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对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对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朱广生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目的:探究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对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72例新鲜全血标本,在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的是观察组,择速率散射比浊法(NEM)的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69.44%,观察组患者经免疫荧光法(FIA)检测之后是72.22%,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6.3±20.2)mg/L,观察组患者检测之后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85.8±19.3)mg/L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选取的72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而言,C反应蛋白的预后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应按照实际选择,两种方法具备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可比性;全血C反应蛋白;速率散射比浊法;免疫荧光法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40-02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且近些年检测分析仪器更新换代,免疫学分析技术快速发展,在同一检测项目中,国内大中型医院实验室有较多不同型号及品牌的仪器,而在使用新试剂、仪器及方法之前,实验室需评估其测定结果的一致性[1]。此次研究通过对选取的72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2例新鲜全血标本,在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的是观察组,择速率散射比浊法(NEM)的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年龄为(6~18)岁之间,平均(11.3±2.2)岁,男20例,女16例;(5~17)岁之间是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10.2±2.1)岁,男23例,女13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选取原装配套试剂和质控品,以及疫荧光分析仪的,是免疫荧光法,生产公司是韩国bodrtech,测定线性范围为O.5~250mg/L;选取QuikRead检测分析仪的是率散射比浊法,生产公司是芬兰OrionDiagnostica,测定线性范围为8~160mg/L。仪器以免疫荧光法(FIA)为实验方法,以速率散射比浊法(NEM)为比较方法。取免疫荧光法(FIA)检测的是观察组,择速率散射比浊法(NEM)的是对照组。在检测前,两组均应做好常规准备,检测前12h需保持空腹,前3d应禁忌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分离出血清,排除掉溶血或脂血的血液标本。在-20℃封闭式的冰冻环境中,将血液标本迅速放入,用于检测。观察组需将10μL的全血放入到荧光标记缓冲液中,促使荧光标记缓冲液中抗C反应蛋白抗体,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抗原结合。在测试器的样本孔上,将75μL的混合液标本放置,经仪器分析将血液样本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反映出来。对照组需检测150μL的氨基乙酸缓冲液+10μL的血清+150μL的0.20%w/v的免疫复合物,形成于乳胶颗粒超敏化C反应蛋白抗体液,对其浓度进行观察。各项操作需严格依据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文件,以及说明书进行,室内质控在测试CRP时需显示在控[2]。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统计学软件,Epidata数据处理,分析患者治疗观察、研究全部数据,检验标准是0.05,t用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检测的阳性率

相较于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69.44%,观察组患者经免疫荧光法(FIA)检测之后是72.22%,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检测的阳性率[n(%)]

3.讨论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阳性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记录;且需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记录下来。较于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69.44%,观察组患者经免疫荧光法(FIA)检测之后是72.22%,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86.3±20.2)mg/L,观察组患者检测之后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85.8±19.3)mg/L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选取的72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EM)和免疫荧光法(FIA)检测,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针对感染性疾病而言,C反应蛋白的预后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应按照实际选择,两种方法具备各自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陈益明,周军,韦云龙等.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方法比对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4-1055.

[2]邱宇.AECOPD患者血清Fn、hs-CRP、Fn/hs-CRP和PCT水平与COPD综合评估、BODE指数的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