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肩下疼痛综合征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肩下疼痛综合征患者100例,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分析疗效及前后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痊愈61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疗效为96%;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临床护理用于肩下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 标签: 肩峰下疼痛综合征 生活质量 体外冲击波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产科麻醉中应用布卡因不同比重实施腰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产科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前组接受等比重布卡因实施腰麻,后组接受重比重布卡因实施腰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67%,对照组8.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23.33%;观察组药物追加率为16.67%,对照组28.33%。结论两种比重布卡因实施腰麻均有良好效果,同时选择等比重布卡因腰麻基本不会影响产妇血压水平,安全性更有保证,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麻醉 布比卡因 腰麻 比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络纷酯与曲马多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A组(氟络芬酯组)和B组(曲马多组)各56例。A组患者采用氟络芬酯,B组患者采用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结果A组患者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眩晕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应用氟洛芬酯和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均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较轻,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氟比络纷酯 曲马多 妇科腹腔镜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罗哌卡因与布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和对照组(布卡因)各5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麻醉前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HR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且HR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与布卡因相当,但罗哌卡因对产妇循环影响更小,麻醉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电场热疗在预防膀胱癌术后吡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前6周,每周一次吡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每次吡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行体外电场热疗。比较两组吡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吡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吡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电场热疗可有效降低吡柔星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后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提高了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电场热疗 吡柔比星 早期灌注 化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面积法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98例,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对患者给予检查,对面积与应变率比值进行计算,并将检查结果作为病情诊断标准,观察良、恶性肿瘤在两种计算方法中的结果和两种方法在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方面的情况。结果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的面积与应变率比值显著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灵敏度方面,应变率比值高于面积,差异显著(P<0.05);在准确度与特异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面积法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泵应用于多柔星脂质体静脉给药预防早起滴注反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统计2013年1月-2015年7月所有使用多柔星脂质体静脉化疗的患者,按不同时间阶段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35例。在常规药物预处理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静滴,观察组使用化疗泵从慢至快分段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早期滴注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滴注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段给药的方法将化疗泵运用于多柔星脂质体静脉用药,能有效预防早期滴注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化疗泵 多柔比星脂质体 早期滴注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术前给予普通肝素60U/kg静脉注射,观察组50例术前给予伐芦定0.75mg/kg静脉注射,手术开始后给予1.75m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至少30min。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24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术后出血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ST段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增加,无回落患者明显减少(P<0.05);同时,术后观察组ST段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回落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严重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伐卢定相比于普通肝素应用于STEMI患者的PCI治疗中效果显著,是有效的、安全的。

  • 标签: 比伐卢定 肝素 ST 段回落 出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晚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未进行任何抗病毒处理;治疗组100例,采用口服替夫定抗病毒治疗。临产时对产妇做HBVDNA定量检测,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个月分别做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替夫定治疗组孕妇HBVDNA定量,婴儿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夫定能够安全、有效地阻断孕晚期HBV母婴传播。

  • 标签: 替比夫定 阻断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HBV)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卡因单侧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单侧下肢麻醉的患者28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将这2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0.5%布卡因组与0.15%布卡因组。其中0.5%布卡因组患者采取2ml的0.75%的布卡因联合2ml的10%的葡萄糖药物麻醉,而0.15%布卡因组患者则采取0.4ml的0.75%的布卡因联合2ml的水进行麻醉。结果0.15%布卡因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显著优于0.5%布卡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卡因单侧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小剂量 低浓度轻比重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314名大学生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WHR)与睡眠质量情况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方便抽样发放纸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的方法对31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睡眠质量差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检出率(P<0.05);按照BMI及WHR标准,男女生睡眠质量差检测率与肥胖程度成正比(P<0.05);女生中肥胖对睡眠睡眠质量差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男生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生睡眠中质量差检测率高于女生,随着肥胖程度增加男女睡眠质量差检测率增高;男、女生随肥胖程度地增加,睡眠质量差检测率上升。

  • 标签: 大学生 睡眠质量 性别 BMI WH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输血治疗患者,于2016年11月14日至2018年4月5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寒战、过敏、尿蛋白)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2例输血治疗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3.13%(1/32)低于对照组数据21.88%(7/32),P<0.05。结论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少白细胞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 常规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氟洛芬酯对甲状腺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80例,根据镇痛方式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气管导管拔出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疼痛镇静情况。结果S组、SK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F组、FK组(P<0.05),S组、SK组与F组、FK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S组、SK组入病房后2h静态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FK组(P<0.05),四组患者镇静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氟洛芬酯都可以取得平衡镇痛效果,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更好。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以痛泻要方灌胃为干预手段,多潘立酮为阳性对照,采用MP150WSW-多导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空腹胃电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明显升高(P<0.01),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增加FD大鼠胃电图的正常慢波百分,减少FD大鼠胃电图的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派卡因与布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220例产妇,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各110例,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使用罗派卡因,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使用布卡因,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剂量、镇痛效果、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对照组药物使用剂量、起效时间高于研究组(P<0.05);但是对照组药物浓度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情况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采取罗派卡因与布卡因两种药物麻醉,对呼吸都影响不大,但对循环罗哌卡因血压下降不到10%,而布卡因血压下降高达15%保证剖宫产成功率,产妇手术后可快速达到病房,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罗派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布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产科接收的96例剖宫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组应用布卡因,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对比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与对比组有差异(P<0.05),但麻醉感觉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5min,对比组孕妇MAP、HR显著降低,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和布卡因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前者对孕妇影响更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临床价值更显著。

  • 标签: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从而寻找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床位编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麻醉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肩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肩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肩前外侧小切口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峰前外侧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三角肌胸大肌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开展本次关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产妇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常规组应用布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布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总结两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麻醉阻滞平面达到平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时间方面有明显的缩短,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多项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加平稳的控制产妇的动脉压,降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产妇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普及。

  • 标签: 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表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30例)予以单一表柔星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表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同时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率86.67%,高于参照组63.33%,(P<0.05);两组治疗后伴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三阴乳腺癌患者展开专业化疗治疗时,予以其表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起来安全性也较高,可推荐。

  • 标签: 表柔比星 紫杉醇 三阴乳腺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