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痰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60例肺炎患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对痰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时机的痰液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痰液的试验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痰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非语言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面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入非语言沟通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护理 非语言沟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指导及询问语言是否影响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合理的指导及询问语言。方法对需作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再进行盐水对照试验,以统计假阳性率。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假阳性率降低一倍之多。结论在碘造影剂过敏试验过程中,护士不适当的语言暗示会影响患者的心理,造成结果判断时假阳性的出现。

  • 标签: 语言暗示 碘过敏试验 结果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心理护理中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诊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语言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儿依从率比较,观察组依从率为46例,92.00%,对照组依从率为38例,76.00%,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心理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技巧,不仅能够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也能使患儿与护理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儿童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技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语言艺术对护患沟通的影响及其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就诊患者50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展对护士进行有效沟通等培训,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增强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然后选择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50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对比前后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2017年10月份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为68~85分,平均得分(72.3±10.6)分,2018年1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98分,平均得分(91.3±10.4)分。结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塑造良好的形象,使护理人员更易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获得护理工作的支持和认可,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语言艺术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因为认知和语言二者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程度也非常的复杂,因此,对于二者的这种紧密联系使得人们在关注时就不可避免地把认知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当做共同的课题来研究。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语言输出 过程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国家标准 算术平均数 SEM 中位数 标准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算术平均数 国家标准 中位数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算术平均数 国家标准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υ.

  • 标签: 符号使用 统计名词 算术平均数 相关系数 概率数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肘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国家标准 算术平均数 SEM 中位数 标准差
  • 简介:有关统计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国家标准 算术平均数 SEM 中位数 标准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点状骨的影像表现进行随访研究,提高对点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其家族28人进行家族调查。结果发现一家族4代13例点状骨,点状骨分布在手、腕、肘、肩、足、趾、跗、膝、髋关节、骨盆、点状骨大小不一,分布不一,多种形态。结论揭示了点状骨的分布特点和X线特征,对先症者临床影像观察了43年,点状骨对人体无害。

  • 标签: 点状骨 临床 影像学 随访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护患沟通除了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以外,非语言沟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某些情况下,非语言交流比语言行为更能贴近事实,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从而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1。本文以非语言沟通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得出以下体会,以供学习交流。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05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就诊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方面对比不明显,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此种治疗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0例癔病性失语患者进行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一)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电针疗法,对照组(二)的1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语言训练治疗法,实验组的10患者则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检查,最终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采用电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癔病性失语的实验组不仅见效快并且恢复效果明显。结论对于癔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案运用电针穴位的基础上结合语言训练取得很好的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电针穴位 联合治疗 语言训练 癔病性失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患儿 输液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