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SLE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目前治疗手段很有限。糖皮质激素是其治疗的核心药物,但同时也会导致众多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严重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儿童生长发育受限、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深入,糖皮质激素在SLE治疗中的策略和观念悄然改变。本文就糖皮质激素的机制、作用、不良反应以及糖皮质激素在SLE治疗中新策略和新观念作一综述,以期为风湿免疫科医生合理使用激素治疗SLE提供更多思路与想法。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达标治疗 糖皮质激素 起始治疗 减停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术后1d、术后7d的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儿外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艺术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小儿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脑性瘫痪是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活动受限症候群。艺术疗法侧重创造性艺术表达,通过对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表达方式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对脑瘫症状,艺术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作业活动表现以及参与能力。本文综述国内外脑瘫康复领域艺术疗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标签: 脑性瘫痪 艺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PC(The art of patient care and communication TPC)应用在小儿门诊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2月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n=39)组和对照组(n=39),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TPC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TPC在小儿门诊的护理当中,可促进患儿配合度,提升医患、护患之间的信任度。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小儿门诊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提升交流有效性的作用和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儿科门诊某一阶段收治的所有患儿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均等,一组名为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措施,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护患沟通综合性措施。护理工作完成后,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表现优异,和对照组相比,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同时家属方面也有着更高满意度。结论: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绕不开的一项工作内容,有效的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护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医学专业上,也体现在与患者的交往和交流等方面。将护患沟通作为一门艺术在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不仅可让患儿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门诊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门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是本院小儿门诊收治的患儿,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共计对象100例。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作为基础采用护患沟通艺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门诊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艺术,可增强患儿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便于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门诊 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门诊在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进行分组,各 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依从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小儿门诊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对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也有着重要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不断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门诊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俗话说食品在人民生活中占第一位,食品安全是食品中的第一位,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菜,因为中国菜更注重菜肴的健康。此外,中国菜的颜色和造型艺术使其具有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中国菜。本文主要分析了菜肴的色彩和造型艺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建议。

  • 标签: 中式烹调 菜品色彩 造型艺术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艺术在门诊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本院门诊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患沟通艺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P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门诊 小儿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退出了主要社会活动,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也是一个比较孤独、失去自信的人群,这应该引起了人们对老年人群的关注与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文化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精神文化教育与引导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了丰富老年人生活,寻求精神依托,书画艺术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如何有效加快书画艺术活动的开展实施,让老年人在书画艺术活动之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彰显自信,就需要社会文化机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艺术平台,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并对老年人进行人文关怀,让老年人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标签: 书画艺术活动 老年人 表扬 鼓励 自信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儿科门诊治疗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将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70例患儿作为样本对象,所有患儿样本的就诊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标准,将其中85例患儿样本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85例患儿样本纳入优质护理组;同样将患儿的一位亲属纳入样本范围(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评估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儿家属相比,优质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加显著,优质护理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患沟通艺术应用在儿科门诊治疗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儿科 门诊 不良事件
  • 作者: 李路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0
  • 出处:《护理前沿》 2022年第17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护理单元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                                     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610000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认知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因此治疗方法也还在摸索中。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治疗手段,主要涉及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艺术治疗,属于非药物干预,为了充分发挥出艺术治疗作用,提升老年认知障碍人群护理质量,本文对艺术治疗在老年认知障碍人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 标签: 艺术治疗 老年人群 认知障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生艺术绘画治疗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原生艺术绘画治疗的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82例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用数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联合原生艺术绘画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第1、第2和第3疗程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QLS)、自我效能感(GSES)、自制课堂测评和自制调查表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入院时以及1个疗程后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及1疗程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心理社会、精力/动力、精力/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自制课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的自制课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以及1疗程后的满意度比较均不明显(均P>0.05);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原生艺术绘画治疗对精神障碍急性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同时提高课堂表现状态、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康复护理干预 原生画艺术 自我效能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节疗法(Stanford accelerated intelligent neuromodulation therapy,SAINT)对抑郁症自杀观念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脑网络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小样本的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15例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采用SAINT联合SNRIs治疗。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个性化定位每例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与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sgACC)功能连接最负相关处为刺激靶点,在90%的静息运动阈值下每天进行10次间断性θ波刺激治疗(每次1 800个脉冲,间隔50 min),连续治疗5 d(共计90 000个脉冲)。分别在基线、治疗5 d后、治疗后第15天及治疗后第30天,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HAMD17、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估对自杀观念、抑郁症状的疗效;利用REST软件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脑区脑网络功能连接度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或配对Wilcoxon检验对各时点量表得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5 d后,BSI-CV得分显著下降(F=38.77,P<0.01),平均得分减少(11.8±1.2)分(95%CI=8.19~15.41),有效率为86.67%,治疗耐受性好,无显著认知功能方面副作用。(2)治疗后各随访时点MADRS评分均显著下降(F=306.97,P<0.01),治疗5 d后平均得分减少(22.5±1.1)分(95%CI=19.15~25.91),有效率93.33%;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100.00%,93.33%和100.00%。(3)基于影像学的脑网络分析显示,治疗前后sgACC与前额叶、颞叶及顶叶脑网络功能连接增强。结论个体化靶向机器人技术辅助SAINT存在快速、高效、安全地降低自杀观念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优势,同时能改善受损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度,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观念 神经导航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诊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艺术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0例患儿均取自我院小儿门诊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随机模式下区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抽取40例,前组患儿应用小儿门诊常规护理干预,后组患儿应用护患沟通艺术实施干预,将两组患儿门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测得40例观察组患儿门诊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更低水平(P

  • 标签: 小儿门诊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艺术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60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艺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门诊护理 应用方法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门诊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艺术的护理满意度。方法:抽取本院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小儿门诊就诊的60例患儿,通过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比较的方法,将这6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内各取30例患儿,实验组采取在门诊中应用护患双向沟通艺术实施护理工作,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数据发现,实验组的依从率73%(22/30)大于对照组的依从率46%(14/30),实验组的家长满意度90%(27/30)大于对照组77%(23/30),综上所述,对比这两组的数据发现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小儿门诊,护患沟通艺术,医护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门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艺术对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1月--2022年03月就诊于本院儿科门诊的42例患儿作为观察案例,按照抽签随机分组方法,将42例患儿随机纳入观察组(护患沟通艺术)、普通组(普通护理),各21例。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与普通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门诊护理 小儿 护患沟通艺术 依从性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