质量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全面建立、运行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各项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履行好疾控机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职能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确保达到服务客户、规范检测、科学预防、促进健康的质量方针。本文阐述了国内很多疾控机构目前的体系运行困难及结合实际提出的工作思考,推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实验室 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手术室质量管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实施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采用手术室常规质量管理方式;选择2017年6-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时强化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期间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器械处理不当以及手术高血糖等的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环境存在的清洁不彻底与手卫生操作不当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质量控制 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情况。方法选取100例疑似肺结核病人资料施行分析,对于病人开展痰液采集,如果病人由于各类因素无法主动咳出痰液,需要通过吸痰等辅助措施帮助采集,针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采取罗氏培养法开展微生物检验,研究组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开展检验之前施行培养基质量检查方案,对照组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在培养基灭菌结束之后直接开展微生物检验,不接受相关培养基质量检查方案,由同一名工作人员对100例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液加以检测,全部在样本采集之后2小时之内开展微生物检测,所有过程保持无菌操作原则。结果研究组疑似肺结核病人接受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例数40例,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正确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疑似肺结核病人对于微生物检验结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微生物检验开展培养基质量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疾病检出几率,进而提高病人疾病的确诊率和确诊速度,使病人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促进病人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质量控制 疾病检出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微生物的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提高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质量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检验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受检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对比标本分析结果差异性,并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抗凝剂配比、放置温度以及储存检验时间均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采血部位、配比抗凝剂方式、放置温度以及储存检测时间都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所以在检验血液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在我血站输血的患者(136例)当分析的对象,随机分乙组、甲组,每组68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输血,研究甲组是在输血中实施检查以及质量,总结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结果甲组输血的安全事故总发生率(2.94%)小于乙组(27.94%),有统计学意义(x2=16.275,P=0.000)。结论在血站的输血中,检验质量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际惯行的ICD-10的疾病分类编码方法,对患者病历首页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进行质量,以期提高编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本院录入的病案以110的比例进行病案核查,记录其错误问题。结果在主诊断编码、其他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中,月平均错误率最高的为主诊断编码,达到15%。采用PDCA对其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每月编码错误率大幅下降,其中主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最初的最大值23%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12%,而其他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20%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5%,手术操作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10%持续性下降至最小值7%。结论通过PDCA对ICD编码进行质量改进,可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病历 编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质量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趋于标准化以及制度化,帮助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以及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的活力,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质控小组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