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伦理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探讨普及医学伦理教育为伦理审查奠定基础;健全制度确保了审查程序的规范化;有效的监管是伦理委员会公正、公开运作的重要保障;采用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伦理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1。护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态度;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素质。培养合格护理人员是教学医院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带教老师的责任。

  • 标签: 规范化 实习护生 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区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选择社区作为预防和医治占有我国居民中40%以上发病率的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深化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规范化社区管理,本文从积极发挥社区前沿医疗服务作用的角度出发,依托社区开展医学知识培训,规范化管理社区病患档案,利用社区空间开展多种复合式治疗,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从单纯的参与治疗发展为全面主动掌控治疗,为将社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遏制在萌芽状态开展多项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规范管理 掌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伤口造口病患提供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护理。方法建立伤口造口小组,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进行规范的培训和质量管理,加强护理的主动性、连续性、后续性。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以优质护理为平台,培训和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伤口、造口患者进行专业、规范、全程的专科护理,提高了护理的内在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分析及其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对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规范治疗,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发病机制 规范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围绕研究生过程管理工作,从研究生入院培训、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等多个环节对研究生实施全过程管理,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医院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历经多年实践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标签: 医院 研究生 过程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的效果,探讨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8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慢病健康档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年终评价管理效果。结果4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69例控制在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30例,2级高血压21例,3级高血压16例,总控制率62.78﹪;不良生活方式习惯改变情况50%;定期主动监测血压86.67﹪;遵医嘱服药依从性57.78﹪。结论社区规范管理高血压病是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如何客观、公正、有效的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进行考核,始终是医学教育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重视院内考核的三大阶段,重视“三基三严三合理”的培训,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顺利完成住院医师的培训考核,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医师队伍结构。本文探讨了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对策,力求依托规范化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标准,考核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315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结果管理前后的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后的血压分级百分比较管理前发生了显著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后更优;管理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以较好改善,与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是提高社区高血压防制效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方法、课程设置。方法对2011~2012届应届毕业的新护士284名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结果新护士在岗前培训后,儿科专科理论、儿科临床技能、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岗前培训能调动新护士的积极性,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为临床后期的专科带教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新护士的培养。

  • 标签: 儿科 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基层实验室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实验室的规范目标,基层实验室质量规范,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 标签: 基层 实验室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率,确保在心脏病紧急抢救下的使用质量。方法采用规范化分区管理,绘制抢救车平面图,使用封条管理及实行失效期预警制度,对抢救车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对心内科抢救车规范化管理后,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大大提高了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的效率。结论通过对抢救车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抢救车的管理质量,使护士在使用时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抢救车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与2013年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讨论分析,2012年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为对照组,2013年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的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处理、急救仪器使用、危重患者抢救、病情观察能力、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等进行比较,进行考核评定。结果2013年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后,观察组护士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能力,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个人能力,建立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

  • 标签: 护士 规范临床教学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分析和探究我国医院药物日常管理的相关模式,把“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医药药房的日常管理中。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药房成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但是存在药品管理不规范、暗盒交易等不良事件。本报告根据医院药房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医院药物管理条例。从药房管理现状、相关制度、药品的采购、储存、管理几个方面来阐述,减少不良状况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为医院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科学的理论数据支持。

  • 标签: 医院药房 规范管理 管理模式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使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158例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结果提高了护士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癌痛管理的重视和认识水平。结论设计合理的疼痛护理单,统一对疼痛评估的记录要求,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促使癌痛护理在临床上使用的管理规范

  • 标签: 癌痛规范化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建卡的234儿童,实施计划免疫集中规范化接种,分析效果。结果儿童接种记录率为100%,证卡符合率为99.1%,接种合格率为98.7%,及时接种率97.9%。结论建立规范化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是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保证,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新思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计划免疫 接种门诊 规范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治疗所达到的效果,探讨如何治疗癌痛才是规范化,提高癌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方法对我医院肿瘤科100名疼痛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疼痛治疗的跟踪调查。结果20%的患者不按癌痛的规范化治疗,疼痛控制如以前一样;20%的患者初期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而后症状缓解,自行改变治疗,导致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60%患者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90%,一周内未出现爆发痛次数少于2次。结论应提高患者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认知度,明确科学合理规范化治疗才是治疗疼痛的金标准。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