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HNO3与NO3^-的结构、化学反应实验结论、电极电势、化学平衡移动等方面。分析了浓、稀硝酸的氧化性。从而得出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更强的结论。

  • 标签: 浓硝酸 稀硝酸 氧化性
  • 简介:一、原实验存在的问题1.实验中产生的乙醛量太少,许多学生将乙醇的气味与乙醛气味混淆而难以分辨,如做银镜反应实验,难以出现明显现象。2.乙醛催化氧化反应中的第一产物水没有得到证实。

  • 标签: 三口瓶 催化氧化 燃烧匙 银镜反应 橡胶塞 红变
  • 简介: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所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其通式可表示为XnOm。在氧化物中,由于氧元素化合价和X元素的种类、化合价的多样性,导致氧化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性质上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时,习惯根据氧化物的性质,把它们划分为酸性、碱性、两性和不成盐氧化物等简单的几种类型,没有从氧化物的结构、组成、以及价态上进行完整地考虑。这样,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笔者根据近几年查阅的书刊报道和工作经验,对氧化物从价态、组成、结构和性质上全面考虑进行如图1所示分类。

  • 标签: 氧元素 二元化合物 中学化学教学 氧离子 金属性 八面体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三部分内容涉及这一知识点,《必修1》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涉及氧化还原的拓展知识,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将这一内容整合,使其一体化,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 高中化学教材 化学反应原理 内容整合 知识点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系统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守恒定律、强弱规律、价态规律、转化规律、优先规律。本文主要总结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在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技巧与方法。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规律 应用 知识系统 高中化学 化学学科
  • 简介:摘要:为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硝酸、硫酸氧化性”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效率。

  • 标签: 氧化性 教学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一章内容。用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加以类比,深入浅出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不断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师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 标签: 生活实例 氧化还原 教学的有效性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其有关内容,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的始终,是学好元素化合物和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又是高考化学命题的热点,同时也是学习的一大难点。

  • 标签: 反应学习策略 氧化还原 还原反应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以下科学学习价值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指导学生设计物质的制备原理;指导推断复杂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指导学生探究设计合理的原电池和电解池;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物质含量的定量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应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尺度,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效率
  • 简介:氧化还原反应作为中学化学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高考和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频次很高,考查的概念与规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延伸的考点和题型对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对于高考提分极为有利。

  • 标签: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聚焦 模拟考试 中学化学 基础知识 高考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实验方法,能清楚地观察到氨催化氧化时产生的棕色的二氧化氮,解决了教材中实验不能看到棕色二氧化氮的问题。同时,采用了二氧化二铬作催化剂,降低了教材中实验的难度。

  • 标签: 重铬酸铵 二氧化二铬 二氧化二氮 氨氧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指导思想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接纳大量的事实信息,还要学会如何检索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在对实验事实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交流和评价中,

  • 标签: 教学背景 化学信息素 实验事实 事实信息 终身学习能力 指导思想
  • 简介:采用超声法提取工艺,从安康绿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和Fenton反应对比分析了茶多酚和食品抗氧化添加剂—维生素C(VC)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0.05-0.4mg/mL的低浓度区,茶多酚的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质量浓度大于0.4mg/mL时,VC高于茶多酚,但茶多酚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VC。

  • 标签: 安康绿茶 茶多酚 VC 抗氧化活性
  • 简介:对Ag金属颗粒镶嵌在SiOx陶瓷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薄膜光学常数的尺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用修正的M-G(Maxwell-Gannett)理论对Ag-SiOx金属陶瓷薄膜,在金属微粒体积百分比不同情况下光学常数的尺度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Evans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金属微粒在低体积百分比(f125%)情况下,所用修正M-G理论计算金属陶瓷薄膜所得的光学常数更符合Evans的实验数据。从而得到金属陶瓷薄膜光学常数微尺度效应的最佳修正因子,为实际研制开发新型薄膜材料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

  • 标签: 金属陶瓷薄膜 光学常数 光学常数的尺度效应 修正M-G理论
  • 简介:叙述了CZTS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熔盐法制备单晶颗粒的优势,对单晶颗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单晶颗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CZTS 单晶颗粒 薄膜 太阳能电池
  • 简介:采用溶肢-凝肢法提拉镀膜制备Sn掺杂ZnO薄膜,研究了空气退火、高真空退火(10-2Pa)、低真空退火(1Pa)和循环退火四种条件下Sn掺杂浓度对S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退火条件下不同Sn掺杂浓度时制备的SZO薄膜均为纤锌矿结构且具有C轴择优取向生长特性,当Sn掺杂浓度为5at.%时SZO薄膜的结晶生长最好.高真空退火条件下Sn掺杂浓度为3at.%时,电学性能最优,其电阻率可达到5.4×10^-2Ω·cm.当Sn掺杂浓度小于3at.%时,薄膜的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均大于85%,当掺杂浓度高于3at.%时,薄膜的透过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 标签: 溶胶-凝胶 Sn掺杂ZnO(SZO)薄膜 掺杂浓度 光电性能
  • 简介: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一定孔隙率的多孔硅样品,然后用脉冲激光沉积法以PS为衬底生长一层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表征了ZnS薄膜的结构、形貌和ZnS/PS复合膜的光致发光性质.XRD结果表明,制备的ZnS薄膜沿G—ZnS(111)方向择优生长,结晶质量良好,但衍射峰的半峰全宽较大;SEM图像显示,ZnS薄膜表面出现一些凹坑,这是衬底PS的表面粗糙所致.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表明,沉积ZnS薄膜后,PS的发光峰蓝移.把ZnS的蓝绿光与PS的橙红光叠加,在可见光区450~700nm形成了一个较宽的光致发光谱带,ZnS/PS复合膜呈现较强的白光发射.

  • 标签: 脉冲激光沉积 光致发光 ZNS 多孔硅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以元素比例为In:Ga:Zn=1:1:1的InGaZnO靶材作为实验靶材,在1000℃烧结后P型硅上成功制备了非晶InGaZnO薄膜。并用真空蒸镀的方法蒸镀100nm,宽长比为5:1的Ni电极作为源漏电极。通过对比退火前及300℃退火30min后TFT的电学性质可以看出,经过退火处理后,器件的各种参数均得到了提高:阈值电压为5.88V,开关比提高到10^5,且关态电流为pA量级,S仅为1.1V/decade,且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变为原来的60倍。因此退火处理可以明显的提高InGaZnO—TFT器件的性能。

  • 标签: INGAZNO SiO2 退火 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