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天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前护患双方做好准备措施,使其血管充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根据留置针穿刺不同部位,采取相应方法使血管充盈。结果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冬天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虽有一定难度,但是操作前采取让血管充盈的方法,就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冬季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 穿刺前准备 血管充盈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学习新技术,统一静脉输液的标准与流程,从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水平。方法从病区中以自愿的原则选取六名护士参加活动,通过经验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QCC活动后,护士的穿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规范静脉穿刺标准,提高护士穿刺水平。

  • 标签: 静脉穿刺 标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外周浅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如何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多年来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改进。现将近年来部分有关如何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技术改进作一综述。

  • 标签: 浅静脉 穿刺 成功率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整体护理 穿刺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机撤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进行呼吸机帮助治疗的患者130例,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得到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52例,成功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中成功撤机的有46例,成功率为70.8%,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两组的数据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机的撤机成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机撤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抢救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院前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心脏骤停原因、开始复苏时间、早期除颤等因素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47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成功8例,失败39例,抢救成功率为17.02%。结论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开始抢救时间以及早期除颤。除此之外,必须做到快速到达现场,并及时、科学合理的使用复苏类药物,以此提升心肺复苏院前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早期抢救 早期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输液室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技能培训、组织业务学习和定期考核、参加医院实践技能操作比赛等方法相结合,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比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施后一次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二次成功率和多次成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本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穿刺一次成功率,增进了护患关系,是一种临床可取方法。

  • 标签: 提高 门诊输液室 静脉穿刺成功率 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数字编程温控热凝技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采用数字编程温控热凝技术,对126例肥大的下鼻甲进行微创治疗。结果106例患者1次治疗鼻腔通畅;12例患者经2次治疗后鼻塞症状消失,8例症状减轻。结论数字编程温控热凝技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微创,视野清晰,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下鼻甲肥大数字编程温控热凝技术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疾病会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但对其具体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星形胶质细胞内Wnt信号通路激活后会调控其生物学功能,进而能够影响疾病进程。本文探究了星形胶质细胞内wnt信号通路是如何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系统疾病进程。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病理痛 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和接种成功率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市疾病控制中心门诊部疫苗接种室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接种剂量、接种成功率等接种资料。结果20微克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照程序接种,免疫成功率明显比10微克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高。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首先考虑按照程序选用2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组接种失败后,进行2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照程序重新接种。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剂量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神经重症患者不同鼻饲管置管方法的成功率。方法选取30例神经重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通硅胶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螺旋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置管24h后行X线拍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记录置管时间、住院费用,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置管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呕吐、返流、误吸及胃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胃管置管方法较于螺旋胃管置管方法操作简单,耗时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且不易堵管易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重症 普通胃管 胃复安 螺旋型鼻肠管 置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舒缓意外妊娠妇女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身心放松,在适宜身心状态下积极配合护士的各项护理操作,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使无痛人流手术顺利开展,减轻妊娠妇女的痛苦,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注重以人为本,围绕优质服务,做好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护士与家属或服务对象做好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观察发现所有接受心理护理的意外妊娠妇女,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良心理状态,能配合好护士,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避免了医患纠纷。结论无痛人流术前心理护理的运用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作用显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借鉴。分析要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技能操作能力。

  • 标签: 无痛人流 心理护理 静脉穿刺成功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11月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住院产妇的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在院母乳喂养不成功得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从84.62%提高到96.26%。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皮肤增厚变硬如皮革,紧贴于皮下组织,血管无弹性,静脉输液穿刺困难。而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提高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们护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笔者根据20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及多年风湿病专科护理经验,总结了这类病人静脉注射的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浅静脉穿刺 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是外周静脉输液常用的输液工具,婴幼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因此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婴幼儿治疗和抢救用药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住院小儿。由于小儿的好动性和不合作性,增加了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难度,穿刺角度的选择和护士的手感是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否一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给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减轻小儿的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对小儿疼痛的影响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 标签: 留置针 进针角度 穿刺方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在静脉输液穿刺中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78.3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 小儿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4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7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输液 综合护理干预 穿刺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通常是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的基础上继发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闭塞,使得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目前STEMI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研究表明,胸痛中心有助于缩短STEMI的确诊及再灌注治疗时间。建立基于微信的网络救治平台的胸痛中心,更加优化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本文将对应用微信网络平台的胸痛中心能否提高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做一篇综述。

  • 标签: 微信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单胎早产儿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5例产妇实施常规喂养为对照组,45例产妇实施喂养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结果,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意愿母乳喂养率、成功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不足、早产儿不吸吮或吸吮弱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而母婴分离时间过长、未掌握母乳喂养技巧、缺乏母乳喂养信心、缺乏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是相关因素。结论实施有效的喂养干预,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 母乳喂养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