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探讨了适能课程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从基于认知的角度阐明了适能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出适能课程教育的研究发展趋势,对中小学生健康和适能课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认知 中小学 体适能课程
  • 简介:解决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就要走"教结合"之路.教育系统只有主动和体委系统共同挑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担,才能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教育系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方面的研究趋向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它的试行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并且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

  • 标签: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模式转变 后备人才培养 体育后备人才
  • 简介:为探寻课内外一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从心理学、社会生态学、价值论和系统学4个学科的视角,分别探讨了课内外一化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参与环境的作用,对体育实践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影响,对学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认为,课内外一化体育教学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支撑,可以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

  • 标签: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心理学 社会生态学 价值论 系统学
  • 简介:运用文献法和观察法对艺结合进行探究,着重阐述了它的内涵与价值取向。通过分析艺结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创编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促使他们坚持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奠定终身体育意识。

  • 标签: 体艺结合 中小学体育课程 创编模式
  • 简介:研究目的:以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为训练内容,期望提升银发族功能性适能指针,进而提升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能力以安享老年生活。研究方法:以高雄市华美、文英、协和及乌材林4个小区关怀据点银发族为研究对象,男性25名平均年龄75.32±5.61岁,女性45名平均年龄为73.71±5.99岁,每周2次,每次60min(热身运动10min:主要运动——易筋经40min:缓和运动10min),共接受20周的易筋经训练。统计方法包括叙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定分析。结果发现:易筋经对男性银发族之影响,在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及坐姿前弯方面,虽有进步但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在抓背、2.44m绕物测验、二头肌内卷、30s起坐及2min原地踏步,皆有进步且达显著差异水平。对女性银发族之影响,在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方面,虽有进步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在坐姿前弯、抓背、2.44m绕物测验、二头肌内卷、30s起坐及2min原地踏步,皆有进步且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易筋经对银发族是有帮助的,是值得推展的传统健身运动;有些检测结果变化虽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原因可能是活动量不足或训练时间太短所致;合适的运动项目对银发族是相当重要的,运动量不足则无法达到既定的成效,而太强又容易导致运动伤害,如何选择适当运动项目及强度,是值得相关单位重视的议题。

  • 标签: 传统健身功法 易筋经 银发族 功能性体适能
  • 简介:2015网健身·吉成之夜暨第五届三亚国际沙滩健美先生比基尼小姐大赛于2015年11月29日晚落幕。中国选手李亚强击败韩国高手李承哲夺得健美先生全场冠军,获得5万元奖金,李承哲获得亚军,三亚选手张健获得季军;在比基尼小姐全场冠军争夺中,来自成都大学的石泽兰力克群芳,以奔放的热情、高雅的仪态和唯美的身材,摘得桂冠;在女子健体比赛中,老将梁月云毫无悬念地夺得第一。

  • 标签: 三亚 健身 冠军争夺 成都大学 小姐 健美
  • 简介:由亚洲运动及适能专业学院(AASFP)主办的AFEEX交流大会,主打局分析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在去年成功将“融合训练”的理念引入中国市场后,第八届AFEEX继续秉承了一贯的“名师”、“新课”和“国际化”的特点。为学员呈现一系列新颖而富有创意的培训课程,并对中国健身市场进行了阶段性剖析。

  • 标签: 健身市场 体适能 交流 亚洲 札记 锻造
  • 简介:由于高考体育考生的训练时间有限,所以在100米训练中,面对种类繁多的训练方法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的训练关键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开始,进行心理、基本技术的基础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和兴趣培养。针对高考体育生“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状况,提出高考体育100米“三位一”训练法,为今后高考体育100米高效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体育高考 100米训练 身体素质
  • 简介:运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北京重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京重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高于女教师;3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普遍比较高;不同教龄的体育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成面上差异显著:每周上课在12~16学时的教师倦怠更为严重。

  • 标签: 北京重点高校 公体教师 职业倦怠
  • 简介:我想尝试摸索一个教相结合、新的网球培养模式:(1)队员每天在完成正常学业后,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2)聘请职业的高水平技术教练,每周保证4—5次、每次2个小时的技术训练时间;(3)聘请专业体能教练,每周保证3-4次、每次1.5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4)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队员能够请假半个月不上课,参加全国比赛。

  • 标签: 训练时间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青少年 读书 活动时间
  • 简介:2007年3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群体司副司长刘国永、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胡建国等领导在西安参加由国家总局主办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会议后,在西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元利等陪同下,视察西安体育学院地掷球开展情况,并勉励运动员刻苦训练,积极备战2009年世界运动会,争取好成绩,为国争光。

  • 标签: 国家体育总局 视察 局长 社会体育指导员 西安体育学院 球队
  • 简介:高校公选修课程的考核一般以“技评”和“达标”2种方式进行,而新开设搏击课程“技评”尚可操作,“达标”因受设备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根据搏击要素中打击力度是关键因素的理论与实践观点,设计制作了“位移反馈测量车”,以本院2011级大二选修搏击课程学生为对象,对确定拳法、腿法技术打击力度测试“位移”的距离,进行了考核标准化实验研究,得出了测试数据与成绩对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 标签: 公体搏击课 考核实验 成绩评定
  • 简介: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SportDiscus和Springer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Manager5.3和STATA13.1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中,包括390例被试者,运动干预组195例,对照组195例。干预组采用抗阻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高于对照组,肌肉重量高于对照组,脂率和BM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组成产生正面影响。建议:抗阻训练研究应参与到跨学科前列腺癌症康复和护理工作,以进一步的优化抗阻训练方案。

  • 标签: 前列腺癌 抗阻训练 身体成分 肌肉力量
  • 简介:一、三体会保龄球比赛5月21日上午在苏州市新嘉福球馆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小组的激烈角逐,来自海南的选手陈小虎以1313分析桂,内蒙古选手黄晨以1273分获得亚军。

  • 标签: 保龄球 综合报道 体育大会 赛事 苏州市 内蒙古
  • 简介:武术运动员在武术基础动作训练或者套路训练中,特别是在完成一些跳跃动作时往往由于落地不够平稳,或落地无缓冲、缓冲不当而造成踝关节或者膝关节的损伤。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便于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方法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 标签: 武术套路 跳跃动作 平稳性 运动损伤
  • 简介:通过对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进行分析,阐明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化的特点和实现途径及组织保障,为终身体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婴幼儿体育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区体育
  • 简介:作为新一代革命性人机交互体验的代表,感技术的应用正在迅速拓展到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运动捕捉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介绍以Kinect为代表的感技术及其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感的人体运动捕捉技术在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基本方式和应用前景。

  • 标签: 体感 运动捕捉 军事体育
  • 简介: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生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 标签: 柔韧素质 中小学生 坐位体前屈 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