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复方归芎胶囊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效果。方法 样本选取冠心病患者70例,以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结合复方归芎胶囊治疗。评估用药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复方归芎胶囊 抗血小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进行分析。对于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症状的患者,一定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查,以防误诊。方法7例患者均初次抽静脉血化验,用EDTA-K2抗凝血查血常规,所得血小板(PLT)计数值均低于正常值,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到患者均无出血症状,随后七患者均重新采血,分别用不同抗凝剂全血上机复查及手工计数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结果EDTA-K2可导致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或发生卫星现象,分析仪不能识别凝集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当血小板聚集成堆与白细胞体积接近时,可被分析仪当作白细胞进行计数,这就造成了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和白细胞假性增多。结论EDTA抗凝剂会诱发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应加以重视,对于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症状的患者,一定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查,以防误诊。对于诊断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AP)的患者要告知以后查血常规时不要使用EDTA盐抗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等。

  • 标签: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在不孕不育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备孕妇女中随机选择1000例,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在常规检查基础上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将其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不孕不育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不孕不育检查时增加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项目可更为明确受检身体状态,提高不孕不育检查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不孕不育 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 200 例,所有人均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以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微粒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 P<0.05 ,但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微粒水平无差异, P>0.05 。 结论 :血小板微粒水平可成为预测或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血液微粒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XN3000流水线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PLT>600和<60的样本进行PLT-I、PLT-F结果比对分析,对MPV、PDW、P-LCR、IPF指标分析。结果PLT-I与PLT-F两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MPV、PDW、P-LCR在<60组72.9%均不能得出结果,IPF按照MPV、P-LCR、PDW能否检测出结果分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血小板结果出现异常结果时必须进行复检,IPF可更为精确的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情况,仍未能解决MPV、PDW、P-LCR不能有效得出结果的问题。

  • 标签: XN系列血液体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参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情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肾衰竭、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急性脑梗死以及健康体验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以3mm、0.8mm的标准微球作内参对照进行血液中的微粒检测对比工作,通过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以及血液中的微粒显著高于正常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血液中的微粒检测结果与健康者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微粒能够对血栓性疾病做出预测和诊断,因此,应将血小板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小板 血液中微粒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2例,于PCI术后静脉替罗非班36h,而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100例,PCI后直接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30d因血栓事件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影死亡)。结果两组术后30d死亡/心梗相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联合静脉应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GPⅡb/Ⅲa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 标签: GPⅡb/Ⅲa受体 血小板 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梗/死亡 PCI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 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靶控技术是一种基于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麻醉药物速度的技术。在麻醉手术中,通过靶控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持麻醉药物的速度和麻醉深度,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本文将从靶控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麻醉手术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靶控输注技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 42例( 42眼)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组( APG组 )和对照组, APG组 20例( 20眼),对照组 22例( 22眼)。对照组予以常规局部或 /和全身抗感染治疗, APG组在对照组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加用 APG外用滴眼。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溃疡的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APG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愈合时间: APG组为 10.85+1.78天,对照组为 14.77+2.21天,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视力恢复情况:两组病人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凝聚可促进角膜溃疡的愈合,缩短溃疡修复时间,不影响视力的恢复,是角膜溃疡治疗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感染性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为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治200例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者纳入观察组,将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血小板减少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各项资料。结果: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脾脏形态、肝损伤程度、职业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生活习惯、职业、脾脏肿大、肝功能损伤程度均是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应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与可控因素的早期干预。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小板减少 影响因素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