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约束工具在减少癫痫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额外使用约束工具),各43例,观察两组干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约束工具 癫痫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 ICU中,大部分病人病情严重,各种导管需要在 ICU内放置,对身体有很大的压力。后天性肌无力的病人,会增加病人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 ICU获得性肌无力的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是 ICU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 ICU中获得性肌无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对照研究。

  • 标签: 有效约束 ICU 肌无力患者
  • 简介:小儿仰卧位手术中的体位约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其中上肢的妥善固定历来是护理配合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常规手术床主体宽度为50cm,而1岁~12岁小儿标准肩宽仅为23cm~31cm,加之幼儿肌肤娇嫩、四肢短小、合作性差,手术床配备的约束带和托手板难以适应小儿手术的需求。

  • 标签: 间距可选 约束垫单 设计 应用 体位约束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心理体验,进而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护理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6家三甲医院13名ICU护士,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心理体验:身体约束的动机、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对身体约束的态度。结论: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的负性体验多于正性体验,应尽快制定ICU患者身体约束流程,开拓培训和教育模式,进而降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 标签: ICU护士 身体约束 身心体验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人住我院封闭病区经历过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约束病人中,约束的主要原因是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占70.3%;约束持续时间超过1天者占50.6%;约束后出现不良心理反应者占89%;躯体不良影响者占33.4%。结论保护性约束是重症精神病人防范危害行为的有效措施,但合理使用可降低对病人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精神病人 精神病/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自制球拍式约束手套防止管道拔脱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到本院接受置管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管道拔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制球拍式约束手套防止管道拔脱效果理想,亦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建议运用。

  • 标签: 自制球拍式约束手套 管道拔脱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可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管理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讨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ICU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份,研究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的6月份,时间为半年,分组采取随机平衡法,组别:甲组与乙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80例,甲组的病人提供精细化护理模式,乙组的病人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病人RASS、CPOT、GCS以及肌力评分ROC曲线结果,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结论。结果:在以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病人后,乙组病人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甲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ICU患者 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问卷对18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条目总均分为(3.38±0.35)分,身体约束认知条目总均分为(0.63±0.12)分,整体答对率为64.55%;不同学历、工作后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或培训的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和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身体约束实践行为与认知呈正相关(r=0.440,P〈0.01)。[结论]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身体约束使用准则和流程,重视身体约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行为的培训。

  • 标签: 身体约束 重症监护室 实践行为 认识 培训 流程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 约束不当致管道脱出 的 原因 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 防止患者意外 脱管 事件发生。 方法 选取我科 2019 年 6 月 -- 2020 年 6 月使用约束带患者 95 例,其中 30 例患者发生了导管意外脱管,通过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 有效的降低了因约束不当导致管道脱出的发生。 结论 通过正确、规范的使用约束带,及时、耐心的进行心理护理,合理、有效的应用镇静剂,可有效的降低了导管的意外脱出。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约束带 管道脱出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 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ICU 于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 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 1-76 ),参照编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38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进行临床干预,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改善程度( SAS 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76.32% VS 94.74%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05 ),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 ICU患者的 护理过程中可产生的运行效果,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值得运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护理模式 ICU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最小化身体约束全流程实施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收治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身体约束护理,试验组采用身体约束最小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身体约束率、平均约束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身体约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95%。试验组的约束时间为(20±7.23)h,短于对照组的(44±10.26)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96%VS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最小化身体约束方案能减少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身体约束,缩短约束时间,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及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03月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患者291名,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45例,观察组146例,对照组根据工作经验及医嘱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观察组由护士根据身体约束评估量表的评分结果实施规范化约束。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率、约束部位皮肤受损、非计划拔管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可作为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身体约束提供客观的评判依据,减少不必要约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进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过程中使用改良约束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本院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约束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约束法的3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改良约束法的3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检查的满意度评分、患儿对检查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性、责任心、护理安全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病人护理过程中,减少身体约束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身体约束、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满意度,分析上述措施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15日-2022年2月15日10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随机数表分组法)两组(每组50例),组别设置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上述组别分别对患者实施减少身体约束护理、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气管插管 身体约束护理 应用价值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病人应用减少身体约束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由本院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中收集300例,2022.1-2022.6为时间范围,依照双色球法分组,甲组150例给予减少身体约束护理方案,乙组150例给予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方案,对比2组身体约束情况、约束时间、不良情况的差异。结果:总体约束时间比较:甲组短于乙组,P<0.05;身体约束率、皮肤损伤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甲组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减少身体约束护理方案运用于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中有利于降低不良情况和身体约束率,促进约束时间有效缩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减少身体约束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ICU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22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同年4月我科收治的70例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身体约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法,统计2022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情况。结果:在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对策并实施后,ICU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开展前;患者的皮肤损伤、皮下瘀斑、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意外拔管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开展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住院患者身体约束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根据现有的情况,明确改善方向,从而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最终达到避免约束造成损伤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达到降低住院患者的身体约束率的目的,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品管圈 ICU住院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6月-2023年08月ICU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可以有效预防抓伤、坠床、意外脱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ICU 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术后应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按造影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指导患者下肢制动12h、静卧24h,局部沙袋固定加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淤血、血肿及腰背酸痛、肢体麻木、排尿困难、失眠等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应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下肢制动 约束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ICU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期间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于2019年7月开展,结束于2020年7月,为了分析护理管理中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有45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45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管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使用不同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SDS评分、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SDS评分为(10.26±1.03)分、SAS评分为(9.27±1.14)分相对于对照组(23.29±2.33)分、(25.69±2.37)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8%)相对于观察组(2.22%)较高,相比之下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保护约束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