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山西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服务中心于2018年8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经原山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晋卫医发〔2018〕52号〉文件批准为山西唯一合法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为“山西OPO”。由山西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该中心为非盈利性独立法人机构。山西OPO依据国家《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依法依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获取及分配的相关工作,包括人体器官捐献政策宣传;潜在捐献者医学评估;与捐献人或亲近亲属签订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法规性文件;复负责获取、修复、保存,运送捐献器官,并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分配结果执行分配,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原则。

  • 标签: 分配管理 器官获取 服务中心 山西省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器官捐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为鼠伤寒沙门菌的防控、溯源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山西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中分离到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2015—2019年共分离到鼠伤寒沙门菌63株,其中37株抗原式为[4,5,12,:i:-],是鼠伤寒沙门菌主要血清型。63株鼠伤寒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大于92.0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2.54%)。40株为多重耐药株。结论山西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仍需要加强对沙门菌多重耐药的监测。而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优势带型,说明山西鼠伤寒沙门菌存在高度散发和聚集性暴发的流行特征。

  • 标签: 鼠伤寒沙门菌 多重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 简介:目的介绍1996-2008年山西的保健食品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依据1996年6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卫生部和SFDA的保健食品公告和山西保健食品注册批件,对经过山西申报审批的保健食品数与国家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数进行比较,并对山西正常生产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分布、剂型分布、主要原料及功效成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申报审批的保健食品数为国家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总数的1%左右;胶囊、片剂、口服液是山西保健食品的三大主流剂型;保健功能排在首位的是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原料中,药食同源名单中使用频次较多的依次是山楂、枸杞子、茯苓;苦荞为山西保健食品常用的非中药原料;功效成分和/或标志性成分出现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总黄酮、总皂苷、粗多糖。结论调查发现山西保健食品业发展缓慢,保健食品剂型以类似药品剂型为主,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原料分布不均。

  • 标签: 保健食品 分析 功能 剂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西肿瘤登记地区2017年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山西2017年12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登记数据,按城乡、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分别计算其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发病粗率、死亡粗率、累积率(0~74岁)、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世界人口标准化率等指标。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中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结果山西肿瘤登记地区2017年肺癌新发病例2 275例,死亡病例1 736例。肺癌发病粗率为46.72/10万(男性63.99/10万,女性28.80/10万;城市地区58.05/10万,农村地区39.09/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31.67/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率32.10/10万,累积率(0~74岁)3.87/10万;死亡粗率35.65/10万(男性49.84/10万,女性20.93/10万;城市地区44.53/10万,农村地区29.67/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23.82/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率24.14/10万,累积率(0~74岁)2.69/10万。2017年山西肿瘤登记地区肺癌总体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0~44岁年龄组处于较低水平,45~岁年龄组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总体趋势类似。结论肺癌是威胁山西居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城市地区及中老年人群是山西癌症防控的重点,应根据城乡及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肺癌防治工作。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登记 发病 死亡 山西省
  • 作者: 邹琪 蔡虻 张朝阳 王荣 严霏 俞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医院感染/疾病预防控制处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北京 100069,山西省阳曲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030010,北京医院信息中心统计室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国家卫生健康委资金监管服务中心,北京 100044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西某县按照中国-盖茨农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项目路径提供服务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提供信息。方法2019年7—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山西某县农村地区的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在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中人员、设备、药品的配置情况。结果共有1家县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和101家村级卫生室参与调查。参与项目服务人员方面,9家乡镇级医疗机构具备提供确诊、干预方案制定和随访随诊的人员,仅1家具备年度评估人员;村级医疗机构基本不具备确诊、干预方案制定和年度评估环节能力人员。技术设备配置方面,县级、乡镇级和村级医疗机构普遍缺乏糖尿病评估设备,糖尿病评估必选设备配置分别为80.0%、79.0%和37.8%,村级卫生室欠缺高血压评估设备,且无糖尿病确诊设备。结论山西某县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人员、设备和药品配置在县、乡、村之间不平衡,应通过有效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管理 农村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从患者视角对山西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进行测评,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12月,选取山西8所三级医疗机构1 358名患者进行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调查,评价山西三级医疗机构患者体验现状,并构建基于医院-科室-患者3个水平的多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患者体验的相关因素。定量资料数据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以±s表示。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M(QR)表示。结果患者体验总得分为(626±126)分,处于中等水平。医院是否直属教学医院、患者因素(婚姻、职业、学历、有无医保、住院次数等)是影响患者体验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通过调查探讨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特征,可有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三级医疗机构 患者体验 影响因素 山西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山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消除目标进展,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及《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的要求,在全省16个县(市、区)的157个病区村或高砷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普查,调查现症患者病情情况,查找砷中毒新发病例;调查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每个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含量;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评估砷中毒消除情况。结果全省共计调查1 221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例,其中轻度982人、中度190人、重度49人,各占80.43%、15.56%、4.01%;1 221名病例均为2011年以前监测在册的病例,未发现新发病例。157个调查村改水率为94.90%(149/157),改水村水砷含量均值为0.022 3 mg/L,范围为0.000 5~0.193 9 mg/L;改水后水砷合格率为83.89%(125/149),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82.55%(123/149)。10个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6个县(市)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山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成效显著,多年未有新发病例;今后应加大改水工作力度,实施一村一策式精细化管理,确保所有病区村或高砷村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如期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

  • 标签: 饮水 砷中毒 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西个别正常高校学生上前牙宽度比、上颌中切牙宽长比与美学比例的契合程度,为前牙美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学生中选取山西籍个别正常志愿者300名(男性110名,女性190名,18~30岁)。拍摄受试者自然头位前牙列正面照片,测量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宽度和上颌中切牙高度,计算上前牙宽度比(侧切牙与中切牙宽度比、尖牙与侧切牙宽度比)以及上颌中切牙宽长比。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测量项目的性别差异,单样本t检验比较两项上前牙宽度比与黄金分割比例(0.618和0.618)、Preston比例(0.66和0.84)、重复性美学比例(0.70和0.70)的差异;统计上前牙各牙位宽度占前牙总宽度的百分比符合黄金百分比(25%、15%、10%)±1%或改良黄金百分比(22.5%、15.0%、12.5%)±1%的牙数及占比;统计上颌中切牙宽长比在0.75~0.85内的牙数及占比。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宽度分别为(8.50±0.52)、(6.23±0.53)、(5.18±0.55)mm,男性各牙位[分别为(8.74±0.49)、(6.37±0.52)、(5.41±0.47)mm]均显著大于女性相应牙位[分别为(8.37±0.50)、(6.15±0.52)、(5.04±0.54)mm](t=6.40、3.55、6.23,P<0.05)。侧切牙与中切牙宽度比为0.73±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05),尖牙与侧切牙宽度比为0.84±0.10,男性(0.85±0.10)显著大于女性(0.82±0.10)(t=2.42,P<0.05)。两项上前牙宽度比与黄金分割比例、重复性美学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0、35.74、11.48、22.20,P<0.05)。侧切牙与中切牙宽度比与Preston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P<0.05),而尖牙与侧切牙宽度比与Preston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本组受试者共0%(0/600)的中切牙、63.0%(378/600)的侧切牙和5.8%(35/600)的尖牙符合黄金百分比±1%;共42.8%(257/600)的中切牙、63.0%(378/600)的侧切牙和56.7%(340/600)的尖牙符合改良黄金百分比±1%。上颌中切牙宽长比为0.86±0.08,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36.3%(218/600)的上颌中切牙宽长比在0.75~0.85范围内。结论前牙美学设计时需考虑性别差异;对于上前牙宽度比,山西籍个别正常高校学生人群天然牙形态特征与黄金分割比例、重复性美学比例、黄金百分比不契合,而与Preston比例、改良黄金百分比更契合。上颌中切牙宽长比与0.75~0.85有一定的差别。

  • 标签: 牙修复体设计 美学,牙科 切牙 上前牙 美学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山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全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特点,同时与全国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山西肿瘤登记地区新发恶性肿瘤11 703例(男性6 559例,女性5 144例),发病率为221.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91/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2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47.02/10万、171.35/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205.98/10万、159.03/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以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乳腺癌、子宫颈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为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7 283例(男性4 548例,女性2 735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7.6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99.6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00.1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1.03/10万、92.84/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35.68/10万、103.69/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为主。结论山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以肺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女性子宫颈癌为主,胃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分析 死亡分析 肿瘤登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西阳泉市黑热病患者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黑热病的认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2019年山西阳泉市17例黑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和首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结果17例患者均来自山西阳泉市,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17例)、贫血(13例)、脾肿大(16例)。血常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14例)、贫血(1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0例)。14例患者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检测阳性率为100.00%(14/14)。9例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利杜小体阳性7例。17例患者均采用葡萄糖酸锑钠(简称锑剂)10 d疗法,治愈率为88.24%(15/17),复发率为11.76%(2/17)。结论黑热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疑诊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清学联合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锑剂仍是治疗黑热病有效、较安全的药物。

  • 标签: 黑热病 临床 疗效
  • 简介:2011年10月14日,山西太原市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1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召开。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韩亮,太原市卫生局局长李文学,太原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处长王玲,山西口腔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谢敦祥,太原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张泽,太原市迎泽区卫生局局长韩红、太原市医学会会长王晶晶。来自太原市口腔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太原市 山西省 卫生局局长 会员代表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西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山西2008-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布病监测数据,分析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结果2008-2017年山西共报告布病病例54 8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37/10万,年发病率波动在8.34/10万~23.53/10万,共报告1例死亡病例(2015年)。2014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3.53/10万;2017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8.34/10万。布病发病主要分布在晋北地区,大同市报告病例最多,为13 998例,占25.52%;朔州市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9.68/10万。每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份,占60.11%(32 966/54 845)。40~64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64.73%(35 502/54 845)。农民病例数最多,占82.97%(45 504/54 845)。结论山西布病整体疫情较以往有所控制,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疫情波及范围和人群均有扩散。应深入开展对重点发病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升高危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针对山西某三甲综合医院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面对的主要突发灾难,及存在的应对突发灾害的薄弱点,提升医院的危机应对能力,并据此不断更新完善医院的突发灾难应急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改进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获得数据,Kaiser模型的风险评估矩阵对4 大类40项危险灾难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该医院相对风险值排名前10位的灾害危险灾难依次为:流行病暴发(45.14%)、强降雨(41.6%)、地震(38.48%)、信息泄露(32.56%)、污水处理系统故障(31.95%)、供暖故障(31.49%)、交通瘫痪(31.05%)、药品供应短缺(30.15%)、天然气故障(29.93%)、医用气体故障(29.2%)。结论 明确目前医院最需要重视及应对的灾害风险灾难,实施分类施策。

  • 标签: 灾害脆弱性分析 Kaiser模型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西不同水碘地区成人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探讨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2016年5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山西文水县高车村和马西村分别作为高碘和低碘地区调查点,太原市西温庄村作为适碘地区调查点,对18 ~ 6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尿碘含量测定、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及自身抗体测定。结果共调查898人,其中高碘地区288例,低碘地区324例,适碘地区286例。高碘、低碘和适碘地区各采集尿样288、324和286份,尿碘中位数(417.8、126.6和216.5 μg/L)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88.61,P < 0.05)。经年龄和性别标化后,低碘、适碘和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检出率分别为0.27%、1.06%和1.4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临床甲亢)检出率分别为0.57%、0.31%和0.3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检出率分别为1.45%、1.15%和1.8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检出率分别为19.34%、28.50%和32.76%;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20.51%、20.17%和33.7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分别为18.13%、19.41%和11.99%;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分别为9.25%、12.04%和8.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高碘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于适碘地区(OR = 0.488 5,95%置信区间为0.327 2 ~ 0.729 2,P < 0.05)。结论山西不同水碘地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不同,高碘地区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饮用水 成人 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交城县学龄儿童近视状况,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构建当地的近视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9年3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交城县3所小学、3所中学在校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通过卡方趋势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学龄儿童近视发展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3 927名学龄儿童,年龄6~14(10.3±0.6)岁,男女比例为1.13:1。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76.24%,近视总检出率为80.14%。随着年龄增长,12~14岁中、高度近视检出率逐渐升高(χ2for trend=294.8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对于9~11岁和12~14岁学生,家庭作业超过2 h是学生发生近视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超过2 h、睡眠时间充足、每年至少2次及以上的眼健康检查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山西交城县学龄儿童视力不良率及近视患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干预,构建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培养全民近视防控意识。

  • 标签: 视力不良 近视 学龄儿童 横断面研究 近视防控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西某大型煤矿企业煤尘危害分级及肺功能损害的状况。方法于2019年1~6月,选择山西某大型煤矿企业接触煤尘的51个生产岗位及598名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煤尘(呼尘)样品并检测,计算煤尘的危害分级指数,将接触煤尘(呼尘)的作业岗位划分为相对无害组、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组。各组工人测定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值,并以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煤尘(呼尘)危害等级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结果研究对象中岗位中共有13个岗位环境煤尘(呼尘)浓度超标(25.5%),肺功能异常者共168名(34.78%)。与相对无害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构成比均较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FEV1、FVC、FEV1/FVC值均较低(P<0.05)。煤尘(呼尘)等级与FEV1、FVC、FEV1/FVC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要关注相对无害和轻度危害煤尘岗位的监督管理。FVC可能是接触煤尘敏感的肺功能指标之一。

  • 标签: 尘肺病 呼吸功能 分类 用力呼气量 肺活量 流行病学研究 大型煤矿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19年山西3岁以下儿童传染病流行状况,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探讨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山西2015—2019年3岁以下儿童传染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发病特征。结果2015—2019年山西3岁以下儿童传染病累计报告发病病例数114 374例,年均发病率1 988.46/10万,高于全人群发病率(χ2=106.499,P<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度间报告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χ2趋势=55.157,P<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60 93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0 020例)、流行性感冒(4 738例)、水痘(3 517例)和细菌性痢疾(2 790例)。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 223.57/10万,明显高于女性的1 732.46/10万(χ2=62.598,P<0.01)。累计报告发病数最高的是1~<2岁组(53 145例,占46.47%),年均发病率为2 627.18/10万。山西各市发病率最高的为阳泉市,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 045.47/10万。结论2015—2019年山西3岁以下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其仍然是传染病发病的高危群体。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主要的传染病类型,应加强对3岁以下儿童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儿童 传染病 流行 地区特征
  • 简介:目的探索流动人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与技能的干预方法。方法在山西大同市选择建筑工地、餐饮业、宾馆住宿业、娱乐业和集贸市场等5类场所,开展以社会支持为主导的健康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行为和技能的差异。结果干预后,47.20%的调查对象基本掌握洗手技能,高于干预前的0.40%(χ2=452.89,P〈0.01);调查对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比例为62.27%,高于干预前的55.73%(χ2=6.62,P〈0.01);调查对象养成健康咳嗽行为的比例为55.20%,高于干预前的36.80%(χ2=51.11,P〈0.01);调查对象养成健康吐痰行为的比例为94.27%,高于干预前的67.73%(χ2=171.54,P〈0.01)。结论以社会支持为主导的行为干预方法可以对流动人群的行为改变产生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健康行为 技能 干预 流动人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