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以“社会价格”为基础的两方搜寻匹配模型分析婚姻市场均衡条件及价格扭曲导致的失衡。在行为主体理性、价格信号准确的婚姻市场,将形成“顺序的”均衡结果,即同等级、同类别男女结合的“同型婚配”;但是主体对自身及对象价格估计的偏差,都将导致市场失衡。一方面,自我高估导致本应匹配的男女无法顺利结合,自我低估则使人仓促迈入并不合适的婚姻,此外,两者均有消极外部影响——将条件最差的男人(女人)驱逐出婚恋市场、使其无法找到婚配对象。另一方面,“社会价格”信号可能发生故意或无意的扭曲,造成对他人真实价值的错误估计以及随之而来的恋爱选择偏差;但是这类价格扭曲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双方信息的对称化而逐步得到修正。

  • 标签: 同型婚配 社会价格 搜寻匹配模型 市场失衡
  • 简介:这段时间,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国外企业在华攫取暴利。星巴克躺着也中枪,今天被央视曝光和质问,原因是“在中国售价最高,每杯拿铁(物料)成本不足4元”。这不禁使我想起了2007年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工商局等给牛肉面出台“2.5元一碗”的限价令一事。

  • 标签: 星巴克 管制 价格 2007年 国外企业
  • 简介:采用2011年1月4日至2014年2月28日中国螺纹钢期货价格现货价格数据,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螺纹钢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螺纹钢期货价格与螺纹钢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中国螺纹钢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地显现。

  • 标签: 螺纹钢期货市场 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 价格发现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与住房价格相关,并提出了著名的“资产消融假设”。通过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借助于面板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发现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确实推动了中国住房价格上涨,发现消融假设存在其可能性,并预测了中国住房价格在2015年开始下跌“拐点”的到来。

  • 标签: 住房价格 人口结构 资产消融假设 抚养比
  • 简介:商品缺货是网络零售行业常见的一个问题,它给零售商造成严重的销售损失并导致顾客流失。本文以电子消费产品(手机)为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网络商店在商品缺货时提供预订功能以及价格优惠对顾客缺货反应的影响。实验一被试随机面对网络商店应对商品缺货的三种情境,列联表分析结果显示,提供预订功能会显著增加延迟购买/预订的概率,在提供预订功能并给予价格优惠时,顾客选择预订的概率进一步提高。实验二中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优惠幅度下,回答可以等待商品到货时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补偿幅度增加,顾客会延长可以等待商品到货时间,延迟购买的概率增加。

  • 标签: 缺货反应 产品可得性 消费电子产品 网络零售
  • 简介:在不完全制度性隔离状态下,商品房的居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无法有效区别,会产生投资性需求对居住性需求的挤出效应。从需求角度看,“混合需求引致”将造成房价不断上涨;从供给角度看,土地供给成本和土地垄断租金上涨、房屋开发成本上升、房地产利润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等助推了房价上涨。受需求二重性和供给垄断性影响,商品房的价格均衡是双重的。与此相对应,在卖方市场状况下,利用信号发送和识别模型发现商品房购买者的选择行为会出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半分离均衡。要抑制高房价就需要实现房屋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抑制投资性需求,保护和释放居住性需求,规制地方政府过高的土地增值收益,规制房地产开发商过高的垄断收益。

  • 标签: 不完全制度性隔离 均衡价格 选择行为 分离均衡
  • 简介:聚集经济、企业异质性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构建整合的实证分析框架,以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了雅各布斯外部性、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竞争外部性与企业异质性的交互机制对于企业TFP、价格加成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马歇尔外部性、波特竞争外部性的贸易贴水对于TFP具有促进效应,雅各布斯外部性的贸易贴水对企业TFP则具有抑制效应,并且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差异显著;雅各布斯外部性、波特竞争外部性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而马歇尔外部性的贸易贴水效应提高了价格加成;不同规模的企业从聚集经济中获得的外部性也明显不同,中小规模企业的马歇尔外部性贸易贴水效应最高,雅各布斯外部性引致的贸易贴水效应则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 标签: 聚集外部性 企业TFP 价格加成 贸易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