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在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印度尼西亚的现代美术[荷]埃尔斯·凡·德·普拉斯周青泽印度尼西亚的艺术能够在荷兰展出,不仅是因为其艺术质量,也因为荷兰与印尼在历史和政治上特别密切的联系。1990—91年曾在美国举行了名为“印尼的节日”的活动,包括4个展览:(...

  • 标签: 民族性与国际性 现代美术 印度尼西亚 现代艺术 民间美术 印尼
  • 简介:佛教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于印度,与此同时孔子已在泰山传经授道。当佛教经历五六百年的发展来到中国之时,儒学亦走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期而达到鼎盛。面对强大并具有旺盛活力的中华文化,佛教难以产生影响。当时佛教的信奉者主要为上层人士,而当时的佛堂建筑都是沿用朝廷的寺衙,使用的供奉礼仪也都是按照中国的方式进行。六朝时期因战乱频繁而被视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文化却得到了多样性发展,佛教也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 标签: 佛教人物 六朝时期 中国化 福建 造像 中华文化
  • 简介:法隆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藏有大量飞鸟、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是日本佛教的艺术宝库。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基于信仰与仪轨而创制的佛教图像有着基本固定的程式与要求,凭借着直观且易于理解的优势,伴随着信仰的传播而蔓延至各地。然而,因各地风土、时代与区域的差异,佛教图像亦呈现出有意味的变化,固有的样式或被打破,或被其他样式替代,试图传达各自的宗教意图。

  • 标签: 法隆寺 摩尼宝珠 佛教造像 木构建筑 仪轨 摩尼珠
  • 简介:龙门石窟的开凿盛期,正是中国佛教思想本土化的关键时期,也正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阶段,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在这里的发生发展,正是这种本土化和世俗化的重要标志。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主佛、菩萨、飞天、装饰的角度来讨论这一命题,却多少忽略了天王力士造像这一绝佳的视角。它们与生俱来的某种独特品质,或许会为这一命题带来新的思考。

  • 标签: 天王 力士 佛教艺术 龙门石窟 造像 独特
  • 简介:玻璃器研究对丝绸之路贸易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因此所存留下来中原出土玻璃器寥寥,而目前海内外所存的敦煌壁画、帛画中绘制了大量玻璃器皿却未引起关注,特别是没有直接参加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本地区却保藏了大量隋唐玻璃器,对研究隋唐中原玻璃贸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现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出土的玻璃实物研究成果,对海内外所藏敦煌壁画、帛画中小型玻璃器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与溯源,并与东亚出土实物进行比对,最终归纳出其在东传过程中的佛教化演变,其结论能对于更全面研究丝路玻璃器贸易、使用情况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丝绸之路 玻璃器 古罗马 敦煌壁画 佛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