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时期收治的无血液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结果在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在骨髓增生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水飞雄黄每次1g,口服,每天2次,服药3周,停1周,治疗3个疗程,同时加扶正祛邪中药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小剂量CAG方案化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4例,骨髓完全缓解(MCR)伴血液学进步(HI)4例,稳定1例,失败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4例,骨髓完全缓解(MCR)伴血液学进步(HI)2例,稳定3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雄黄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17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找出针对性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结果根据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疾病性质和临床特征,对该疾病的辨证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的,辨证论治治疗、中医药配合化疗辨证治疗以及并发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属于几种常见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结论中医理论的指导和中医药介入的联合化疗,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骨髓移植早期的真菌感染护理相关内容。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真菌感染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优质护理后真菌感染情况均得到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在早期进行真菌感染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控制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血病骨髓移植 真菌感染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病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120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进行常规制片,H.E染色体,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骨髓象12例,再障及再生性低下10例,增生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24,骨髓纤维化18,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转移癌2例,其他5例。结论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等异常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骨髓活检穿刺 血液病 病理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疽愈喷剂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病灶清除手术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疽愈喷剂。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1年后复发率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炎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疽愈喷剂用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并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炎症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疽愈喷剂 慢性骨髓炎 病灶清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髓移植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骨髓移植患者随机抽样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30例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其负性心理情况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睡眠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对骨髓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具有推广性。

  • 标签: 骨髓移植 心理护理 负性心理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创伤后骨髓炎并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asquelet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患者均获得影像学骨愈合,愈合时间4~16个月,其中29例12个月内愈合,1例15个月后骨愈合并拆除外固定。结论Masquelet技术是一种简单、可靠、经济的慢性骨髓炎并骨缺损的治疗办法,特别对大段骨缺损的重建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骨缺损 生物膜 自体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骨髓内钉与微创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有8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胫骨2型髓内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的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0.4±5.3)min、术中出血量(102.4±11.2)ml、住院时间(10.2±2.3)d、愈合时间(14.3±2.1)周;对照组手术时间(98.5±15.4)min、术中出血量(176.7±20.4)ml、住院时间(20.4±3.4)d、愈合时间(20.3±2.4)周;比较差异P<0.05;研究组优良率92.5%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微创钢板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愈合比较快,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 标签: 胫骨2型髓内钉 微创钢板 胫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体外培养和纯化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全骨髓贴壁方法,分离和纯化3~4周的大鼠BMSCs,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抗原CD11b、CD45和CD90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呈圆形和梭形等,24小时后大部分细胞均贴壁。8~10天可达80%~90%融合,纯化后传代周期为6~8天。流式细胞术鉴定表明CD11b和CD45阴性,CD90阳性。结论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可有效分离培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分离培养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ECT在早期诊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各项参数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年来入院的32例儿童急性骨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0例常规B超及x线尚未发现明显阳性改变者,之后行同位素骨扫描(ECT)检查,阳性结果出现后,10例行骨钻孔引流得到证实,随访1年,然后分别按集中影像学检查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进行计数和统计分析。结果骨扫描诊断病例阳性时间较x线平片和B超早期诊断及时,可有效预防畸形的发生。结论骨扫描用于幼儿骨髓炎早期诊断灵敏度高,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ECT 早期诊断 骨髓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有骨髓累及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小B细胞淋巴瘤,其中3例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3例有脾肿大但不易手术取材,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小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以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流式细胞术助诊断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脾边缘区淋巴瘤2例。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助诊断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结论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对仅表现为血象的异常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有肝脾大、纵膈或腹腔淋巴结肿大但取材困难的小B细胞淋巴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B细胞淋巴瘤 流式细胞术 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颌骨放射性骨髓炎发生的病因和治疗,总结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有效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3年间收治的15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病例,评估各个治疗方案的效果,总结经验。结果所有住院病人,不论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得到治愈。结论颌骨骨髓炎的发生不但与局部放射有关,还与术前截骨设计有关,因此,为了今后减少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生,确保术后颌骨血供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肿瘤手术区的恢复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放射性骨髓炎 颌骨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终末期,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细胞代替治疗新技术,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来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恢复。本文就目前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的治疗机制,基础及临床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相关探讨。

  • 标签: 骨髓干细胞 肝硬化 细胞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基础。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29、CD44进行表型鉴定。结果原代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培养24小时,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或多边形,培养第3-5天,细胞开始较紧密贴附壁上并开始有细胞呈梭形,培养第7天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随着细胞数的增加,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快,逐渐成漩涡状排列,培养第12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并融合成片。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培养7天左右即可长满瓶底的80%。传至10代仍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及第8代MSCs细胞均不表达CD34、CD45,但表达CD29、CD44,纯度分别为73.8%、91.65%。结论采用贴壁培养法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的间充质干细胞,随传代数增加,其纯度增加,且该方法简单、实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危重病儿中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危重患儿采用胫骨骨髓腔穿刺输液.结果8例1次穿刺成功,2例2次穿刺成功,开通通道所需时间平均20~60秒,输液速度5~200ml/小时。结论骨髓输液在儿科院前急救及危重症抢救中,可迅速建立液体通道,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骨髓输液 儿科 危重症
  • 简介: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是一个对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起调节作用的循环内分泌系统,且存在于许多局部组织,以自分泌、旁分泌和胞内分泌方式参与相应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功能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局部存在RAS,骨髓局部RAS对造血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骨髓造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