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的成人志愿者100例,分别对他们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实验组测定出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而且他们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大于7.0mmol/L、6.0mmol/L与7.0mmo/L之间和≤6.Ommol/L三组的人数分别为142、96、68,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能够反映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诊断以及病情跟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1月~2014.12月反复住院病例360例,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DM组),DN组220例,DM组140例,测定A1C数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值。结果经Cox回归分析,A1C-SD、MeanA1C作为单独变量与微量白蛋白尿呈高度相关性,以年龄和性别加以矫正后,糖化血红蛋白变异与微量尿白蛋白存在显著相关。结论A1C-SD作为独立变量在糖尿病时微量尿白蛋白发生中起作用,对于糖尿病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检测256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BG)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FPG)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90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空腹血糖(FPG)检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以上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GCT、FPG、HbA1c三项指标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7%、87.1%、92.9%,特异度分别为91.4%、97.1%、95.7%,准确率分别为92.9%、91.4%、94.3%,HbA1c的检测准确率略高于其他两项指标,灵敏度略低于GCT,特异度略低于FPG,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和糖化白蛋白对糖尿病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水平,分析两组数值变化的意义。结果研究组T0、T1、T2、T3时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的2h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水平能够在反映患者血糖控制程度,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糖耐量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白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290例,监测孕妇妊娠早期(6~12周)、中期(20~26周)、晚期(35~38周)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在早孕、中孕、晚孕三期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铁蛋白缺乏与血红蛋白缺乏发生率在不同孕周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孕周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在早孕与中孕、早孕与晚孕、中孕与晚孕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血红蛋白水平在早孕与中孕、早孕与晚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在中孕与晚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正常组与缺乏组在妊娠中期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P=0.000);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正常组与缺乏组在妊娠晚期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3.7,P=0.000)。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监测孕妇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补铁治疗,有效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 标签: 铁蛋白 血红蛋白 妊娠妇女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糖尿病高HbA1c组53例(HbA1c≥7%),糖尿病低HbA1c组54例(HbA1c<7%)。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1)糖尿病高HbA1c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P<0.05)(2)糖尿病高HbA1c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组。结论糖尿病高HbA1c患者肾功能损伤更明显。控制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减少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微量白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为单纯确诊冠心病者,对照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及吸烟和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确定其冠脉狭窄累及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累及范围,并统计发生冠心病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狭窄累及程度中轻度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单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将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率增高,病变累及范围增大,相关并发症增加的原因。

  • 标签: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中心2009年3月~2012年6月门诊的糖尿病患者284例,其中17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A组),111例为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B组),另选择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者150例(C组),观察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糖值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C组),同时B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值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有效地反应糖尿病的发生及病情发展状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诊断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辖区6岁以下婴幼儿的贫血现状,为儿童保健科对婴幼儿贫血的防治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和综合门诊就诊且做了血液分析的1383例3个月至6岁以下婴幼儿血红蛋白(HGB)检测结果和红细胞(RBC)数作为数据来源,按年龄段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男童占725例,贫血327例,男童贫血发生率45.10%;女童658例,贫血269例,女童贫血发生率40.88%,男童、女童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1,p﹥0.05);不同年龄组发生贫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P<0.01)。结论我辖区婴儿组贫血发生率最高,达63.0%,幼儿组次之。我院儿童保健科应加大宣传科学母乳喂养和营养膳食指导的力度,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营养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探究发生贫血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500名,分析其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统计低血红蛋白发生率与学生年龄段和性别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165名贫血学生,发生率为33.0%,大部分为边缘性贫血,没有检测出中、重度血红蛋白。其中各年龄段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低血红蛋白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在13岁时又显著升高,之后又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在性别分布方面,女生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男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的发育和生长有着严重影响,且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预防,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贫血率降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学生 血红蛋白 检测结果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DR组(n=42)为4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非DR组(n=42)为非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及HbA1C。结果DR组与非DR组的空腹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DR组的HbA1C显著高于非DR组(P<0.05)。结论HbA1C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临床指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对视网膜病变的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HbA1C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6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妊娠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空腹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和3h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阳性率为91.7%,相对于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的阳性率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以作为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耐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分为达标组(HbAlc<7%)和未达标组(HbAlc≥7%),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相关指标检验,对比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患者的血脂情况。结果达标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未达标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达标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未达标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达标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未达标组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血脂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控制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组成实验组,均为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选择另外36例健康的正常体检人员组成对照组,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较正常人有明显偏高。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测定对Ⅱ型糖尿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以借助对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辅助Ⅱ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进行预测时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试验,其中对照组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组为出现并发症状况的患者70例。对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判断两项检查指标与并发症有无关系。结果无并发症发生的对照组患者两项指标的浓度均低于观察组,并且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项指标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根据其变化预测并发症,做好预防及治疗工作。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血溶血标本作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质控物在HA-8160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结果为6.0%全血标本进行1200溶血处理,再将溶血标本分装于-85℃冰箱保存,从质控效果和稳定性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自制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在-85℃稳定期至少可达半年,且变异系数小于3%。结论可用自制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作为HA-8160的质控物。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室内质控物 HA-8160
  • 简介:摘要在不孕症患者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后,机体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研究指出,血红蛋白D基因(HbD)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有关,现此文就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做了综述。

  • 标签: HbD基因 IVF-ET临床结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进行评估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中所就诊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未出现微血管病变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另选43例存在有微血管病变患者,视为观察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上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糖尿病患者存在有较大差异,临床可借助该指标对出现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