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积极心理治疗范式是由德国心理治疗医师、诺斯拉物·佩塞施基安(NossratPesechkian)博士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范式,在理念上与后现代主义精神相吻合,在治疗效果上也显示出了这一理论、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从积极的角度探讨冲突与苦恼,以文化的历史的观点评估心理问题,重视心理的社会因素。本文就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内容、特征等作了概括介绍与分析。

  • 标签: 心理治疗 吻合 医师 治疗效果 社会因素 分析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乐观主义一直被认为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缺陷,而能对事物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判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作为乐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的积极错觉更是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乐观主义受到认知学家们的关注,从而也产生了积极错觉这一概念,本文就积极错觉的概念,对生活的意义、表现形式及形成进行了论述。

  • 标签: 乐观主义 积极错觉 选择注意 良性失忆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狂潮,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它的出现对心理学各子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临床心理学基本模式,以及评估、治疗方式的影响,并以此对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积极临床
  • 简介:本年度,心理咨询室接待咨询的人数145人,解答问题220个。通过咨询,发现5人精神方面有不良现象(如出现幻听、幻觉、妄想、疑心病、抑郁现象等),27人身体不舒服,28人情绪不佳(烦、躁、郁闷、焦虑、情绪难以控制),

  • 标签: 德育工作 心理咨询室 情绪不佳 抑郁现象 疑心病
  • 简介:摘要从2000年以来积极心理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给心理学界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改进了当代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核心是重视自身的积极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目前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方法带来新观点的同时又存在诸多争议。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争议 研究现状 未来走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所不同,其要求心理学家以更加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能力与动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因素,重点关注人文关怀、人的价值,致力于人的潜力与美的的研究,从而达到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为目的。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发展趋势,以便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意义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近年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领域,现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和重要意义。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针对理论所进行的研究涵盖范围越发广泛,针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文章以现阶段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当代 积极心理学运动 问题探究
  • 简介:随着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容易重视金钱或物质的追求,忽视了社会交往的重要作用,导致了自身孤独感的增强[1]。近些年,随着桌面游戏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咖啡厅、茶餐厅亦或是专业的桌游场所进行游戏,找回那种面对面交流娱乐的欢乐。本文着重探讨桌面游戏在社交方面的一些特殊设计及其对社交需求满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标签: 桌面游戏 社交需求 茶餐厅 线上游戏 虚拟世界 社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干预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干预,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干预用于重症哮喘,能有效提高治疗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哮喘患者 呼吸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梳理,探讨其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当前研究成果的共同性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使用经典ACBT及改良ACBT分别对文化程度不同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分别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综合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30%患者获得临床治愈,ACBT治疗效果没有性别差异,但是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0岁组显效最快,30岁组与40岁组显效时间及效果均相当,50岁组效果较差。结论ACBT治疗抑郁症有确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调查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干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对406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新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情绪幸福感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城乡、独生子女和家庭氛围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新生整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中等,积极心理健康与人口学变量及家庭氛围和家庭月收入有关,应有的放矢地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积极心理健康 大学生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选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调查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医院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院管理评价 监督检查机制 医疗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自近代以来从心理学中逐渐发展注重的新方向,从本质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在原有框架上更注重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因素,从价值观、社会观等方面强调人们美德与潜力,帮助人们获得幸福感的满足。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方向不同,它更多的侧重开放性、前瞻性的激发人们的潜能与心灵目标、能力。作为心理学体系中新的研究方向,它以独特且新颖的研究视角给予传统主流心理学思想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动力。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诞生发展至今其本身存在的意义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含义、目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阐述,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价值观 意义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外科动物实验学20名同学参与实验,第一组为传统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进行正常教学,教学时间为8周。每周1次上课,上课时间3小时,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第二组为心理暗示教学组,同学10名,男女各5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暗示,教学频率同第一组,8周后进行实验考核;对实验考核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教学组中优1例,良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30%;心理暗示教学组,优4例,良3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70%;结论心理暗示在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理暗示 外科动物实验学教学 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