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一线治疗转移结直肠癌(mCRC)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通过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和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SOX方案一线治疗mCR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临床多中心RCT,合计1382例mCR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奥沙利铂联合其他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比较,SOX方案在无进展生存期(HR=0.90,95%CI:0.80-1.02,P=0.10)、总生存期(HR=1.14,95%CI:0.98-1.31,P=0.08)、客观缓解率(RR=1.12,95%CI:0.87-1.43,P=0.38)、疾病控制率(RR=1.04,95%CI:0.98-1.10,P=0.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4级不良反应:SOX方案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联合其他氟尿嘧啶类药物(P〈0.05),而口腔黏膜反应、厌食、腹泻的发生率高于奥沙利铂联合其他氟尿嘧啶类药物(P〈0.05),两种方案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乏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奥沙利铂联合其他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不同,替吉奥有可能成为除卡培他滨外口服氟尿嘧啶类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另一种选择。

  • 标签: 转移性结直肠癌 替吉奥 化学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和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残端神经瘤神经断端双骨孔骨内置入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例截肢术后痛残端神经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其中19例行神经断端双骨孔骨内置入(骨内置入组),术中用锐利的刀片将神经瘤近端锐切断直至神经断端外露正常的神经纤维束为止,在邻近的骨质用电钻钻两个骨洞,两个骨洞之间用刮匙刮通,游离神经主干使其神经残端能充分放入骨髓腔内,使神经断端从一个骨洞穿入,从另一个骨洞穿出,用8-0无创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与骨膜固定4~6针,可缝合穿出部位骨膜,闭合骨洞,保证神经残端在骨内增生,避免残端神经瘤外露。另外18例行肌内置入(肌内置入组),神经瘤处理及神经游离同骨内置入组,在周围邻近肌肉顺着肌肉纤维剥离形成肌肉盲袋,可行肌肉纤维缝合形成盲袋,将神经断端置入肌肉盲袋内,利用纤维外科技术缝合神经外膜与肌纤维固定4~6针。术后定期随访。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例平均随访25(16~40)个月;骨内置入组及肌内置入组术后的早期(术后1年内)手术优良率分别为93.75%和92.86%,中期(术后1~3年)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7.50%和57.14%。两组的优良率比较以及骨内置入组早、中期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内置入组早期与中期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断端双骨孔骨内置入治疗痛神经瘤,可以取得中期稳定的疗效。

  • 标签: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截肢残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Toll样受体4基因(Toll-likereceptor4,TLR4)多态(rs10759932、rs11536889和rs1927914)与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Google学术、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语种不限,筛选出196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0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STA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包含3个位点12项病例-对照研究,计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20和7690例。对于rs11536889多态位点,在隐性模型状态下,与前列腺癌发病显著相关(BBvsBA+AA:OR=0.247,95%CI:0.171~0.357;P=0.000)。然而对于rs10759932和rs1927914多态位点在各比较模型下均与肿瘤无相关。此外,对于rs1927914多态位点,在以人种为分组依据的亚组分析中,可发现高加索人种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BBvsBA+AA:OR=0.538,95%CI:0.335~0.863;P=0.010)。结论:本研究证明TLR4基因rs11536889多态位点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即rs11536889的BB基因型可能显著降低人群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 标签: 前列腺癌 TLR4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草酸铂为主的化疗对上皮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年5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收治的39例上皮卵巢癌使用草酸铂的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30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初治患者9例,复发患者21例。初治者的近期疗效为PR88.9%(8/9)。复发患者中铂敏感者的有效率为55.6%(5/9),其中CR22.3%(2/9),PR33.3%(3/9);铂耐药者的有效率为PR16.7%(2/12)。7例有效的复发者中,2例CR患者的无瘤缓解期分别为12个月和15个月,5例PR患者的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感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5.4%(6/39),骨髓抑制23.0%(9/39),肾脏毒性5.1%(2/39),胃肠道反应25.6%(10/39)。结论草酸铂为主的化疗对铂耐药或铂敏感的复发卵巢癌均有一定的疗效;用于卵巢癌的一线化疗亦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其毒性作用一般可耐受。

  • 标签: 卵巢癌 化学治疗 草酸铂 复发
  • 简介:放射脑病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头颈部肿瘤诊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MRI及CT的广泛应用,放射脑病的早期诊断亦有明显提高,为放射脑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和随访条件.我院从1978年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为放射脑病患者6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脑病 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 治疗
  • 简介:垂体瘤是良性的.但局部侵犯到邻近的组织如海绵窦和硬脑膜并不少见。一些具有这样侵袭的肿瘤对常规的治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倾向于复发。尽管有几个基于组织分析的分子标记已有应用.但早期预测哪些垂体肿瘤会复发和/或表现出侵人性仍有困难。针对侵袭垂体瘤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但在一些病例中效果欠理想。早期诊断并早期使用多模态的综合治疗对一些侵袭/复发性的垂体腺瘤可能是有效的。要开发治疗这些亚型的垂体腺瘤的额外的治疗选择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虽然目前尚不可能在就诊时就明确侵袭和,或复发性的垂体肿瘤的诊断.但更广泛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和标准化的使用“非典型垂体腺瘤”的组织病理学标准,对早期诊断有辅助意义。早期积极治疗是必要的.而最近探索的靶向治疗也可能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侵袭性垂体腺瘤 治疗表现 垂体癌 侵袭性垂体瘤 分子标记技术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疲乏(fatigue)是肿瘤病人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重要的主诉之一,它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缓疾病的治疗过程,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少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肿瘤相关疲乏就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者肿瘤的治疗而引发的一种持续的主观的疲乏感觉,且与病人的日常活动量无关,它影响到病人的活动,而且不能因休息而缓解。在国外有关疲乏的研究有较多报道,但其发生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和肿瘤本身、治疗、焦虑、疼痛等较多因素相关。由于疲乏的评估缺乏客观指标,所以很难建立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对疲乏的治疗措施也仅仅是纠正相关因素而不是对其成因的治疗。目前国内尚缺乏肿瘤相关疲乏的报道,本文就有关的研究现状做一介绍。

  • 标签: 肿瘤 疲乏 流行病学研究 生活质量 文献综述
  • 简介:脊髓脓肿是少见的腔隙、化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渗出诱发以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继而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包囊所围绕。

  • 标签: 肺源性脊髓脓肿 治疗 疗效 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导管癌(IDC)超声声像与分子免疫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98例IDC超声图像特征,并与经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USGAB)术穿刺活检分子免疫组化结果ER、PR、CerbB-2表达行相关分析。结果ER、PR、CerbB-2分组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毛刺征组E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边缘毛刺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微钙化组P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微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边高回声晕组及边缘毛刺征组PR表达阳性率高于周边无高回声晕组及无边缘毛刺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微钙化组、腋窝肿大淋巴结组CerbB-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内无微钙化组、腋窝无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DC超声声像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水平有一定相关,部分超声征象可能对其生物学特性有提示和评估的意义。

  • 标签: 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声像特征 分子免疫学指标
  • 简介:背景和目的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CLMs)患者预后差,存活时间极少超过5年。尽管对部分肝脏原发及继发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肝脏移植可获得较佳的预后,但目前仍普遍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1995年之前,曾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过数例肝脏移植,但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为18%),自此放弃对此类患者进行肝脏移植。然而,目前总体肝移植生存率较当时提高30%左右。基于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移植后的5年生存率有望达到50%。因此,本试验研究旨在探讨CLM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的潜在长期生存获益。方法自2006年11月到2011年3月,在此项前瞻、试验研究中,共对21名无法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移植术。患者入选标准包括一般状况良好(ECOG1分或以下)、结直肠癌伴无法切除的单纯肝转移、原发肿瘤已行根治切除以及移植前接受过至少6周的化疗。结果入组的患者肝脏肿瘤负荷及原发肠癌T/N分期相异;肝移植术前,76%(16/21)患者存在至少一线化疗进展。Kaplan-Meier推算患者1、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68%及60%。与预期相同,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现象普遍,21例中19例在中位时间6(2~24)个月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其中,单个肺转移灶7例;其余多部位(包括肺)转移者9例,包括移植肝新发转移7例,骨转移5例,卵巢或肾上腺转移3例,腹膜转移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例。2例发生直肠癌局部复发。然而,绝大多数的转移癌可经手术切除或射频治疗,且经过干预后,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8~60个月),33%(7例)患者无病生存。肝移植术前肝脏肿瘤负荷、初次手术距肝移植的时间(肠癌切除距肝移植超过2年者生存获益更显著)以及化疗后肿瘤进展均为影响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此类患者人群,肝移植�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脏移植 肝移植 总体生存率 肝脏肿瘤 癌局部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中优化鸡尾酒疗法(罗哌卡因配伍氨甲环酸切口周围局部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前瞻纳入行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次THA患者80例,根据术中鸡尾酒疗法方案,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氨甲环酸80ml混合溶液100ml)和对照组(40例,缝皮前切口周围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200mg+生理盐水80ml混合溶液100ml)。主要指标为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总失血量、输血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次要指标为补救镇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2周血栓发生事件。结果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试验组(24.3±9.9)g/L,对照组(24.1±10.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失血量:试验组(737.4±399.0)ml,对照组(730.1±40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髋关节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2天,试验组分别为(4.5±0.7)分、(1.7±0.5)分、(1.6±0.6)分、(1.2±0.4)分;对照组分别为(4.5±0.7)分、(1.5±0.5)分、(1.6±0.6)分、(1.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试验组为12.5%,对照组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10.0%,对照组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日:试验组为(2.5±0.6)天,对照组为(2.4±0.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1例输血,术后2周彩超检查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单侧THA术后失血少、疼痛轻、康复快,术中优化鸡尾酒疗法虽然是安全的,但其有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康复 鸡尾酒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Oct4、Stat3在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方法:应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组织中Oct4、Stat3的表达。结果:Oct4在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低于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中的83.3%(50/6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中Oct4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患者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P〉0.05)。Stat3在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明显高于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瘤中的35.0%(7/2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Stat3在Ⅰ、Ⅱ期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癌(P〈0.05),在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P〈0.05),与患者组织学类型无关。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中Oct4表达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4、Stat3高表达可能与卵巢浆液/黏液囊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相互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 OCT4 STAT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一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基因多态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52例连续的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部分变性条件下检测所有基因型,用Shesis软件对各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胃癌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MP-2—1306C/T基因CC、CT、TF分布的频率分别为80.2%(202/252)、19.0%(48/252)、0.8%(2/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2%(71/254)、3.9%(10/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3);携带C等位基因(CC+CT)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1.845倍(OR=1.845,95%CI:1.231—2.767)。病例组TIMP-2—303G/A基因GG、AG、AA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7.1%(144/252)、38.9%(98/252)、4.0%(10/252),对照组分别为52.0%(132/254)、35.0%(89/254)、13.0%(33/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01);携带G等位基因(GG+GA)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的1.232倍(OR=1.232,95%CI:0.868~1.750)。病例组TIMP-2—418G/C基因GG、GC、CC分布的频率分别为56.7%(143/252)、34.1%(86/252)、9.1%(23/252),对照组分别为68.1%(173/254)、28.3%(72/254)、3.5%(9/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7,P=0.037);携带G等位基因(GG+GC)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的0.666倍(OR=0.666,95%CI:0.463~0.959)。TIMP-2—303G/A在未突破浆膜层组GG、AG、AA基因型分布与突破浆膜层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

  • 标签: 胃癌 MMP-2 TIMP-2 基因多态性 蛋白水平
  • 简介:目的探索完整网膜囊切除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可行和安全.方法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传统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基础上,腹腔镜下尽可能完整的剥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记录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重要血管、脏器损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87.3±31.2)min,网膜囊切除时间(45.3±20.1)min,术中失血(75.5±12.3)ml,术后住院时间(11.3±6.0)d.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1.3%(5/16),包括腹腔感染1例(6.3%)、切口感染1例(6.3%)、肺部感染2例(12.5%)、尿路感染1例(6.3%).无胰瘘、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对进展期胃癌实施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并网膜囊完整切除安全可行,术中应注意重要的解剖标志及正确的解剖层次.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网膜囊切除
  • 简介:探讨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对1984-2002年收治的18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家族史者9例,癌变8例。手术方式:全结肠直肠切除8例,其中回肠造口2例,回肠储袋肛管吻合6例;结肠次全切除6例,其中回肠直肠吻合5例,升结肠肛管吻合1例;结肠部分切除2例;Miles术1例,结肠会阴造口1例。结论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根据息肉的分布特点和有无癌变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首选结直肠全切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 标签: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回肠直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