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一封告状信及一幅漫画1959年至1961年,我国遭受了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山东省惠民地区(今属滨州市与东营市)、广饶县(今归东营市)均为重灾区,当时因疾病、饥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 标签: 小干部 谈心 自然灾害 东营市 滨州市 山东省
  • 简介:我是淮南市第三中学的退休教师,现已年届古稀,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因“路线觉悟高、身体健康和作风正派”,被学校党组织、工宣队选中,到农村参加带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工作,简称“带队干部”。由于当时处在“左”的年代、知识分子倒霉的时期,我倒也乐意接受这一光荣任务,并积极将自己身上患的痔疮进行了开刀治疗,以便“轻装”上阵,更好开展“带队工作”。

  • 标签: 70年代 学校党组织 退休教师 身体健康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 简介:当昨夜欢快的藏羌锅庄曲尽人散,我们在七月的高原,仰望如此澄澈的夜空,看到满天的星斗,同学们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这几天在阿坝州学习体验的一幕幕又回到我们的眼前。

  • 标签: 干部学院 断想 长征 学习体验 阿坝州 同学
  • 简介:近年来,有的报刊发表关于“五·一三事件”的文章,但多有不实之处。我当时在“萧华办公室”工作,结合对此事的见闻,近来又访问了亲历此事的几位老同志,写出此文,以明真相。所谓“五·一三事件”是指1967年5月13日,在京驻军一派文艺单位在北京展览馆演出时,被另一派文艺单位冲击,并发生了武斗、伤人的情况。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 标签: 了解事件
  • 简介:2017年12月22日,文化艺术出版社王红同志告诉我,田青先生明年就七十岁了,想为他出一本祝贺的集子,希望我能写一写田青先生。他知道我和田青先生的关系,也知道我一定会写这篇文章的。的确,田青先生是我最敬佩的同事、最好的朋友,无论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写一写我所知道的田青先生,田青也值得写,有得写。我和田青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同事。1979年7月我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工作。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艺术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展演活动 艾丽丝
  • 简介:在热带,到处是旋转着不停的吊顶电扇,瓷砖地板,奶油黄和白色的建筑,一年四季不停生长的植物。曾经华人的文化被带到这里,经过几百年的发酵,如今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的新文化的延续。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包容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力量。

  • 标签: 奶油黄 肉骨茶 炸鱼块 槟城 马航 国际机场
  • 简介:文物管理所是在整个文物保护体系中最基层的管理机构。它是文物的坚强卫士,文物保护法的忠实宣传者和执行者,在文物战线当中,最得力,最信赖的中坚力量。因为有了这些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的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辛勤劳动,数以万计的文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文物保护 文物调查 文物搜集 宣传职能 教育职能
  • 简介:<正>潍坊是一个有着古老的文化的城市,过去手工业比较发达,工艺品颇多。如:仿古铜器,核雕、嵌银漆器、拓片、刺绣、风筝、灯彩、绒绣木版年画、泥塑、面塑、布(泥)玩具、国画、屏风、褐裱等十几个品种,几百个花色,非常丰富。解放后,政府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我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事业,把一些工艺美术艺人组织起来,于56年成立了潍坊工艺美术研究室。61年改为工艺美术研究,72年开始恢复发展至今,

  • 标签: 传统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品 研究所 木版年画 潍坊 继承发展
  • 简介:诉讼是司法机关於当事人之间,依法定程序解决各种违法、争议、纠纷等社会冲突的活动,《说文》:“诉,告也。”“讼,争也。”要言之,原告起诉,被告争辩,而後由司法官裁决,即为诉讼。诉讼的实质是国家行使统治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的利益。规范诉讼关系的法律为诉讼法,它通过对诉讼活动及其运行程序的规定,明确诉讼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标签: 诉讼关系 简牍 汉代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曹操在屯田推行过程中,为了较好地实行管理,设置了与郡县行政系统级别相当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管理体系(组织和编制),其中官员主要有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或叫绥集都尉)等。

  • 标签: 曹操 农校 管理体系 行政系统 都尉 官员
  • 简介:近代银号的业务往来我于1940年来到天津。当时在天津,有门面和牌匾的银号就有160多家,没有门面的小银号更不计其数。这些银号大多集中于法租界,现在的东马路、四德里、营口道一带也有一些。那个时候银号分山西帮、山东帮、天津帮等地区帮派,你是哪里人就属于哪个帮派,分得非常清楚。我是河北人,所在的庆丰银号就属于深冀帮(也叫河北帮)。当时带“丰”字的银号大部分都属于深冀帮,比如肇丰银号、益丰银号等。

  • 标签: 天津 金融 1940年 业务往来 法租界 帮派
  • 简介:《字书误读》是我国古代记录并纠正语音错误的著作,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宋代王芬所作,而宋史志传均无王芬传记,通过书中记载推断该书应成于《集韵》之后。研究该书的字音,我们可以得出该书语音特点,并可以窥探汉语语音的发展情况,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 《字书误读》 误读 “只据近音 以正误读” 语音特点
  • 简介:有元一代,佛教兴盛。朝廷设置了专门机构,管理佛教事务。在中央,设置了总制院(後改宣政院)和功德使司。总制院(宣政院)以下,设有诸路释教都总统,管理“汉地”佛教事务。但是,《元史.百官志》中有关宣政院的记载,完全没有提到释教总统,因而过去常被论者忽略。近年颇有研究着作涉及这个佛教管理机构,但有关论述似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希望有助於这个问题的讨论。

  • 标签: 总统 释教 《元史.百官志》 元代 管理机构 专门机构
  • 简介:1978年河北省元氏县西张村发现西周墓,出土一批青铜器,臣谏簋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件。臣谏簋铭文共8行,每行9字,记述的是西周成王末年邢侯在车氏与“戎”人搏战的事情。现据李学勤、唐云明两位先生的考释,将部分铭文摘录如下:佳(唯)戎大出[于]车氏,井(邢...

  • 标签: 氏族 邢侯 复合氏名 太行山 滹沱河 青铜器
  • 简介:宋家有三兄弟、三姊妹,最大的是蔼龄,下面是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和子安。蔼龄绝顶聪明,善于搞钱,搞到的钱有美龄一份,用不着美龄出面。子良到英国留过学,我在英国时常碰到,他读书还很用功。宋老太太活着的时候,蔼龄当家,可是子文不买

  • 标签: 宋氏兄妹 结识宋氏
  • 简介:  京剧大师、人称"江南活武松"的盖叫天先生比我大整整40岁.但是我们有缘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年的岁月里,结下的深厚的师友之情,有不少传奇色彩.按盖老夫人薛义杰的话说:"缘分是生好的,真要寻也呒寻处,僚(你)勿寻,倒是碰着和撞着了."……

  • 标签: 结识盖
  • 简介:在武汉,我化名张伯华,住在我哥哥谢敬止处,准备寻找机会去华北或苏区。过了几天,李金锡夫妇和杨春秀三人到了汉口,住在胡少商处,并通过胡少行找到了我。他们准备化装北上,要求我给他们弄几张通行证,我请我哥哥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久,友好人士王钧件、陈玉泉、岳鹏云三人先后来到武汉找到了我。紧接着,王东明夫妇与责定陆一起,还有邹开封等,也到了我这里。他们和我商量去留问题,如留武汉,我就要给他们找住处,如到解放区,就得给他们弄通行证。我请我哥哥和我岳父刘友辅先生想办法。他们东奔西跑,辗转求人,好不容易才—一较为妥善解决了。这批安置好后,接着又来了彭刚、王森,又是一番活动,也把他们送到了解放区。是年秋,王家

  • 标签: 解放区 李炳南 武汉 上海局 了解情况 好不容易才
  • 简介:毛泽东视浙江为第二故乡,对浙江的干部比较熟悉。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浙江的干部多有指示或批示,予以保护,体现出一代伟人对浙江干部的关爱。

  • 标签: 浙江 干部 保护 “文化大革命” 第二故乡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