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从前有位雇主十分贪婪:每次吩咐别人办事时都想从别人身上占些便宜。有一天,雇主派一名雇员去买酒,可是又不给雇员买酒的钱,雇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便问道:"老板,没有钱怎么能买到酒呢?"雇主怒色道:"花钱买酒谁不会呢?要是你能不用钱就买回酒,那才是有本事呢!"雇主这分明是要雇员自掏腰包买酒给他喝。这位雇员机智过人,他知道如何

  • 标签: 喝酒 绩效 雇员
  • 简介:在很多绩效考核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绝大多数员工绩效考核的分数都很高,甚至超出组织的期望,但组织的整体绩效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组织目标并没有实现。根本原因是组织目标与考核脱节,形成了“两层皮”。考核的初衷本来是促进实现组织目标,但很多管理者并没有把组织目标设计进考核体系,组织目标被悬在了空中,没有转化为员工行为。

  • 标签: 绩效考核 组织 脱节 员工行为 管理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研究对象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评估此技术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心肌纵向应变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递增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研究组,基底段与中间段的递增关系消失,两者无明显差别;两组结果显示基底段心肌纵向应变均低于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应室壁纵向应变比较中,研究组缺血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应用ROC曲线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75%时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纵向应变截断值分别为13.5%、14.5%、17.5%、2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简单、直观而有效的评估心肌缺血,为临床无创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心肌缺血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受以问题为导向追踪护理对改善其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2月,结束时间为2022.7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追踪护理,另外一组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分别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展开比较。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得知,干预前两组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平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的各项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上,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5%,高于常规组的75%;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上,干预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受以问题为导向追踪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舒缓,配合支持护理人员工作,值得运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追踪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应用追踪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46例患者均为小前庭大腺囊肿病症,入组时间:2017年8月-2021年12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形式开展,分别采用追踪护理干预(实验组,n=23)及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23)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干预效果更优,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追踪护理对前庭大腺囊肿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优化干预效果,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前庭大腺囊肿 追踪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周目标与月目标结合教学方式用于肿瘤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实习生60例。基于不同教学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教育体系模式,实验组应用周目标与日目标教学法进行教育。以考试成绩的评价分为两组。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周目标与日目标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中具备较高的教育价值,可以有效提高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周目标与日目标教学法 肿瘤内科 护理临床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筛查农村社区的慢性病患者的眼底疾病情况并进行追踪管理,希望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社区相适应的眼底疾病筛查方式,并对其检查程序进行优化。方法:结合研究的需要选取在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这个阶段内某农村社区的慢性病患者患有眼底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成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追踪管理模式,然后经过12个月的追踪观察,针对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对应的对比和分析,能够十分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视力恢复效果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农村社区 慢性病患者 眼底疾病 筛查 追踪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流程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追踪小组,制订质量追踪优先关注项目、内容,并应用个案追踪结合系统追踪的方式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结果血片筛查样本合格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可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流程的管理,对降低护理质量中缺陷,提高工作满意度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疾病筛查 新生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检测研究对象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评估此技术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心肌纵向应变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递增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研究组,基底段与中间段的递增关系消失,两者无明显差别;两组结果显示基底段心肌纵向应变均低于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应室壁纵向应变比较中,研究组缺血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及整体纵向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③应用ROC曲线判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75%时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纵向应变截断值分别为13.5%、14.5%、17.5%、2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可以准确测量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简单、直观而有效的评估心肌缺血,为临床无创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 心肌缺血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所有的追踪管理团队人员有院级管理组、专项小组成员以及科室质量管理人员三重审核标准共同组合而成,将实施追踪管理法前后的制度落实情况,用药正确与否,产妇是否及时到达产房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及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产科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结果实施追踪管理法以及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频率、药物使用错误率以及产房送达延误率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运用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改进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品管圈活动 产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诊2型糖尿病者予院外追踪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院外追踪护理干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84±0.85)mmol/L、餐后2h血糖(7.30±1.05)mmol/L,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院外追踪护理 初诊2型糖尿病 血糖 依从性
  • 简介:作为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综合试点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自2012年7月起,参加了医药分开、法人治理结构、总额预付医保付费制度、DRGS(按疾病诊断分组)医保付费制度、补偿机制的改革试点。因此,在改革试点前夕,"如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保障改革试点的成功"成为摆在朝阳医院整个管理团队面前的新课题。

  • 标签: 朝阳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 医院管理局 医药分开 综合目标管理 市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共7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11月到2021年1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数量分别为3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走者应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交接班错误、卫生质量不合格、术前准备不当、护患沟通不良和低氧血症数量分别为1例、0例、1例、1例、0例,占比分别为2.56%、0.00%、2.56%、2.56%、0.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交接班错误、卫生质量不合格、术前准备不当、护患沟通不良和低氧血症数量分别为2例、3例、2例、1例、3例,占比分别为5.13%、7.69%、5.13%、2.56%、7.69%,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2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追踪管理法 护理模式 消化内镜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期间在追踪方法学的基础上联合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追踪方法学,观察组联合PDCA循环管理,对比管理控制后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可构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结构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联合使用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水平地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患者更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PDCA循环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为了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实施目标管理以加强科研管理力度。于2011年底制定了《医院科研目标考核办法》,将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作为学科和个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并于2012-2013年予以实施分析,取得较好的成效,实施科研目标考核能有效地提升医院科研能力和水平。

  • 标签: 科研指标 量化考核 目标管理
  • 简介:我院自2001年底开始建立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2年8月在全军医院中率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2003年我们又启动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于2004年9月通过并获得认证证书。至此,我们将三个国际通行标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管理体系一体化。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我们就开始实施综合目标考评,实现管理体系一体化后,综合目标考评制度更趋完善,医院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发挥了部门绩效考评的指导、激励作用。

  • 标签: 医院 综合目标考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普外科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引起的切口局部感染,对患者预后和治疗造成影响。目前常用的切口感染诊断方法存在较长时间获得结果、漏诊或误诊的问题。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切口感染的目标性检测方法。目标性检测通过检测特定靶标分子,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常用的目标性检测方法包括PCR、FISH、MS等,能够提供关于感染病原体种类和数量的相关信息,为治疗提供指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目标性检测将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