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用小鼠建立咳嗽、炎症、疼痛等模型,观察其咳嗽次数、肿胀程度、毛细血管通透性、扭体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美声喉泰含片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引起小鼠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美声喉泰含片 小鼠 镇咳 抗炎 毛细血管通透性 镇痛
  • 简介:1995年Meunier和Reinscheid等几乎同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孤啡肽(OFQ)或痛敏肽,并证明孤啡肽特异性结合阿片样受体(opioid-likereceptor1,OLR1)为OFQ的同源性配体。由于孤啡肽前体的分子结构与阿片类前体,如强啡肽和脑啡肽原的前体分子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它也可能有着巨大的潜在生物功能。

  • 标签: 孤啡肽 生物学功能 阿片类 OFQ 巨大 痛敏
  • 简介:病毒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少见病,国外报导较多,我国自80年代初报告第一例至今为止,文献报导尚不足30例,但对脑电图的连续观察国内尚无专文报导,作者在96—97年在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研修期间曾遇到本病一例,并做了脑电图连续观察,其

  • 标签: 病毒性 动态脑电图 海绵状 亚急性 脑病 周期性
  • 简介:为观察国产格列美脲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将大鼠、家兔灌服格列美脲2.5mg/kg、5mg/kg、10mg/kg后,通过测血糖、耐糖试验和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研究格列美脲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且药效强于格列本脲;大鼠灌服2.5mg/kg格列美脲已能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随给药剂量升高对抗作用增强;家兔灌服该药上述三种剂量后亦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大鼠和家兔灌服格列美脲后血清胰岛素水平上升,其升高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格列美脲能刺激胰岛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对比实验表明格列美脲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强于格列本脲。

  • 标签: 国产格列美脲 药效学试验 大鼠 家兔 降血糖作用 血清胰岛素水平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过程中功能恢复与脑电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评价其功能及脑电慢波变化情况。结果:脑电地形图中8波功率值变化与NIHSS得分变化相关,虽然脑电慢波功率变化过程与NIHSS得分变化过程不完全相同,但总趋势是相同的。结论:脑电生理的慢波变化反映了卒中后功能变化的情况,可以作为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预测和评价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期 脑电地形图/定量脑电图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肾神经后,肾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 标签: 肾脏 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肾神经 室旁核
  • 简介:青蒿(ArtemisiaannuaL)、性寒味苦,为传统清热解暑药物。我国是青蒿高产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蒿的药用价值,宏扬祖国传统医学,我们对青蒿的解热,解暑、免疫调节、抗菌及急、慢性毒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蒿制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强于柴胡注射液。(2)解暑试验表明、青蒿能

  • 标签: 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 解热作用 免疫调节 祖国传统医学 血清溶血素
  • 简介:药用植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药用植物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药用植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把理论上属于课程资源的资源要素发掘出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高效地开发和利用药用植物课程资源,从而提高药用植物的整体教学水平。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课程资源 教学改革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没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内经》最早提出“月——人相关”理论,认为人体空血运动受到月廓盈亏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时间生物研究的深入,国内外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月相变化影响人体生理机能的报道。但目前的资料尚不充分,尤其在临床病理方面,而且存在争

  • 标签: 人体生理机能 心脑血管疾病 月廓 时间生物学 统计分析 负相关
  • 简介: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Quisi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睡眠障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对91例躯体化障碍(SF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周进行P300和Quisi且由检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测定患者的睡眠障碍.选择94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共纳入研究的91例SFD中,按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认知功能、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五官不适症状.(2)治疗前躯体化障碍组有明显的睡眠缺损,其PSQI≥14分.与对照组比较,SFD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P3靶潜伏期延长,靶P2、P3民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O.O1),同时Quisi异常.治疗后,随着躯体化障碍患者睡眠的恢复,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及Quisi有所恢复(P〈O.05或0.01).结论:针灸治疗能改善睡眠质量.Quisi及P300联合运用有助于反映躯体化障碍患者睡眠的变化,Quisi且P3指标的变化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躯体化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Qtuisi 睡眠障碍 针灸治疗
  • 简介:机能实验是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一个平台。在信息技术时代,随着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利用文本、动漫、色彩、图像等视觉元素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貌、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注重多媒体课件视觉传达中的色彩、画面结构、交互式设计,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完成现代美术视觉传达过程;应培养一支由素质高、技术熟练、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科交叉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省级示范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设MOOCs、微课等机能实验精品课程。

  • 标签: 视觉传达 机能实验学 多媒体课件
  • 简介:目的:对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剂的体内外抗菌作用进行试验考察.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颗粒对临床分离290株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体内保护作用,并与司帕沙星原料及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司帕沙星颗粒剂体内外均具有其原料药相同的抗菌作用.对所试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菌株及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均具有较强抗菌活力,MIC50依次为0.125、0.125、0.06,0.06mg·L-1;本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MIC50<0.5(0.03~0.5)mg·L-1.司帕沙星颗粒剂口服对金葡菌98192,铜绿假单胞菌98212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是0.30mg·kg和7.1mg·kg-1与原料药的0.29mg·kg-1与7.2mg·kg基本相同.结论: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和司帕沙星原料有相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 标签: 司帕沙星 颗粒剂 药效学 最低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 简介:护理教育正在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卫生部颁发的四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护理“理念”就是为了让护理教育的所有教师树立整体观念,提高护理教育的整体性效益。护理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教学改革均应围绕这一目标,淡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 标签: 护理专业 护理教育 药物学教学 整体护理观 整体观念 系统化整体护理
  • 简介:病理解剖是形态课程之一,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实验教师运用Motic数码互动显微镜系统推动病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 标签: 病理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数码互动显微镜系统 教学改革
  • 简介:本文通过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进口(日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C57小鼠经环磷酰胺造成的骨髓抑制和经60Co辐射所致的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制剂对C57小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模型有升高白细胞,促进骨髓细胞集落形成(CFU—GM),脾结节形成增加,和脾脏系数增大作用,且两种制剂在剂量100μg/kg对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rhG-CSF对60Co辐射引起的骨髓抑制均能促进白细胞增加,提高骨

  • 标签: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重组 人粒细胞 药效学 环磷酰胺 骨髓细胞
  • 简介:中期肌源性(声动)反应及临床应用早在1963年Bickford等人就报道过在人体上几乎所有肌肉对声音的刺激都会产生反应。但真正具有特异性和临床意义的是镫骨肌、耳后肌、头顶肌的反射性收缩。人类的耳部肌肉已退化,声音引起的耳廓运动已不可见,但随着叠加技术的发展,伴随耳后肌、头部肌声动反应的电位变化可获得清晰的记录。目前对声动反应的生理特性虽有些研究,但电位变化发生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楚。

  • 标签: 听觉诱发电位 动反应 临床应用 神经生物学 反应振幅 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