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慢性持续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通过优化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结果术后动物死亡率为24%,手术组动物在28d,60d,28w,50w时段处死,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8w多数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脑萎缩,50w时全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全脑萎缩的现象。镜下观察手术组大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出现噬神经细胞现象,胶质细胞增生及大量胶质纤维形成。结论改进的手术方式可以建立形态学上出现慢性脑缺血病理学变化的大鼠模型

  • 标签: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本文阐述了应激抑郁模动物型的常见类型,以期为深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动物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因乳腺肿块收治的81例患者,术前应用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结果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及应变率比值法联合应用共同诊断,其灵敏度91%,特异度95%,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两者单用,建议共同使用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剪切波弹性技术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反射对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CHR)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对56例CHR患者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并通过鼻反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后,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鼻阻力(NR)鼻黏膜收缩前及收缩后的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是治疗中度及重度CHR的理想治疗方法;同时鼻反射也是评价CHR治疗效果的有效技术,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声反射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 慢性肥厚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对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72例新鲜全血标本,在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的是观察组,择速率散射比浊法(NEM)的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69.44%,观察组患者经免疫荧光法(FIA)检测之后是72.22%,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6.3±20.2)mg/L,观察组患者检测之后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85.8±19.3)mg/L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选取的72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而言,C反应蛋白的预后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应按照实际选择,两种方法具备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可比性 全血C反应蛋白 速率散射比浊法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数学模型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这里面包括单味中药的提取,复方中药成分的提取。

  • 标签: 中药提取 数学模型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干酵母配制条件下观察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情况。结果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0℃~4℃)配制方法时大鼠总淘汰率为2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均衡上升,达峰时间约为注射干酵母后8-10h;环境温度为24℃~25℃、干酵母采用室温水(20℃~25℃)时大鼠总淘汰率为3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上升呈双峰状,波峰分别位于注射干酵母后约7h和9h,达峰体温比前者约低0.3℃-0.5℃。结论在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配制的方法的条件下复制的大鼠发热模型更稳定、大鼠的淘汰相对较低。

  • 标签: 干酵母 大鼠 发热模型 实验条件到达双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疾病模型组、病症结合模型组A(雷公藤多苷片+冰浴法)、病症结合模型组B(雷公藤多苷片+猫吓鼠+高脂饮食),每组12只,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每组大鼠连续造模28天后24h取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雌二醇(E2)含量,ELISA法测定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的E2和AMH水平下降(P<0.05);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组与空白组及疾病模型组相比,血液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上升(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病证结合模型组B组在血浆粘度改变上较A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灌胃结合“冰浴法”,或“猫吓鼠”加高脂饮食造模28天可成功建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猫吓鼠”加高脂饮食法在血浆粘度改变上优于“冰浴法”。

  • 标签: 肾虚血瘀 动物模型 卵巢早衰 大鼠
  • 简介:摘要现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模型造模方法、造模机制等有关方面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肝损伤 造模方法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综合性大医院的管理理念中,越来越重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患者满意度研究是通过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消费行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能够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护理质量作为医院整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的优化,希望能够提高研究水平和分析准确度。

  • 标签: 护理 满意度 分析模型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欧美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我国糖尿病肾病已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然而,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能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线索,而且能为临床药物应用及开发提供指导。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多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医护联合评估、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住院患者自杀风险PDCA管理模型,促进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15例住院患者自杀不良事件资料情况进行根因分析,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对住院患者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和临床心理干预;在医护联合进行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PDCA戴明环管理模式,促成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模型的成功构建。结果临床科室成功筛查情绪心理障碍患者,成功预防患者自杀事件2例。成立医护联合安全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结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构建自杀风险管理模型,对住院患者自杀风险实施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能有利于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

  • 标签: 自杀风险 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值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VTQ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名健康志愿者及100名慢性肝病患者分别检测VTQ值和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病组的VTQ值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VTQ值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TQ技术可以量化反应肝组织的硬度,间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脏 声触诊组织量化 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声音嘶哑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3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伴有声音嘶哑的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同步放化疗组)28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25例。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同时给予三维适形放疗,2Gy/次,5次/周,照射总剂量50-60Gy。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放疗方法同研究组。结果(1)5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研究组声音嘶哑缓解率60.7%,对照组声音嘶哑缓解率40%。(2)放化疗毒性反应研究组8例出现I-II级放射性气管炎,2例出现III-IV级放射性气管炎;4例出现I°-II°骨髓抑制,6例出现III°-IV°骨髓抑制;4例出现I°-II°恶心呕吐消化道不良反应,3例出现III°-IV°消化道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6例出现I-II级放射性气管炎,4例出现III-IV级放射性气管炎,3例出现I°-II°骨髓抑制,未出现III°-IV°骨髓抑制。对照组无明显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声音嘶哑缓解率高,毒性反映可以耐受,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食物模型及传统的口头、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通过糖尿病饮食知识问卷测试及监测血糖变化观察教育效果。结果试验组饮食知识问卷测试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血糖值较对照组血糖值下降幅度大,血糖控制平稳。结论应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直观、感性、切合实际,便于患者理解和实践,患者掌握好,有利于血糖控制,是较好的饮食教育形式。

  • 标签: 食物模型 糖尿病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成石效果好的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法增加小鼠尿草酸和/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酸钙增加尿钙排出量,比较小鼠24小时尿草酸(Ox)、尿钙(Ca2+)、过氧化氢H2O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CD68蛋自在肾脏中的表达位置并用灰度值法计算其表达水平,评价小鼠草酸钙肾结石造模效果。结果单独诱导高草酸尿或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但未见结晶,同时介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且有较多结晶。结论单独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不足以使小鼠肾内生成结晶,同时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成石效果好,巨噬细胞可能在肾结晶形成和/或清除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草酸钙 肾结石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造成大鼠脑损伤的基础上探讨制作有固定偏瘫症状大鼠模型的方法,为干细胞脑移植实验提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清洁级重200~250g的成年Wistar大鼠,每组5只,对其脑运动区本别采取针刺毁损、骚刮毁损和挖除毁损的方法,逐渐加重大鼠脑运动区皮层损伤程度,观察大鼠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表现与程度。结果针刺毁损和骚刮毁损大鼠脑运动区的大鼠麻醉返浅后,脑损伤的对侧肢体有轻度运动障碍,麻醉完全清醒24小时后,运动障碍症状完全消失;挖除法毁损脑运动区大鼠麻醉返浅后,可有一过性脑损伤的对侧肢体偏瘫,但48小时之后4只毁损皮层对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绕圈”行为消失,另外1只的运动障碍在5天后消失;术后15天处死大鼠,大鼠脑运动区部分缺损清晰可见。结论大鼠脑损伤模型容易得到,但要制作有固定偏瘫症状的大鼠模型十分困难,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大鼠对侧皮层的代偿能力、较强的小脑平衡能力及视觉代偿行为能力有关,因此要得到理想的脑损伤后有固定偏瘫症状的大鼠模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Wistar大鼠 脑损伤模型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人类哮喘的研究极为重要。目前多种鼠类哮喘动物模型已被建立,并广泛应用,但以上模型均不能很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全部特征。利用家兔制备哮喘动物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人类哮喘的诸多典型特征,且家兔的呼吸系统与人类具有相似性,且体积较大,便于对其哮喘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该模型的制备方法、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该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家兔 动物模型 致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肿节风合剂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连续3d对大鼠咽部喷雾法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肿节风合剂(2g原药材/ml)高、中、低剂量组,西瓜霜清咽含片(1.26g/kg)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5d,观察药液对模型动物病理形态学、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肿节风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行为状态、体征,降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改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复方肿节风合剂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咽部病理改变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有关。

  • 标签: 复方肿节风合剂 急性咽炎 动物模型 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