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植入癫痫病人颞叶的电极阵列,能以接近大脑形成认知的速度破译其脑电图信号,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进而准确判定特定时间段的视觉刺激图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习惯会在特殊脑线路中留下持久的标志,让我们不断满足它的渴望。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理解习惯在大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塑料“皮肤”,能检测出自身所受压力的强度,并产生电信号把这种压力感传送给脑细胞。这种人造皮肤有望用于义肢假手,代替皮肤的某些感觉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近观点认为,自然流产的发病、病程发展均有Toll样受体4(TLR4)的参与和作用。本综述针对与自然流产(重点是不明原因反复性流产,URSA)妇女的TLR4表达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期找到影响母体-胎儿的免疫学机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提示临床对此进行重点关注和特异性干预,有望改善URSA患者的预后。

  • 标签: TLR4信号通路 自然流产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11月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住院产妇的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在院母乳喂养不成功得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从84.62%提高到96.26%。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在院母乳喂养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在静脉输液穿刺中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综合治疗的优良率为78.3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穿刺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 小儿 穿刺
  • 简介:摘要最新研究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上下游相关因子在瘢痕疙瘩中高表达,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瘢痕疙瘩中的分子作用机理,有助于揭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瘢痕疙瘩 PI3K/AKT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多途径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建卡及分娩的400例初产妇,按照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孕妇学校宣教及母乳喂养口头宣教,观察组产妇应用《母乳喂养手册》、专业组长个性化评估及技能指导,病房多媒体宣教的多途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产后3天的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多途径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初产妇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组通过监测Wnt-1、β-catenin在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表达变化情况,探讨Wnt信号途径在子宫内膜干细胞增殖分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了体外观察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模型,采用蛋白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Wnt-1、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蛋白定量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正常及损伤后12h子宫干极少量表达Wnt-1及β-catenin,损伤后18hWnt-1及β-catenin表达最强,其后随时间延长,Wnt-1及β-catenin表达逐渐减少。结论Wnt-1在子宫干细胞早期增殖分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而β-catenin在子宫损伤后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对子宫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Wnt/&beta -catenin 子宫内膜干细胞 损伤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ERK信号通路活化过程进行探讨,对目前ERK信号通路活化引起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加以阐述,为进一步研究ERK信号通路活化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ERK信号通路 增生性瘢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改善儿童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成效,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我科成立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法则进行真因确认,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重点改进对策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改进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材料;改善穿刺血管条件;提高患儿配合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品管圈前后护士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得到有效的结果,即成功率在活动前、中、后分别从89.59%、91.25%提高到95.78%。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了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临床持续质量改进实用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儿童输液室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注射方法对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注射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雅安市中医医院2014,01~2015,10门诊拟行连续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60例。第一次(F组)采用传统方法肌肉注射;第二次(S组)注射前采用另一注射器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保留注射针头不拔出,换取抽吸苄星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第三次(T组)将生理盐水换为0.5%利多卡因2mL,注射方法同S组。结果3例患者未按计划完成连续三次苄星青霉素注射退出研究,最终57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F组、S组、T组一次成功率分别为33.3%、98.2%、100%,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F组(P<0.05),S组和T组注射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F组各时间点注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组各时间点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和F组(P<0.05)。结论采用预先推注适当溶液后保留注射针头,再换取抽吸苄星青霉素注射器推注药物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选择0.5%利多卡因为预注射溶液能够显著降低苄星青霉素注射痛。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注射 成功率 注射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的腹透液25ml;Fasudil组,每日腹腔注射含法舒地尔(Fasudil)浓度为10mg/Kg?d的4.25%腹透液25ml。实验第28天,取壁层腹膜组织行HE染色,并测定壁层腹膜ROCK-1的表达情况及SOD、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asudil组不同程度腹膜厚度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减轻,腹膜组织ROCK-1表达减少(P<0.05),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激活了腹膜透析大鼠腹膜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腹膜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了腹膜纤维化的发生,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能通过抑制此通路减少腹膜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延缓腹膜纤维化进展。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氧化应激 Rho/ROCK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探查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式对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和ERCP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胆道探查,ERCP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胆道探查 ERCP 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