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家庭聚集性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长沙市Y家庭的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法对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起聚集性疫情共发现5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源为有湖北旅居史的病例C,其他五例感染者为其共同居住家人,均为继发感染。【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导致家庭内播散,要强化家庭内成员之间防护意识,强化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管控,早发现、早隔离,避免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和传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对我院 2019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30例小儿脑性瘫痪进行研究,患儿年龄 6至 18个月。将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15例,在住院时期由医生和护士协同家长一起实行干预,并培训家长如何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的患儿在出院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每天都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在 90d后运动情况和患儿恢复率。 结果:对照组患儿在90d后的运动情况为 40%( 6/15),患儿恢复率为 33.3%( 5/15);观察组患儿在 90d后的运动情况为 86.7%( 13/15),患儿恢复率为 60%( 9/15),经对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能让家长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使脑性瘫痪患儿尽快康复,所以家庭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中具有促进的作用。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 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 5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比老年人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老年人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给予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效果显著,能够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所以可以将其应用到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中。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 效果分析 影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9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康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后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 患者的 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模式 延续性护理 老年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对 2019 年 1~10 月我院出院的 90 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管理,随机分成两组后: 45 例实验组患者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实施延续性家庭护理; 45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家庭护理。比较护理成效 。结果:护理后评价见:实验组 QOL-AD 、 MMSE 评分值皆较对照组有提高( P < 0.05 )。 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模式下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确,有利于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活质量,保证身心的良好状态。

  • 标签: 医养结合模式 延续性护理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4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即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与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的研究组( n=23)。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百分比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百分比较高,并且家长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在优化训练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百分比评分,从而赢得患儿家属的认可,促使配合度与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家庭姿势管理 痉挛型脑瘫患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中开展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 月本院辖区内管理的高血压慢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2组,参照组25例和签约组2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慢病管理,签约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签约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显著 (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生活质量,使慢病管理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使社区居民更加满意。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高血压 慢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6月份至2020年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慢阻肺治疗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控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控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 慢阻肺 自我护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家庭赋权管理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2018.2-2019.2 ,共有 11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在本院就诊、入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均有固定家属陪伴在侧,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单纯实施院内、院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家庭赋权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无差异 ( P > 0.05 ) ;两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出院 3 月、出院 6 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两组出院当天的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无差异 ( P > 0.05 ) ;观察组出院 6 月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 0.05 )。结论: 在慢阻肺护理中实施家庭赋权管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提高患者家属的照护能力,可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家庭赋权管理策略 常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 。 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 54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 病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 HAMA 、 HAMD 、 SF-36 量表测评得分情况。 结果:两组入组时 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交往、精神、总体健康 等各维度的评分均较低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中 P < 0.05 ;两组入组时 HAMA 、 HAMD 量表评分对比中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 HAMA 、 HAMD 量表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且比较中 P < 0.05 。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护理 PFCC护理模式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