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 标签: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 表象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 简介:双语加工和控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与一般性执行功能有关的最关键的脑区前额皮层.以及其它的相关脑区及神经基础如前扣带回、基底神经节和下顶叶等参与了双语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双语控制中。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利用第语言促进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利用认知控制训练促进高效率的第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双语者 双语控制 脑机制 教学启示
  • 简介:面孔态性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性征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面孔上的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一维度的两个水平。本研究探索面孔态性是否会对学龄前儿童信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从幼儿对态性面孔的人格标签角度来解释。实验1修订信任博弈任务(Trustgame),考察学前儿童信任行为是否会因搭档面孔的态性(男性化和女性化)而不同,经历负性反馈后被试在下轮游戏中信任选择率是否会下降;实验2让学前儿童选择人格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性别化的面孔,探讨幼儿对不同态性面孔是否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对女性化面孔信任选择率最高;在遭遇负性反馈后的下一轮游戏中,幼儿对他人的信任率显著下降;学前儿童认为女性化面孔更具有积极人格,而更多将男性化面孔与消极人格词汇匹配。由此,态性面孔影响学前儿童的信任行为,在于他们对态性面孔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

  • 标签: 面孔二态性 人格标签 学前儿童 信任博弈
  • 简介:她,一个年仅21岁的女子,却是两个男人的妻子、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两张大红的结婚证上都有她与两个不同男人的合影,但其中一张结婚证上却是其姐姐的名字。因为一起蹊跷的敲诈案,一段荒唐婚姻才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 标签: 婚姻 荒唐 绑架案 结婚证 敲诈案 男人
  • 简介:采用前-后测对比组的准实验设计,将8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分配到种语音意识干预组。即:单纯的音素意识训练组、字母-音素意识合一训练组、字母-音标-音素意识三合一训练组和字母-音标-反切意识三合一训练组,旨在比较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时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和英文单词朗读技能的作用。结果表明:(1)就音素合成与音素替换技能的训练而言,字母-音标-反切意识三合一训练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优势;(2)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文单词朗读技能,而且能够使他们将经过干预而获得的朗读技能迁移到陌生词的朗读之中;(3)虽然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都能够显著地促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文单词朗读技能,但是,字母-音素意识合一训练模式的促进作用最大。

  • 标签: 语音意识 干预模式 英语 音标 字母发音 朗读技能
  • 简介:本文在文化混搭与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下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揭示汉语语(CSL)学习者在华适应压力的群体特征、心理成因与缓解途径。研究1报告了一起心理危机个案并通过访谈分析其文化休克的表现;研究2随机调查了52名在广州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结果显示,CSL学习者的文化适应遵循U形变化规律,思乡情感和与中国文化的焦虑型依恋关系是适应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3通过网络平台随机抽样了110名在北京和广州学习的留学生并分析其文化适应的影响和缓解途径,结果表明思乡情感造成了CSL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焦虑,进而形成文化适应压力,并进一步对学习者的文化探索行为、文化承诺、学习满意度带来影响,然而这种压力可以通过与中国文化的交际经验来缓解。

  • 标签: 汉语二语者 文化混搭 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
  • 简介: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500名大一、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大一、大学生的颓废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学生将颓废理解为生活没有目标,无所事事,沉迷游戏、网络、电影等。大学生颓废现象主要受到学习动机、人生目标、意志等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其中意志对颓废现象的影响相对较大。

  • 标签: 颓废现象 学习动机 人生目标 意志
  • 简介:<正>个50岁的同卵姐妹到国立心理卫生治疗中心研究所进行检查。这是一个罕有的机会,可以使用新方法来探索复杂的心理疾病——精神分裂之谜。这姐妹在半个世纪以前出生于失业工人亨利的家里。她们依次叫诺拉、伊丽斯、麦拉、赫丝特,彼此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包括脑电活动。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四胞胎 追踪研究 二十年 心理卫生 精神疾病
  • 简介:运用社交认知绘图(SCM)、班级戏剧量表与同伴提名等方法调查了处于同伴团体形成关键期的小学、五年级学生294人,以考察同伴团体诸变量对个体学业成就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拒绝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伴团体在小学、五年级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其密度和中心势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性别、学业成就和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主要因素;(3)个体学业成就对同伴接纳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与退缩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团体密度和团体学业成就在同伴接纳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团体中心势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团体学业成就对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同伴团体 小学生 学业成就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 简介:采用《游戏观察量表》和《社会信息加工访谈一幼儿版》(中文版)对316名3-6岁城市幼儿进行测查,以探究不同亚型社会退缩幼儿(抑制行为组、安静退缩组、活跃退缩组)和对照组幼儿在社会信息加工各个阶段(编码、解释、反应生成、反应评价和行为表现)上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1)社会退缩幼儿的编码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而不同亚型退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且这一特点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2)社会退缩幼儿的反应数量生成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而不同亚型退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这一特点体现在敌意拒绝故事和非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3)在非敌意拒绝故事和非敌意挑衅故事情境中,社会退缩幼儿的反应类型生成能力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依反应类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特征。

  • 标签: 社会退缩 幼儿 社会信息加工 编码 反应生成.
  • 简介:[目的]通过课堂活动了解大学生对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情况、生涯设计的具体内容,分析其生涯规划的现状与特点并给出参考意见,为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139名来自文、理、工科35个专业的大学生为样本,以"生活生涯规划———展望未来"的课堂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态度积极、视野开阔但准备不足、目标模糊,对生命广度和和生活空间的认识还不足,男女生的生涯规划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生涯规划知识较欠缺,规划的内容还不够清晰,还需要从学校和个人层面给与更多更专业的关注和努力。

  • 标签: 生涯规划 生涯发展论 生命广度 生活空间
  • 简介:2017年1月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届“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学机构负责人参加。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与行为研究 评审组成员
  • 简介: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 标签: 阅读流畅性 阅读理解 汉语儿童 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