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30岁,因孕第2胎7个,腹部胀痛,胎动消失3d入院。3d前夜间突感腹痛,呈撕裂样后胎动消失。外地医院B超示死胎,静滴缩宫素引产,无效后来我院。体查:T36℃,R22次/min,P88次/min,BPl3.5/SkPa,呈急性病容,腹部膨隆,胎位不清。B超示晚孕死胎,胎儿下方可见较大类似子宫样结构。初步诊断:宫内孕30^+3周,死胎。入院后第2天行羊膜腔注利凡诺引产,第4天无宫缩,第5天再行B超检查示盆腔积液,后穹窿抽出不凝血。剖腹探查术中见羊膜囊及胎盘包绕胎儿。已收缩的子宫右侧间质部有一约10cm全层裂口,右侧输卵管及部分阔韧带与宫体断开。修补宫体及附件残端,术后痊愈出院。

  • 标签: 入院 胎动消失 子宫角妊娠 死胎 诊断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县碘缺乏病通过阶段目标评估后的监测结果,探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方法每年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在全县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每年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或B超法)、尿碘水平监测。结果10来红原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2.6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平均为4.43%,B超法平均为8.16%,尿碘算术均数为196.01ug/L,中位数为197.00ug/L,100—200ug/L的占42.45%,>200ug/L的占44.43%。结论红原县居民已为足量碘摄入,且处于安全碘摄入量范围。2010红原县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学生尿碘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3项指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中期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监测 尿碘 碘盐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来64例老干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老干部连续10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者15例(23.4%),心电图异常者49例(76.6%),以ST—T改变占首位,其次为心律失常。结论心电图异常在老年病人中甚为常见,心电图检查对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并作出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体格检查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随访研究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报告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分离鉴定出12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检测β-内酰胺酶阳性和耐苯唑西林的菌株。结果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95%,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66%,除万古霉素对其他抗生素均为高度耐药,与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2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提醒临床医生应慎重选择和应用抗生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酶 苯唑西林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对洗肠散进行干燥失重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洗肠散的3个组分进行干燥失重检查,得出减失重量。结果碳酸氢钠(组分之一)干燥失重后减失重量分别为21.99%、25.99%、27.43%,远远超过军队制剂规范中2.0%的规定值。结论对洗肠散进行干燥失重检查不可行,建议取消该检查项目。

  • 标签: 洗肠散 干燥失重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1尿道扩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5例BPH、术后1尿常规正常者常规行尿道扩张。顺利通过20F探条常规随访,否则继续扩张尿道至22F转为常规随访。术后口服复方磺胺甲嗯唑0.96g,1日2次,碳酸氢钠(小苏打)1.0g,1日3次,口服3d预防尿路感染。记录术后1尿道扩张后尿道狭窄、术后排尿及尿线、尿路感染、出血等情况。结果随访3—6个,早期发现泌尿道狭窄25例,占6.7%,21例经尿道扩张治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尿线粗。结论BPH患者术后1尿道扩张能早期发现尿道狭窄并经尿道扩张后治愈。无不良反应.术后尿路感染及膀胱颈挛缩病例少。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除术 治疗 尿道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很多修补材料因自身的种种缺点已经被淘汰,新型的生物材料仍在进一步开发。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分析结果。方法:SC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生物材修复颅骨缺损文献,检索词为"颅骨缺损(skulldefect);修补(repair);复合材料(material);钛网(titaniumplate);骨水泥(bonecement);自体骨(autogenousbone);硅橡胶(siliconerubber);有机玻璃(organicglassor"pmma"orpolymethylmethacrylate)",共检索文献242篇。结果与结论: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甚多,疗效不一,目前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医用高分子材料、钛金属材料、骨水泥以及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等,采用何种修补材料能将颅骨缺损修复的更加完美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 复合材料 钛网 骨水泥 自体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院医疗质量指标包括工作效率、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及管理质量等指标。医疗质量指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医院规模、病人来源、收治病种、地域环境等,单纯从某一指标来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都是不客观的、不科学的。寻找一种方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 标签: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1996~2002年 沈阳军区 医院 医疗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专家笔谈肝移植的现状与前景······································································································……黄洁夫1(1)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进展,····,·························································,································……区庆嘉1(4)动脉栓塞后切除难治的蔓状血管瘤··············,······························

  • 标签: 普通外科 总目 病例分析 脂肪乳剂 免疫功能 人淋巴细胞
  • 简介:背景:当前,膝关节单髁置换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本篇报道阐述了一种目前仍在应用的单髁置换假体的10以上的随访结果。方法:对连续的51例患者的62侧组配式骨水泥型Miller—Galante单髁置换假体进行临床和影像学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孤立的单髁疾患,而无髌股关节症状尤失随访病例。13例(13膝)在10随访期内死亡,余38例(49膝)随访至少10,平均随访期为12。结果:末次随访时,专门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平均55分提高到平均92分。38膝(80%)为优,6膝(12%)为良,4膝(8%)为可。39膝(80%)屈曲至少可达120。。2例患者(2膝)虽单髁假体固定良好,但由于髌股关节炎进展,分别在术后第7和第11进行全膝置换翻修术。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所有假体无松动也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迹象。在影像学上观察9膝(18%)到对侧问隔有进行性关节间隙狭窄,有7膝(14%)为髌股关节间隙进行性狭窄。Kaplan—Meier分析发现,以翻修或放射学松动为终点,假体的10生存率为98.0%±2%,13生存率为97.5%±4.3%。以无菌性松动为终点,13生存率为100%。结论:经过10以上随访,这种骨水泥型组配式单髁假体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虽然假体10存留率良好,但影像学上可见其他间隔的进行性骨关节炎症状有缓慢进展。掌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技术.这种单髁假体具有良好的结果,并开始第二个十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 随访结果 关节间隙狭窄 影像学研究 进行性狭窄 无菌性松动
  • 简介:背景:采用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治疗结果,并以再次翻修为终点评估假体生存的预测指标。方法:从1990至2002芬兰国家关节置换登记系统资料共包括全膝关节翻修术2637例,以再次翻修为终点对术后全膝关节翻修的假体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生存状态分析包括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及适合的诊断模型,以评价相对危险假设。结果: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2生存率为95%(1874膝)(95%可信区间,94%-96%),5为89%(944膝)(95%可信区间,88%-90%),10为79%(141膝)(95%可信区间,78%-81%)。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假体生存最显著的预测指标是患者的年龄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使用时间(即初次与翻修手术间隔的时间)。第一次翻修的年份和翻修原因也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指标。结论.70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关节置换术后5或以上施行翻修以及无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预示全膝关节翻修术后假体生存率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降低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均可以减少活动量,加上医生可能不愿对老年患者施行手术,使老年患者的再翻修率降低。可信水平:预测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翻修术 系统 预测指标 可信区间 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