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国际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政治学中的一个时髦术语,但其内涵的界定却尚未厘清。本文从国际秩序建构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作为集体行动的三关国际关系,指出复合动机博弃关系是秩序建构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国际秩序建构的难题在于复合动机博弃关系中产生的社会困境;最后,从社会困境的解析中提出一个国际治理的分析性概念。

  • 标签: 集体行动 社会困境 国际秩序 国际治理
  • 简介:<正>一部反映我系教师对冷战结束后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新探索的论著《国际政治新论》,7月初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梁守德教授任主编,方连庆教授等任副主编。全书选录学术论文30篇,共30万字。它包括五部分:1.世界形势与国际战略的新观察;2.亚非格局的新探索;3.欧美研究的新角度;4.中国对外关系的新认识;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思考。面向21世纪,并以开拓创新精神对当前国际政治诸领域的重大变化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的理论分

  • 标签: 国际政治 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际战略 中国对外关系 学术论文
  • 简介:仲裁的本质是一种解决争议的契约制度,国家法律认可仲裁权由当事人协商一致赋予仲裁庭。作为一项权利,就需要接受监督与制约。再者,仲裁属于民间自治性的纠纷解决机制,裁决的执行有赖于国内司法机关的支持,既不具有公权力特征,也缺乏强制性和对世性。因此仅凭仲裁制度本身,根本不足以解决仲裁所涉及的问题。此时代表国家行使职能的法院对仲裁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司法审查 原则
  • 简介:<正>1943年6月,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从而结束了它存在二十四年的历史。共产国际为什么要在此时解散?其影响和作用如何?这是国际上颇多争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作一专门的探讨。一解散的缘起和过程共产国际的解散是在1943年,但解散问题的缘起和考虑,多

  • 标签: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解散 中国共产党 斯大林格勒战役 反法西斯 主席团
  • 简介: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中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构体都在积极变动,在整体上呈现出很多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无论是在规模与速度上,还是多样化和复杂性上,均是历史上少见的。具体地说,当前国际环境出现了以下九个较为明...

  • 标签: 国际环境 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 均衡化 经济一体化 国际秩序
  • 简介:<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瑞典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通知国际局说,他们将提出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第二国际的建议。这一建议确实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自第二国际成立以来,尤其是在1900年以后,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危险是第二国际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人类反对战争的历史中,第二国际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由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联合起来的反战力量。它代表了全世界有组织的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反战要求。第二国际的一

  • 标签: 第二国际 德国社会民主党 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瓦解 工人阶级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被称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学者试图将其普造化、科学化,存在较强的意识形态情结和阐释西方国际体系合法性、同化非西方国际体系的用意,忽视了国际关系作为艺术性一面的内涵及多种国际体系并存的事实。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主义的发展,当中国意志非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不可的地步时,经历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全面对话、并进而推动比较国际关系学的诞生、实现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等阶段,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学派就将得以确立。

  • 标签: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国际体系
  • 简介:<正>1989年是第二国际成立100周年。为纪念这一日子,第25届林茨国际历史学家会议两个讨论主题之一是“1889—1914年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第二国际”。在提交大会的论文中,不少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或是从新的角度评价了某些问题。本文选择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评述。

  • 标签: 第二国际 历史学家 工人运动 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 殖民政策
  • 简介:<正>每年的8月8日这一天是全世界劳动妇女的光辉节日,各国劳动妇女用不同方式庆祝它。这个节日怎么起源的呢?国内外对此都给予了不同的回答。我国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1909年8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而举行的盛大游行示威,191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根据克拉拉

  • 标签: 国际妇女节 蔡特金 劳动妇女 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 妇女选举权 起源
  • 简介:西方开始了解中国电影主要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但是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电影仍然只是在苏维埃政权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内部传播。在西方国家(西欧和北美),这些电影鲜为人知,在电影图书馆里和电影迷中间它们是受到限制的。文化大革命之前大量的导演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影片。其中的三位著名导演是桑弧、谢铁骊和沈浮。

  • 标签: 中国 电影业 国际影响 导演
  • 简介:美国和东亚国际体系的变迁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美国是东亚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和东亚关系的开启,在很大程度上是两种原先相互独立、性质不同的国际体系之间交往和冲突的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和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东亚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东亚地区多边主义的发展,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与东亚之间关系的性质。

  • 标签: 美国 东亚 东亚国际体系变迁 美国与东亚关系
  • 简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制度,并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世界历史进程的坎坷与曲折,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格局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改变着它的运动形态和方式,从而将进一步影响人类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世界的今天。但在变化和发展着的当代世界上,社会主义也必须适应世界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创造更加光辉的未来。

  • 标签: 社会主义 国际格局 十月革命 国际斗争 世界殖民体系
  • 简介:中国要成功实现和平崛起,就应当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国际制度。目前我国的国际制度环境并不乐观。本文研究了国际制度对崛起国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中国参与并影响国际制度的有效途径,即国际制度的先占原则和修制原则,并进而讨论了这两项原则实现的可能性。

  • 标签: 国际制度 中国 先占原则 修制
  • 简介:<正>均势概念的出现和均势原则的应用是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的事,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产物。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代战争"最终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从而导致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局面。从那时起,"均势"这个专用名词便开始经常地在文章和文件中出现。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第一次把"均势"载入载入正式条约。此后,欧州列强都把均

  • 标签: 均势外交 国际政治 国际体系 对外政策 三十年代 战争策源地
  • 简介: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选择有三条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路径。一是逻辑路径,即逻辑地拓展现有的研究纲领,主要通过理论批判、方法批判和跨学科批判来实现。它的优点是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增进知识的增长、研究效率较高,不足之处在于可能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变成与历史和现实无关的逻辑游戏,同时研究的边际贡献往往呈递减趋势。二是历史路径,强调在现象世界中发现研究问题,具体的问题来源包括研究者经历的当代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哲学。国际关系学最具原创性的贡献通常都是走历史路径的学者做出的,但理论的普遍化较为困难是这一路径主要的缺点。三是逻辑一历史路径,即当发现理论与历史(现实)不符合时,通过修正现有理论或创造新理论来做出更好的解释。这是问题选择最理想的途径,但对研究者的理论和历史素养要求最高。

  • 标签: 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关系 问题选择 逻辑路径 历史路径
  • 简介:康德是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晚年对人性、国际正义、战争与和平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康德认为,人性不单单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而是善恶皆备;“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国际正义的标准;人的“非社会性”是国际上战争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同样人的“非社会性”也使“永久和平”成为人类历史的必然归宿。

  • 标签: 康德 国际政治思想 国际正义 国际政治 人性思想 战争思想
  • 简介:2011年10月15—16日,第四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该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项目之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察哈尔学会联合主办,TCL集团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提供支持。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国际关系 政治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北京大学 教育创新工程
  • 简介:<正>沃尔科戈诺夫教授(以下简称答):我认为,在解决更新的问题过程中,今天要花很大的力量认真地读一读祖国历史的各个篇章。遗憾的是,这些历史是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人们不能忘记的,他使人有机会正确认识过去为创造所需的东西而必须具备的一切。真相在日益澄清,虽然它往往给人带来痛苦。这种痛苦也许是很沉重的和长期的……

  • 标签: 斯大林 犯错误 军事史 祖国 斯大林主义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