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延迟性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及营养支持干预、基础生活护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延迟性呕吐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延迟性呕吐发生的次数及呕吐持续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化疗患者延迟性呕吐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耐受化疗。

  • 标签: 肿瘤 化疗 延迟性呕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3月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 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 n=24)和实验组( n=24),所有病例均给予血液透析。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进行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进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功能延迟恢复 移植肾 护理
  • 简介:摘要全身麻醉后,患者能否及时苏醒是评价麻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全身麻醉后苏醒恢复延迟是一个常见现象,究其原因,有些是单一因素引起,更多时候是因患者的身体状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用药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而引起。不论是麻醉药物过量或其他意外因素导致患者苏醒延迟,都必须找到病因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对于麻醉师而言,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正确排除导致苏醒延长的因素,方能给予正确的处置。基于此,本文笔者针对我院麻醉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恢复延迟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讨麻醉苏醒恢复延迟的原因,并针对相应的原因提出应对办法。

  • 标签: 全身麻醉 意识恢复 原因分析 主要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化疗延迟性呕吐病患应采取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肿瘤病患12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61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基础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病患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后出现延迟性呕吐表现的病患实行科学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有效控制其病情,提升护理质量,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肿瘤化疗 延迟性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济宁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决定就医延迟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底就诊于济宁地区12家医院并与发病后24h内到院的16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通过与患者进行结构式访谈及查阅病历,收集资料。以决定就医延迟30min为切点,分为早决定组及晚决定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结果中位决定就医延迟为60min。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栓塞病史、胸痛不明显、症状不典型、症状能够耐受、对该病的认识不够重视及未将症状归于急性肺栓塞是决定就医延迟>30min的独立预测因素。早决定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早期再灌注治疗率及更短的发病至再灌注治疗延迟。结论济宁地区急性肺栓塞患者决定就医时间明显延迟,患者耐受情况、症状特点及认知因素影响决定就医延迟程度。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就医 延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为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机体发生应激性反应而影响手术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后苏醒延迟是麻醉临床工作中常见现象,患者能否及时苏醒是评价麻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苏醒延迟在各个医院有不同的发生概率。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正逐年下降。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麻醉患者苏醒延迟的因素和应对处理方法,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麻醉 苏醒延迟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加,成为了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该疾病发生几率的不断增加,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而健康教育就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将当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临床中就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相关研究表明,院前延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前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该教育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延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苏醒延迟是全麻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出现,高龄患者的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需要积极确认患者各方面情况,进一步展开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苏醒。本文对于全麻术后苏醒延迟问题的成因加以分析,并且给出了对应的处置方案,有助于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加强对于该领域的认知,与医护人员形成更为有效的配合。

  • 标签:
  • 简介:1.有持续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视物障碍,或鼻出血、头晕、耳鸣耳聋等症状。2.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肿块,哪怕只要黄豆大的肿块,特别在颈部、乳房、心窝部、右肋下、锁骨上等处出现,且肿块不断增大。

  • 标签: 癌症 临床表现 头痛 肿块 干咳 大便习惯
  • 简介:中国是中风发生的大国,在城市中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 标签: 中风 信号 早期 高血压 并发症 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青春期发育延迟与性幼稚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特发性青春延迟原则上不需特殊处理,对非特发性青春延迟则应去除和纠正原发病因并治疗性腺功能低下。

  • 标签: 青春期发育延迟 性幼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快速皮试仪皮试结果的观察时间。方法观察我院快速皮试仪皮试阳性延迟发生的患者例数。结果应用快速皮试仪皮试5分钟后进行观察,发现皮试后10分钟阳性的有6例,30分钟(注射药物前)观察结果为阳性的有4例,60-90分钟间(注射药物后)患者发生全身或局部反应的有4例。结论快速皮试仪进行皮肤试验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应延迟才能有效防止阳性者的漏检率,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快速皮试仪 过敏反应 阳性结果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延迟就诊的原因。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467例发病首诊地点,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疾病的认知、受教育程度、医疗负担、对疾病的顾虑程度,以及患者就诊的途径。结果早期就诊者仅占32.1%,患者的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医疗负担、及对疾病的顾虑程度是患者延迟就诊主要因素。结论应大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神经症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其顾虑,使其出现精神或躯体不适时及时去精神科就诊。

  • 标签: 神经症 延迟就诊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诊断及治疗结果。方法多发伤行抢救治疗后,应严密观察、监测腹部特征,确诊延迟性脾破裂后即行脾切除术。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30例行全脾切除术,2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发生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膈下感染,4例左胸腔积液,治疗后32例痊愈。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关键,延迟性脾破裂一旦发展成真性脾破裂多病情凶险,脾切除术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主要术式。惟有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正确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护理,只要紧急抢救方法得当,均可获得成功。

  • 标签: 多发伤 延迟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7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 标签: 延迟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79例复杂先心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特点,从而掌握正确科学的监护方法,顺利度过心肌水肿期,维持良好的循环,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79例小儿复杂先心病术后延迟关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Switch手术36例,TOF根治术25例,TAPVC矫治术7例,Rastelli术3例,姑息右室流出道疏通术2例,Nikaidoh术2例,双向Gleen术1例,主动脉弓部成形术2例,主肺动脉窗修补术1例。延迟关胸的原因25例为创面广泛渗血,54例为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心肌组织严重水肿无法关胸。胸骨敞开时间平均为62.2±9.3h。其中有73例成功延迟关胸,并痊愈出院,5例病人死亡,1例病人自动出院。结论延迟关胸有利于患者复杂先心度过术后早期心肌水肿、低心排的高危期,但必须配合严密、科学、合理的监护技能.

  • 标签: 延迟关胸心脏外科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