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前夕,新华社发布了一条举世瞩目的讯息;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历史资料《贝德士文献》被发现。据称,这份资料是迄今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南京大屠杀原始文件。《贝德士文献》的主人公贝德士,1897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23岁时获牛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随后受美国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并长期执教于金陵大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那场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其时作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贝德士积极参与了难民救助工作,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向世界揭露了日军的暴行。战后,贝德士作为证人出席东京审判,坐实了主要战犯的罪责。殚精竭虑 救助难民1937

  • 标签: 贝德士 南京大屠杀 历史见证人 侵华日军 金陵大学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 简介:房山区城关镇西北8华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矗立着一座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古迹。它便是这一带赫赫有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亭。那么,它因何叫凤凰亭?又是在什么背景下修建的呢?

  • 标签: 雍正时期 凤凰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假 城关镇 房山区
  • 简介:南京东郊20多公里外的汤山在民国时期已是一军事重镇,这儿山峦起伏,树林繁茂,温泉颇多,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府在汤山京杭围道两侧山林间辟建了军政部招待所、炮兵学校等,还建起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等人的别墅公馆。汤山镇所在地江宁县(今南京江宁区)还被定为“首都模范特区”,驻有重兵。而在汤山镇西北约2公里的狼山地区,

  • 标签: 军事合作 抗战前 秘史 中德 戴笠 国民党政府
  • 简介: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1886年9月27日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司考尔镇,家中世代务农。6岁那年,其母去世。魏特琳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与田间劳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读书求学的兴趣。由于她出生贫苦,常靠打工维持学业,深知求学之艰难,因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魏特琳先进入伊利诺师范学校,毕业后靠打工积攒了学费,1903年又考入伊利诺州立大学学习。4年后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学教师。不久,她又考入位于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攻读教育学,仍是边打工边学习,直至191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由于美国社会环境的影响,魏特琳自小就信奉基督教。在大学期间,她对基督教的海外传教工作与办学工作兴趣日增,

  • 标签: 魏特琳 金女大 南京大屠杀 难民收容所 见证人 大使馆
  • 简介:六七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的强盛时期,帝国内部存在着对丝绸的强烈需求。为了获取丝织业所必需的中国生丝。打破波斯在生丝供应上的垄断,拜占庭帝国在传统丝绸之路、南海之路和欧亚大陆南俄草原之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拜占庭商人的商贸活动促进了中国丝绸的西传,同时也使大量拜占庭金币流入中国境内;拜占庭民间传说随商贸活动播向东方,在中国典籍中留下了斑斑陈迹。

  • 标签: 拜占庭帝国 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 历史见证 贸易活动 世纪
  • 简介:《石人窿蓄水湖碑》现立于广州天河区沙河镇棠下上社村石人窿蓄水湖(又名神窿湖)东畔。蓄水湖约宽50米、长10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石碑麻质,宽59.5厘米、高147厘米、厚12厘米,字楷体,立于民国35年(1946)冬月,记载是年国际善后救济总署在此修筑蓄水湖事宜。文曰:

  • 标签: 石人 石碑 善后 友谊 修筑 救济
  • 简介:马头寨背靠百花山,面朝底窝坝,东、北濒青龙河、深水河,寨内小溪潺潺,古树森森,周围林木茂盛;布依、汉、苗等各族人民世代和睦相处至今,充分体现出水东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各民族和谐的天人合一核心内涵。

  • 标签: 文化历史 古建筑群 自然和谐 和睦相处 社会和谐 天人合一
  • 简介:八和会馆是广州历史文化建筑,一百多年来是粤剧界同人团结奋进的基地。清代建于黄沙的会馆房,毁于1938年8月26日的日机轰炸。1946年购置恩宁路会所,经2002年拆卸时考证,是清代多间古旧建筑综合而成,深逾30余米的羊城典型竹筒屋。前座1931年开马路时改建为3.5层钢筋三合土楼房,后座是清代砖瓦平房。

  • 标签: 八和会馆址 广州市 粤剧 历史建筑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已近七十个年头,可当今的日本极右分子却并不甘心承认、接受它们的失败,反而越来越疯狂地抹黑这一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无恶不作,它除了犯下武力屠杀的滔天罪行外,同时还进行了更为毒辣的文化屠杀。一本近年回归八桂故土的《广西省现行法规汇编·卷六第六编建设》乃是经历南京文化大屠杀洗礼的铁证。

  • 标签: 南京文化 回归 日本军国主义 图书 中国人民 大屠杀
  • 简介:清廷治藏盛事有见证──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几件藏传佛教文物王尧1994年5月3日至8月2日,本人应邀到台湾台北政治大学讲学三个月。适逢其会,设在台北士林区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举办"藏传佛教法器特展",承蒙在该院典藏部任职的蔡玫芬、胡进杉、葛婉...

  • 标签: 达赖喇嘛 故宫博物院 班禅 藏传 治藏 台北
  • 简介: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ArpSindberg),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一个奶酪商的家庭。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辛德贝格目睹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无辜民众,留下了文字记载,并目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菲力蒲·彭布鲁克·史蒂芬斯(PhillipPembrokeStephens)被日军打死。1937年12月5日到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后,他与德国卡尔·京特博士(Dr.KarlGuenther)一道,在保护该厂厂产的同时,建立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小医院,收容难民和伤员,送出记录日军暴行的难民信,栖霞士绅、民众曾赠给辛德贝格“见义勇为”的丝绸横幅。辛德贝格自己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日军暴行,并驱车接送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使马吉得以拍摄了一些电影镜头,写下《栖霞山之行报告》。他还为城内从事救援的其他外国人提供食品和消息。1938年6月初,辛德贝格在日内瓦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暴行,朱学范在其护照上写下“中国之友”的题词。辛德贝格于当年7月移民美国加州,1984年4月在美国去世。本组史料系辑译者新近从丹麦收集到的有关辛德贝格史料的一部分: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辛德贝格京特 江南水泥厂 难民上海 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