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达中晚期,错失根治性治疗时机,导致较差的预后结局。转化治疗为不可切除肝癌创造可切除机会,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靶向药物、抗血管药物、免疫药物及多维治疗方案在肝癌治疗中带来更高的客观缓解率、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转化治疗成为肝癌临床研究的热点。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时代下肝癌转化治疗内涵不断拓展、转化策略不断更新,肝癌转化治疗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最新研究进展,基于以靶向联合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系统治疗及联合局部治疗等手段在中晚期肝癌中的疗效,对新时代下转化治疗的定义与拓展、肿瘤学转化治疗策略等内容进行深入阐述。

  • 标签: 肝肿瘤 不可手术切除 转化治疗 系统治疗 局部治疗
  • 简介:摘要B细胞是体液免疫应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学功能。年龄相关的B细胞(ABC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B细胞亚群,随年龄增长在脾脏中不断积累。ABCs高表达髓系标记CD11c、CD11b和转录因子T-bet,对B细胞抗原受体(BCR)和CD40刺激不敏感,而在Toll样受体7(TLR7)和IL-21的刺激下分化增殖。已在SLE、RA、pSS等多种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发现ABCs扩增,且与疾病活动评分、浆细胞水平和自身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深入研究ABC的分化调控及生物学功能,阐明其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年龄相关的B细胞
  • 简介: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可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炎症级联扩增反应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区别于其他自身炎性关节病的特征之一是其关节炎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自发缓解。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动态平衡在痛风炎症自发缓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促炎的M1型与抗炎的M2型,不同表型之间的转化贯穿于痛风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可以缓解痛风急性炎症,故早期调控痛风炎症中M1及M2各亚群之间的平衡成为探索痛风急性炎症新治疗策略的重要切入点。

  • 标签: 关节炎,痛风性 巨噬细胞 极化 M1型 M2型
  • 作者: 明志强 曹金明 陈天武 吴玉平 杨丽芹 高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充 637000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自贡 643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充 6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例52例,共60个病灶。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的MRI平扫、多期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图像,评价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率。结果(1)完全消融,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9.5%、92.7%、85.0%、95.0%、91.7%;(2)肿瘤残余,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1.8%、91.8%、69.2%、95.7%、90.0%;(3)局部肿瘤进展,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4.6%、93.2%、78.6%、95.3%、91.2%;(4)新发肿瘤,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4.7%、88.9%、100.0%、96.3%。结论MRI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价时,其对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的评价效果良好,尤其是在完全消融及新发肿瘤方面,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疗效评价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双突变作为罕见分子事件,发生率为1.3%~1.6%,其临床病理特点还不是很清楚,治疗策略尚无定论,尤其是靶向药物的选择。本文报道威海市中心医院2021年11月收治的1例EGFR和ALK基因双突变共存女性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对于其治疗经过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基因突变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现有多项研究证实微血管侵犯(MVI)是HCC术后早期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MVI的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现从MVI概述、预后、术前预测及治疗方案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肝切除术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系统中一种短寿命的、同质的细胞类型,具有有限的促/抗炎作用。然而最近1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性粒细胞的了解正在经历着某种复兴。对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促进了研究者对中性粒细胞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的再认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及多组学联合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认识得更为透彻。本文对近年来中性粒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

  • 标签: 细胞死亡 趋化作用 异质性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细胞肺癌(SCLC)中脑转移的发生情况,对其临床特征、临床转归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了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并治疗的SCLC患者225例,根据是否发生脑转移分为有脑转移组51例和无脑转移组174例。脑转移组又分有症状亚组15例和无症状亚组36例,孤立脑转移亚组33例和合并其他器官转移亚组18例。比较各组间和亚组间一般资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肿瘤评分和功能状态评分、吸烟指数、脑转移灶最大直径、钠离子、乳酸脱氢酶、神经烯醇化酶、铁蛋白。对患者放化疗的疗效评价以及生存分析。结果脑转移组单发转移22例(43.1%),多发转移29例(56.9%),发生部位主要在额叶39.2%(20/51)、颞叶23.5%(12/51)和小脑25.5%(13/51),可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组中有15例(29.4%)有头痛、呕吐和感觉障碍等症状,脑转移有症状亚组吸烟指数800(600,1 000)支/年较脑转移无症状亚组200(0,800)支/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Z=2.25,P=0.025);脑转移有症状亚组脑转移灶最大直径在3 cm以上者占比较有脑转移无症状亚组多(Z=6.80,P=0.031)。脑转移合并其他器官转移亚组的患者乳酸脱氢酶、神经烯醇化酶高于孤立转移患者,分别为乳酸脱氢酶268.0(202.5,369.5) U/L比199.3(183.7,239.1)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P=0.016),神经烯醇化酶32.1(23.0,64.6) kU/L比13.9(7.7,32.5) kU/L(Z=3.27,P=0.002)。51例有脑转移的肺癌患者15例接受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其中40.0%(6/15)脑转移灶达到缓解;30例接受化疗联合脑部放射治疗,完成随访25例,其中72.0%(18/25)脑部病灶达到缓解。化疗联合脑部放疗对脑转移瘤控制水平高于单独化疗(χ2=4.00,P=0.046)。但对于在广泛期SCLC初诊不论有无脑转移者肺部原发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接近(6.4个月比8.5个月,χ2=1.27,P=0.261)、1年/2年生存率也相当(24.1%比35.5%,3.5%比7.5%,χ2值分别为1.33、0.13,P值均>0.05)。结论脑转移是SCLC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现有的治疗模式能带来脑转移临床缓解的获益,但并不能进一步改善SCLC临床预后。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主要累及肺动脉和右心,表现为右心室肥厚、右心房扩张、肺动脉主干扩张等,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PAH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C)处于免疫反应的核心地位,主要分为四类:常规DC(包括1型常规DC和2型常规DC)、单核细胞衍生的DC、浆细胞样DC和朗格汉斯细胞,在PAH研究中以常规DC、单核细胞衍生的DC和浆细胞样DC为主。本文就DC的来源、分布、分类、功能以及其在PA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PAH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树突状细胞 免疫
  • 简介:摘要髓母细胞瘤(MB)是儿童起源于小脑最常见脑肿瘤,因为脑组织仍处于发育阶段,治疗相关的致残率较高。MB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主要的分子亚型[WNT-MB,Sonic hedgehog(SHH),Groups 3和4],每一种亚型都有独特的分子特点及临床表现。毒副作用更低的治疗是改善儿童患者生活质量的亟需方案。面对如此挑战,我们需要对MB形成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地探索,以促进药物的研发。在MB标准治疗方案中,引入表观遗传学重组治疗,为降低MB治疗的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希望。文章介绍了髓母细胞瘤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并指出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细胞力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研究细胞的力学特性与细胞生命活动以及组织、器官、机体生理过程的关系为主。通过对力学信号的感受和响应机制,细胞参与皮肤、骨、眼等多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皮肤组织再生、重建、适应性变化和多种皮肤病的发病,因此成为近年皮肤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细胞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其在瘢痕、压疮、白癜风、皮肤肿瘤、毛发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皮肤病治疗提供可能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皮肤病学 瘢痕 皮肤肿瘤 秃发 细胞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双侧肾细胞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疗效。方法对2009~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双侧肾母细胞瘤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综合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为8. 1个月至2. 9岁,中位初诊年龄12. 2个月。术前化疗方案以VAD方案为主,即长春新碱(0. 025 mg/kg)、放线菌素(0. 023 mg/kg)及多柔比星(1. 200 mg/kg)联用。化疗4~6周后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情况,并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7例经手术治疗的双侧肾母细胞瘤病例均进行定期复查、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检查及肾功能检验。结果8例患儿中初诊时1例存在双肺多发转移,其余病例初诊时不伴有远处转移。4例经临床诊断后予以术前化疗,4例经活检明确诊断后予以术前化疗。其中1例患儿经临床诊断后仅行化疗,未行手术治疗,初诊后22个月因肾衰竭死亡,其余7例均进行手术治疗。4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已完成治疗,其中分期双侧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1例,一侧全切及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左侧根治性肾切除1例,末次化疗至今分别为11. 0年、2. 5年及0. 4年,无肿瘤进展,无原位及远处转移复发;单侧保留肾单位的左肾肿瘤切除1例,术后4年右侧肿瘤进展,现化疗中。尚有3例仍在术后化疗,其中分期双侧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2例,分期一侧全切及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在共11个肾母细胞瘤术后病理中(有1例外院肾肿瘤切除,病理不详),混合型最为常见(4/11),其次为胚芽型2例。所有7例接受肿瘤切除术患儿术后均未出现尿液渗漏、肾功能不全等近远期并发症。结论双侧肾母细胞瘤手术应以尽可能保留肾单位为原则,除一侧为较小肿瘤灶可行不影响肾功能的局部剜除的病例,其余病例可行一期双侧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或一侧根治性肾切除+一侧肿瘤局部剜除术。其他病例尽可能在化疗保护下行分期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以保证一侧肾功能恢复后再行对侧肾肿瘤手术。若一侧预估难以保留肾单位的,可先行对侧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在一侧肾保护下有利于残肾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手术策略 预后
  • 简介:摘要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包括侵袭和转移等过程的限速步骤,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TAMs(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竞争代谢底物等方式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方案疗效仍不尽如人意。进一步认识TAM在肿瘤血管生成各环节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将有利于明确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血管的相互作用,以寻找针对肿瘤血管的最佳靶向治疗方案。

  • 标签: 肿瘤血管生成 TAMs 肿瘤微环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综合治疗是现阶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手术等治疗措施,当然护理也属于治疗的一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对提升综合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护理理念发生较大改变,随着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护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由于其早期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容易忽略,临床上也经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皮肤鳞状细胞癌病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病理知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专利统计角度分析了该项技术所处的生命周期,并介绍了从库尔特计数器的诞生到各时期重点技术,包括脉冲分析判据、液力聚焦、细胞电泳技术、微流控技术、激光检测技术融入等,这些技术使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实现了轻小化,自动化,智能化,目前多面技术融合高精度流式细胞计数器及搭载自动识别分析系统的流式细胞计数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方向。

  • 标签: 库尔特,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微流控,专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