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方法。NK细胞可来源于外周血、脐带血、NK-92细胞系及诱导多能干细胞。CAR-NK细胞可非特异性识别靶抗原且无人类白细胞抗原限制性,异体输注不会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对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原代细胞及动物模型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作为现货型产品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CAR-NK载体构建及其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初步应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免疫疗法 血液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建立Rh五种表型数据库,实现临床符合性输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供应的65098例Rh阳性献血员样本进行Rh五种抗原表型的检测并录入电脑。临床输血需患者采用Rh五种表型符合性交叉配血并发放血液给患者。结果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分布为CCDee(45.22%)>CcDEe(34.01%)>CcDee(8.68%)>ccDEE(7.26%)>ccDEe(3.51%)>CCDEe(0.72%)>ccDee(0.37%)>CcDEE(0.23%)>CCDEE(0.01%),CCDee比例最高,其次为CcDEe,CCDEE所占比例最小。近年来我院Rh五种抗原符合性输注率逐年上升,2013年-2014年63.6%,2014年—2015年89.6%,2015年—2016年90.6%,2016年—2017年89.9%,2017年—2018年93.5%。结论通过红细胞Rh五种抗原检测及临床符合性输注,避免红细胞额外抗原的输入,减少输血病人产生抗体的几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Rh五种抗原表型 符合性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EB病毒转化外周血B细胞系(BCL),探索其表型特点,分泌抗体、细胞因子的能力与提呈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肽的能力。方法分离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上清液孵育后构建BCL,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D138、CD38、CD27表达及其产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10、IL-6的水平。BCL加载HBV抗原肽后与体外扩增的自体T细胞共孵育,采用胞内因子染色检测T细胞产生γ干扰素水平。采用多个相关样本Friedman检验或两相关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未转化的外周血B细胞相比,BCL表达CD138、CD38、CD2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产生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加载HBV抗原肽的BCL可显著增强体外扩增的自体T细胞产生γ干扰素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BCL高表达CD138、CD38和CD27,但其产生IL-6能力下降;BCL可提高HBV特异性T细胞对HBV抗原肽的免疫应答效率,作为乙型肝炎免疫研究的新工具。

  • 标签: EB病毒 抗原提呈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外周血B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5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患者血清标本开展本次试验研究,65例标本均分别进行间接法检测(对照组)和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2.63%和98.4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过程中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检测能够获取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双抗原夹心法 化学发光检测
  • 简介:摘要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发病率较低,占卵巢畸胎瘤的5%~15%,巨大SO、胸腹腔积液伴糖抗原125升高者罕见,其诊断和治疗尚无完善的临床治疗指南。SO患者的MRI呈"黑珍珠"样表现,手术方式可选择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可确诊,预后大多良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假Meigs综合征 糖抗原125
  • 简介:目的分析e抗原定量与HBV-DNA及ALT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对226例乙肝患者血清e抗原和HBVDNA及ALT进行测定,并按e抗原测定结果分成5组。结果①乙肝患者血清e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呈等级相关,(相关系数0.514,P〈0.001),并且e抗原在0.03~3.75NCU/ml之间HBV-DNA含量随e抗原定量的升高而升高,而e抗原定量在3.75NCU/ml以上时与HBV-DNA含量关系不大(Ⅳ组与V组比较P〉0.05);②e抗原定量与ALT水平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e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有很好的一致性,可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但e抗原定量不能代替肝功能的检测,只有同时检测e抗原定量和ALT水平才能为判断HBV感染、复制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定量 HBV-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05-2011年期间收治的181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以胸腔积液和血清分别采用酶免疫学化学发光法进行CEA、ADA、LDL含量测定。结果结核组胸水ADA及其比值显著高于恶性组(P<0.05),恶性组胸水、血清CEA及其比值和胸水LDH显著高于结核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72%、特异度92.7%、准确度82.3%。结论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氢酶(LDH))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胸腔积液 结核 恶性 癌胚抗原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铁蛋白受体(Tr)检测在胰腺癌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6例胰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PCNA和Tr的表达。结果表明,获腺癌受癌旁组织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1.4±3.4%和57.1±6.1%均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37.5±5.8%;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淋巴结转移,其PCNA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Tr阳性细胞百分率39.5±4.2%明显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21.6±5.8%,且PCNA与Tr在获腺癌中的表达有一致性关系。PCNA和Tr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铁蛋白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探索脑胶质瘤诱导分化治疗的潜在用途.方法应用改良MTT法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A/IFN-γ诱导分化处理前后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特性及Ki-67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RA/IFN-γ协同诱导分化可明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明显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P<0.01).结论RA/IFN-γ协同诱导分化能有效逆转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表型.

  • 标签: 脑胶质瘤 诱导分化 维甲酸 干扰素-Γ
  • 简介:摘要移植的"起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匹配,对移植的"终点"-长期存活,具有不可更改的决定性影响。通过精准的组织配型,尽可能减小供、受者之间的错配负荷,以降低随后的排斥风险和所需免疫抑制的强度,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解决途径。HLA分子分型可反映出不同HLA分子在氨基酸水平的差异,为准确评估错配负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分子分型 错配
  • 简介: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各种不同原因均可造成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出现抵抗或耐受,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临床上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两大类,前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后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标签: 1型糖尿病 新型自身抗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住院部以及体检中采集的待测血清标本30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同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值血清和300份待测血清标本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GICA法的测定结果。结果ELISA法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0.5ng/ml,GICA法对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因此,GICA法对HBsAg的敏感性低于ELISA法;ELISA法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2.67%,GICA法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为20.33%,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HBsAg阳性检出的符合率为97.1%。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BsAg的阳性检出的符合率较高,且检测速度快,准确率较高,因此,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适用于急诊HBsAg检测、初筛检查以及标本量相对较少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但由于其敏感性较低,所以,不适用于大批量的HBsAg检测。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为60%~70%。但复发后二次缓解属难治性病例,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据文献报道成功率仅为45%左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就更小。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为1例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且HLA半相合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半相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难治性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膀胱肿瘤抗原(BTA)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为膀胱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15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或膀胱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膀胱癌248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67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液NMP22和BTA水平。结果膀胱癌组、泌尿系统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尿液NMP22表达水平分别为(28.4±8.8)ng/ml、(12.7±3.0)ng/ml、(4.3±1.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41,P<0.05);BTA表达水平分别为(25.1±8.1)ng/ml、(10.4±2.9)ng/ml、(6.4±2.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62,P<0.05)。不同TNM分期、病理分级的膀胱癌患者尿液NMP22和BT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液NMP22和BTA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5、96.98%和61.11%,均高于其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MP22和BTA诊断膀胱癌的cut-off值分别为32.42 ng/ml和29.13 ng/ml。结论尿液NMP22和BTA联合检测对膀胱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批量筛查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核基质蛋白22 膀胱肿瘤抗原 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CO)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诊治的62例ECO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囊肿[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5.36±56.31)u/mLm(18.64±7.45)U/mE],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EMs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32,P〈0.01),并且EMsⅡ~Ⅳ期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较EMsI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sⅡ期与EMsI]I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与痛经评分(DSS)呈正相关关系(r=0.5650,P〈0.01),并且DSS为1~3分患者与0分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25与ECO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ECO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随着EMs分期(EMs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DSS均呈正相关关系。测定血清CA125有助于对ECO的诊断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糖链抗原-12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血清
  • 简介:目的探讨凸面脑膜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其硬脑膜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凸面脑膜瘤患者51例,术中均切取肿瘤基底周围至少15mm的硬脑膜,随机切取0~1、2、5、6~10、〉10mm4段,瘤体标本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亦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硬脑膜有肿瘤细胞侵袭者PCNA标记指数(u)为10.32±6.74,硬脑膜无肿瘤细胞侵袭者PCNALI为2.16±4.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6,P〈0.05)。非典型性脑膜瘤瘤周硬脑膜受侵袭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分型脑膜瘤。结论PCNA免疫组化表达强度与瘤周硬脑膜受侵袭情况存在相关性,这可能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

  • 标签: 脑膜瘤 病理学 外科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