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是学生乐学动力.如何调动起聋哑孩子学数学兴趣?不妨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这样多一点笑声,多一点讨论,在宽松、愉悦氛围中,引导他们走进知识殿堂.

  • 标签: 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聋哑学生 教学方法
  • 简介:“爱之深,责之切”,这句古话道出了一个人对旁人关爱一番苦心。在我看来,此“责”并非只有责备之意,它更是一种责任……

  • 标签: 责任 班主任 师生关系 教师 学生
  • 简介: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是一所创办于1987年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一贯坚持"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社会大课堂,生活活教材,公民似教师"社区化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化教学课程,按年龄能力分别设置不同教学目标。

  • 标签: 培智学校 社区化 融合教育 宁波市 浙江 教育融合
  • 简介:聋生语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这是目前聋教育教学中存在无可争议事实。应该说,聋校对聋生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视.其中总结出了不少好做法,但如何进一步针对聋生实际,采取更有效方法提高聋生语言能力.仍有深入探讨必要。

  • 标签: 语言能力 聋生 生命 培养 语言发展 教育教学
  • 简介:智障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识记慢、遗忘快,大部分还伴有口齿不清等语言障碍。他们起点已经比常人低了,如何改变他们终点?“阅读”是一剂良药。近年来,我校注重加强阅读训练,在使智障孩子从喜欢阅读到学会阅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他们素质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 标签: 阅读习惯 智障学生 培养 语言障碍 阅读训练 学会阅读
  • 简介:武汉市二聋校创建于1932年,是湖北省和中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聋校。1982丰,该校创办湖北省第一个聋人职业初中班;1986年开始聋儿语言训练;1988年建立聋儿康复中心;1989年实施学制、教材改革实验;1990年进行分类教学实验;1991年开办美术职业高中班。武汉二聋校有较强教学实力。90名教职员工中三分之一为大专以上学历,三分之二为中师学历。目前,已形成具有学前康复部、九年义务教育部、职业高中部三个学段,集教育、科研、康复、保育于一体新型聋校。

  • 标签: 聋校 分类教学 中南地区 聋儿康复 教材改革 语言训练
  • 简介:爱"发问"是儿童聪明智慧表现爱提问,甚至爱提怪问题,这是孩子们普遍心理特点。孩子在3岁之前,由于语言和思维发展限制,他们一般是提不出什么问题。3岁以后,语言和思维都有了较大突破,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接触事物也越来越丰富,于是,逐渐出现一系列疑问,即一个个"为什么"。起先,"为什么"范围只局限于孩子周围一些事物,提问也往往比

  • 标签: 提问 家长 自我意识 儿童 思维发展 爱迪生
  • 简介:运动会有谁没经历和目睹过?但你们心目中最棒运动会是什么样呢?直到观看了武汉盲校举办运动会,我顿然觉得这次才是我见过最感人最特殊运动会。

  • 标签: 运动会 武汉盲校 体育运动 体操
  • 简介:中国大陆盲文印刷各类出版物经过50年发展,已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可观规模.以盲文杂志为例,50年代当时只有一种刊物,至今己有、、、、等多种刊物.中国各类盲校都有相当数量规模盲文藏书.

  • 标签: 盲文 阅读 中国大陆 50年代 《读者》 文化世界
  • 简介:1.求新愿望强烈,不愿墨守成规,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对新型活动兴趣浓厚,了解新知识,接触新事物愿望强烈。从歌曲到服饰,从语言到生活方式,只要是社会上流行,他们都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并极力模仿,以“新”为荣,盲从时尚。

  • 标签: 盲生 活动兴趣 生活方式 新知识 愿望 模仿
  • 简介: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老板。

  • 标签: 思维 教育 工程师 个人 办公室 笑容
  • 简介:今年教师节前夕,江苏省评选表彰了20位“最美特校教师”。这是社会对特校教师特别关注,也是特校教师一次集体亮相。

  • 标签: 教师节 特校 模样 江苏省
  • 简介:(一)作为家长或教师,您大概教过孩子数数与计数吧,可是你是否注意到,孩子在数数与计数活动中有过什么发现?你是否了解这种数学启蒙教育所蕴含重大意义?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对孩子们来说,计数不久便成了一种理论需要,儿童计数活动远远超出了他们实际需要。"

  • 标签: 弗赖登塔尔 计数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启蒙教育 重大意义 实际需要
  • 简介:“为了生活,适应生活”是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教育目标的通俗表达。而交流能力培养,恰恰是其适应生活主要能力之一.是让中重度智障学生从“生物人”朝着“社会人”发展主要途径。为此,我跳出轻度智障儿童教育模式,在中重度智障学生交流训练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 标签: 智障儿童 学生交流 训练 能力的培养 “社会人” 通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