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五爱”公德教育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于“五爱”内容之一的爱劳动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人探索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发展的特点,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及两难故事法对中小学学生的爱劳动观念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不同的劳动形式的观念发展方面。在此,我们采用对偶故事法,着重对劳动本身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的普遍的、一般的劳动观念的发展,目的在于了解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状况,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为增强儿童劳动观念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劳动观念 小学德育工作 故事法 小学儿童 公德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现实性监控是来源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表明,现实性监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学习项目的比例、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的干扰任务、被试的想象能力等均对现实性监控存在一定的影响;②儿童的现实性监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老人的现实性监控能力相对较低;③不同病人在现实性监控中有不同的困难;④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提取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前额区在区分两类项目时的作用明显.今后应在整合研究结论、建立相应认知模型、构建前额区和顶区联合作用的神经网络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强研究.

  • 标签: 现实性监控 来源记忆 项目记忆 想象 前额区
  • 简介:研究采用2×4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对旋转类型和旋转角度的控制,探讨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是影响心理旋转的重要因素,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

  • 标签: 心理旋转 第一人称角色 第三人称角色 表征
  • 简介:采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用条件性习得范式探讨厌恶与恐县情绪习得的性别差异。行为结果表明,在成功习得厌恶、恐惧和中性情绪之后,男女性在唤醒度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脑电结果表明,在早期N1和P2成分,厌恶情绪与恐惧情绪的习得无显著性别差异;但男女不同性别在N2成分上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厌恶、恐惧、中性这三类CS的N2成分均差异显著,但男性仅厌恶与中性情绪的CS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在负性情绪的习得中,女性比男性更敏感。

  • 标签: 条件性习得 历恶 恐惧 N2
  • 简介:职业紧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一直以来都颇受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重视。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职业紧张理论模型、紧张源和紧张症状,以及职业紧张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先前研究中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职业紧张 理论模型 紧张源 紧张症状 应用心理学
  • 简介: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角色期望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650名1—3年级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角色期望集中体现在9个方面:整合性期望、就业性期望、志向性期望、评价性期望、学业性期望、恋爱性期望、悖离性期望、环境性期望、独立性期望;2、三个年级在角色期望多数因子上的平均分表现出“V”形结构,各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5);3、就业性期望、学业性期望、独立性期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前两个因子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男生,在后一个因子上的平均分明显低于男生;4、心理健康组在整合性期望因子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心理不健康组(p〈.05),在悖离性期望因子的平均分极显著低于心理不健康组(p〈.01)。

  • 标签: 角色期望 心理健康 大学生
  • 简介:近二十年以来,考试理论(TestingTheories)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种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Lord提出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Theory,IRT)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出现了多维度项目反应理论(multi-dimensionalIRT)、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NonparametricIRT)以及认知诊断理论(CognitivelyDiagnosticTheory)等;另一方面,项目反应理论在考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考试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计算机自适应考试(ComputerizedAdaptiveTesting,CAT).

  • 标签: 多维度项目反应理论 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 认知诊断理论
  • 简介: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师专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直接关系到师专生的学习质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师专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50名师专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达一半师专生存在学习倦怠状况;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初中起点五年制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高中起点三年制学生;学习成绩越差的学生,其学习倦怠现象越明显;最后,在学习倦怠方面,经济状况特困的学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的趋势。研究表明师专生学习倦怠问卷是研究师专生学习倦怠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

  • 标签: 师专生 学习倦怠 现状研究
  • 简介:<正>一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和算理是极为重要的,对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简易方程”已下放到小学,无疑,代数解法较算术解法更

  • 标签: 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结构 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 代数解法 数量关系
  • 简介: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出与趋近或者回避有关的决策并且执行相应的反应。我们会凑近鲜花享受它的芬芳,却小心翼翼地躲开正在布网的蜘蛛。在实验室情景下以往绝大部分研究证实了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即正性情绪引起趋近反应,负性情绪引起回避反应,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研究者对趋避的操作性定义不尽相同,没有一个权威的操作定义,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趋避方式,这也导致实验结果无法对比分析,但大多数研究都是运用推拉杠杆作为趋避的操作定义。

  • 标签: 具身 趋避 杠杆 情绪 小人任务
  • 简介: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幼儿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因素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标签: 幼儿 社会行为 发展特点 积极行为 消极行为 环境教育
  • 简介: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师专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直接关系到师专生的学习质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师专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50名师专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达一半师专生存在学习倦怠状况;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初中起点五年制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高中起点三年制学生;学习成绩越差的学生,其学习倦怠现象越明显;最后,在学习倦怠方面,经济状况特困的学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的趋势。研究表明师专生学习倦怠问卷是研究师专生学习倦怠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

  • 标签: 师专生 学习倦怠 现状研究
  • 简介:随着手机使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手机形成依赖。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过度使用行为",也是"成瘾行为"的一种。手机依赖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也与人格及自我认同等心理因素也相关。未来研究应更关注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样本的扩大,深入探讨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

  • 标签: 手机依赖 过度行为 成瘾行为 人格
  • 简介: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 标签: 图式 特征 认知发展 验证法 三角 整体水平
  • 简介:本文从测谎的GKT范式出发,将目光投向认知神经科学、反应时以及虚拟现实背景下测谎的新近研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就问题范式、认知神经取向和多指标结合等测谎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测谎 犯罪知识测试(GKT) ERP fMRI虚拟现实
  • 简介:最后通谍博弈和独裁者博弈是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也被心理学家用来研究人的公平和利他行为。该研究考查了经济学和心理学通常的报酬支付方式、博弈中待分配的金额是否影响博弈结果,以及两个博弈进行组内实验时是否会产生顺序效应。结果发现支付方式和金额不影响博弈结果,但有顺序效应产生。该研究对国内研究者进一步借用这两个博弈的相关研究打下了一定的方法学基础。

  • 标签: 决策 最后通谍博弈 独裁者博弈 方法效应
  • 简介:心理控制是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概述了心理控制这个分支中对失去控制(对失去控制的反应、自我诱导的失去控制)和以心理控制来消除紧张(行为控制、认知控制、决策控制、信息控制、反省控制、次级控制)这两个方面的社会认知研究及其主要结果。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心理控制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心理控制 社会认知 次级控制 失去控制 行为控制 信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