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在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中,存有语音、语法及结构方面有诸多共同特点的共有词,尤其是在生产、生活用语等方面有大量相同的名词术语。通过这些共有词、共有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探索满—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诸民族早期共有的历史文化与思维方式。

  • 标签: 满—通古斯语族 蒙古语族 五畜名词 音变规律
  • 简介:清朝专设理藩院处理蒙古族等民族事务,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满蒙文题本,真实地记录了蒙古各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对研究清代蒙古、西藏和回疆的区域史、民族史、宗教史、司法制度及清朝对各该地区的统治政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理藩院 题本 满文档案 蒙古文档案
  • 简介:赵杰认为,清代满语对北京话的影响较大,在北京话中有800个满语底层成分。但通过北京话和清代满语对比研究可发现,现代北京话中既没有“满式汉语”,也没有“满汉融合词”,即北京话中没有这种“满语底层成分”。满语词语被借入汉语基本词汇的不多,更谈不上进入北京话的基本词汇。

  • 标签: 满式汉语 北京话 满语底层成分
  • 简介:《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文史籍中最著名的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族通史及佛教史。1766年由乾隆帝“钦定”,被译成满文,堪称一部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并保存完整的满文经典文献。满文本《蒙古源流》也是德、日、韩译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同时,满文本《蒙古源流》语言是清代规范的书面语,大致反映出满语文发展鼎盛时期的总体面貌,是清朝中期满语文总体特征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满文文献 《蒙古源流》 蒙古族
  • 简介:清代,阿勒楚喀地区归吉林将军管辖,雍正二年起建立八旗驻防,乾隆七年起京城八旗移驻于此。并最终设立副都统衙门管理军政事务。现存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档案分为簿册和折件两类,簿册类的档案以行文档、呈文档居多,折件类的档案以咨文稿、呈文稿居多。这些满汉文档案是作为阿勒楚喀和拉林驻防八旗的第一手史料,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东北驻防八旗历史和京旗移垦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满文档案 阿勒楚喀 京旗移垦
  • 简介:《现代蒙古语名词义素词典》是为实现自动分析与自动生成蒙古语语句而研制的一部机器词典。是蒙古语语言知识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蒙古语名词义素词典》采用关系数据库技术,运用特征结构方法,在access数据库中刻画名词及其语义属性信息的二维关系。作为“蒙古语语言知识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该词典对具体的应用系统提供知识准备,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充性的特点。

  • 标签: 现代蒙古语 名词 义素词典 属性字段
  • 简介:新罗与王氏高丽递嬗之际,朝鲜半岛战乱。生活在这里的棘羯一女真人函普等北上,来到仆斡水畔并成为完颜部首领。这就是金朝女真人“始祖”。王氏高丽不断北上,女真联盟逐渐南下,双方经历九年战争。女真联盟胜利,占领曷懒甸及长白山三十部女真地。1126年高丽进入以金朝为中心的天朝体系里。该体系虽然不平等,但金朝不干涉其内政,以保证相对独立性。通过各种交往,高丽得到某些实惠,还可享受东北地区国际和平。金丽问的密切交往是通过名目繁多的使节实现的。对此,《金史·交聘表》和《高丽史》均有不少遗漏、失实之处。从本文中可看到作者探微求隐、钩稽纵深、微观透视与宏观鸟瞰有机结合等研究方法。

  • 标签: 金朝 函普 曷懒甸 早期女真 王氏高丽 金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