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夫定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我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II期)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7例,给予替夫定(600mg/日,口服)联合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及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30例,用TACE治疗及常规保肝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后1周及1月常规进行ALT、TB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LT、TB升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夫定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用TACE治疗的患者血ALT、TB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TACE 替比夫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45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治疗组46例神经内科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关于跌倒的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后的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神经内科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中应给予前瞻性护理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跌倒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终定律在优化我院门诊药房取药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我院门诊药房于2020年12月1日启动给予-终定律优化的取药流程,以2020年5-11月门诊药房患者及相关数据资料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取药流程;以2020年12月-2021年5月为观察组,实施给予-终定律优化的取药流程。比较两组的取药等候时间、综合管理水平、患者取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取药等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峰-终定律 门诊药房 取药流程 满意度 药学服务
  • 简介: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习贯彻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专家座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党委书记李怀荣及以陈可冀为代表的多位中医科学院的院士参与学习和探讨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并各抒己见,兴起了新一轮贯彻新医改、执行新医改的热潮。

  • 标签: 医改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李连达 有意 《意见》 党委书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5年1月-2019年3月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镇痛组对就诊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术后注入1mg/kg氟洛芬酯,超前镇痛组对就诊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麻醉诱导注入1mg/kg氟洛芬酯。比较两组镇痛优良率;完全清醒时、清醒后1小时、清醒后2小时、清醒后4小时、清醒后8小时和清醒后12小时、清醒后24小时视觉疼痛评分;腹腔镜手术患者镇痛药物追加率;尿路刺激、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镇痛优良率、完全清醒时、清醒后1小时、清醒后2小时、清醒后4小时、清醒后8小时和清醒后12小时、清醒后24小时视觉疼痛评分、镇痛药物追加率相比较常规镇痛组更好,P<0.05。超前镇痛组尿路刺激、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少于常规镇痛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注入1mg/kg氟洛芬酯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应激和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洛酚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和B组(丙泊酚复合氟洛酚酯)各30例。分别在手术扩宫前缓慢静脉注射1%丙泊酚2.5mg/kg,B组扩宫前10分钟静脉注射氟洛酚酯1mg/kg,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T1)、术中(T2)及术毕(T3)MAP、HR、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丙泊酚总用量。结果两组患者T0与T1时HR、SpO2、MAP下降,A组T2时MAP、HR升高,与B组比较(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意识恢复时间、术中体动、丙泊酚用量小于A组(p〈0.05),两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中体动、术后疼痛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洛芬酯用于无痛人流,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并可减少人流术后宫缩痛。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5年1月-2019年3月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镇痛组对就诊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术后注入1mg/kg氟洛芬酯,超前镇痛组对就诊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麻醉诱导注入1mg/kg氟洛芬酯。比较两组镇痛优良率;完全清醒时、清醒后1小时、清醒后2小时、清醒后4小时、清醒后8小时和清醒后12小时、清醒后24小时视觉疼痛评分;腹腔镜手术患者镇痛药物追加率;尿路刺激、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镇痛优良率、完全清醒时、清醒后1小时、清醒后2小时、清醒后4小时、清醒后8小时和清醒后12小时、清醒后24小时视觉疼痛评分、镇痛药物追加率相比较常规镇痛组更好,P<0.05。超前镇痛组尿路刺激、呼吸抑制、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少于常规镇痛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注入1mg/kg氟洛芬酯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应激和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卡齐他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比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一家医院进行,选取100例焦虑障碍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卡齐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方法。通过评定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略逊于治疗组,且不良反应较多。两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结论:卡齐他治疗在焦虑障碍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推荐卡齐他治疗作为焦虑障碍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卡比齐他 焦虑障碍患者 疗效与安全性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2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科住院的冻结肩患者222例,将2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1例。对照组111例患者给予肩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即刻联合手法松解肩关节。对比治疗前后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当天及6个月,12个月肩关节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结肩患者接受肩下关节腔灌注扩张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冻结肩 手法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