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生理实验医学生接触动物实验的入门课堂,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课程,通过生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和初步的临床思维,提高时医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功底。

  • 标签: 生理实验 临床技能 动手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期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EBCC)的临床发作形式,动态脑电图(AEEG)不同类型的改变,追踪临床、AEEG及预后情况。方法:对36例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不同发作类型进行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AEEG描记。结果:本组36例临床发作表现多为部分型,AEEG特点;其中21例(58%)局限于一侧的中央-颞区,15例(42%)呈双侧基本以一侧为主的中央-颞区为起搏点播散到额顶呕,但仍以中央-颞区波幅最高。结论:本病6-10岁为多发年龄,AEEG浅睡期阳性率最高,并以中央-颞区为主的散发、阵发单个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间断或连续为发作特点。另外药物治疗比末治疗预后要好。

  • 标签: 儿童良性癫痫 动态脑电图 临床 追踪
  • 简介: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强直性肌病 肌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对近十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经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共215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组1,病程3天内者,采用溶栓及手术取栓46例,后者仅2例。溶栓药尿激酶直接灌注患肢,50万单位/日,平均疗程7天;同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日。组2,病程3天以上,用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169例。每日肝素钠盐水静滴12500单位,疗程21天,同时同组1以低分子右旋糖苷静滴,患肢尿激酶灌流,疗程7天。结果:组1,治疗24~48小时除2例晚期癌症并盆腔转移疗程超过8个月仍有明显胀外,其余44例肿胀逐渐消退,平均住院10天,出院时患肢深静脉造影均恢复通畅,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组2,除2例并发肺栓塞死亡外,167均有不同程度消肿,平均住院28天。出院时患肢深静脉造影,均显示下肢深静脉为完全闭塞或以闭塞为主的部分再通。出院后静脉造影检查151例中,完全闭塞为主的呈现部分再通28例,原为闭塞为主部分再通者,有16例已完全再通。但组2所有病人均伴有下肢浮肿、色素沉着、皮炎、溃疡等并发症。

  • 标签: 患肢 再通 造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程 出院时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肌痉挛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方法:收集偏侧咀嚼肌痉挛患者4例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并进行咀嚼肌针电极及瞬目反射组合检查。结果:咀嚼肌痉挛患者表现为偏侧咀嚼肌阵发性不自主痉挛,多在寒冷和紧张劳累时诱发,通常患者会有张口受限及肌肉疼痛,可伴有咀嚼肌肥大。神经系统查体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均正常,面部针刺觉正常。4例患者针电极肌电图均可见与痉挛发作同步的群放电位,瞬目反射未见异常,1例肌电图募集相呈单纯相。结论:肌电图对于正确诊断咀嚼肌痉挛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支持咀嚼肌痉挛起源于周围神经的学说。

  • 标签: 咀嚼肌痉挛 临床 肌电图
  • 简介: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的桥梁,特剐是作为临床用药指导的基础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改革,增加临床疾病的用药指南会增加实践性,避免纯理论性教学带来的枯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主动性;加强整体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标签: 药理学 教学 临床指南
  • 简介:目的:本文对恶性肿瘤病人心电图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共记录262例心电图,其中132例为恶性肿瘤组,130例为正常人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例数和总体异常发生率.结果:恶性肿瘤组在窦速、T波改变、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电轴偏移等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为44例,异常率为33%,正常人组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11例,异常率为8%.结论:恶性肿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组明显增高,并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电图 临床分析 心脏病 肺心病
  • 简介:心电监护是应用电子监护仪器监护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各种参数,从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我院自七十年代在心内科开展心电监护以来,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施了心电监护,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电监护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心电监护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

  • 标签: 心电监护 心肌缺血 临床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性心肌梗塞 安置心脏起搏器
  • 简介: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研究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规律和评价新药的新兴学科。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医药院校开设了临床药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门课程,仅仅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而且教学任务大多由基础药理教研室承担,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紧密结合临床,

  • 标签: 临床药理学 教学方法 药物相互作用 病例讨论 新兴学科 病案讨论
  • 简介:165例复杂部分性癫痫中20岁以前发病者91例,占55.15%。查清病因者82例(49.69%),最常见的病因为分娩产伤,其次为脑囊虫病和颅内感染。该型癫痫症状复杂多样。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情绪改变多见于右侧半球病变,而思维、记忆、意识障碍多见于左侧半球病变。病变部位除颞叶、额叶外,尚有4例枕叶病变和1例脑干病变。脑电图以颞叶异常最多。

  • 标签: 复杂部分性癫痫 颞叶 脑电图
  • 简介:目的:分析60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TCD的特点。方法:收集CT证实,同时从事TCD检测的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较大,60岁以上占71.6%;男性多于女性。易患因素高血压占首位。病灶多位于基底节、放射冠,往往呈多发性。35%患者表现为单纯性运动性偏轻瘫。TCD无创检测颅底大动脉的流速、流向及频谱等血流动力学改变,能间接推测皿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可了解局灶性缺血的病因和供血情况。结论:CT、TCD对辅助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CT TCD
  • 简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科学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科学.医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护理中专 药理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对高龄产妇加强孕期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0例高龄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将2016年6月前收治的60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提供产科常规护理程序;而对2016年6月后收治的60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中加强孕期护理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自护理管理实施后,观察组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33%vs14%,P〈0.05);且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率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13.33%,P〈0.05)。结论:为高龄产妇提供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孕期护理管理,避免或降低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母婴安全。

  • 标签: 高龄 产妇 孕期 护理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0.75%布比卡因对脊麻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按美国ASA分级Ⅰ~Ⅲ级进行下肢、盆腔和会阴部的50例病人按常规脊麻方法测BP、HR、SPO2和EGF并检测麻醉效果.结果:麻醉优良率为98%,仅1例效果差改为全麻,布比卡因起效迅速,成功率高,对右骶神经阻滞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布比卡因 脊麻 临床效果 布比卡因 临床观察 脊麻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FC患儿的临床表现、转归以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FC的发生与小儿特定年龄和遗传因素可能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反复FC可能对小儿脑功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部分可移行为癫癎。结论:FC复发与FC类型、患儿首发年龄、体温及惊厥家族史阳性有关,复查脑电图有局限性异常时对FC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小儿 热性惊厥 临床特点 脑电图
  • 简介:为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是否伴有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格林-巴利患者做了EEG检查,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进行了比较。结果:本组异常者6例(23.1%),轻度异常4例,中度异常2例。EEG异常主要见于有颅神经损害和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及脑脊液单疱病毒酶联免疫反应阳性患者。结论:EEG异常可能与致病因子和脑脊液内免疫产物有关。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脑电图 脑脊液
  • 简介: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有AT1和AT2两种亚型.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 标签: 新药 氯沙坦 临床应用 药理 ELISA法
  • 简介: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神经系统受累又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1].本文观察发现小儿急性白血病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脑电图(EEG)阳性率较高,本文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9月住院78例不同类型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脑电图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临床 EEG 儿童 脑电图 常见
  • 简介: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CAS)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方法:对15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EEG进行分析。结果:15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脑电图正常53例,异常97例,异常率为64.67%。结论:EEG可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脑动脉硬化症 脑电图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