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何敏 1 吴娅琴 2 通讯作者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6月份至2020年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慢阻肺治疗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控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控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慢阻肺;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


慢阻肺疾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慢阻肺疾病的临床症状以气管中气体受限为特征,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反复发作,极易引发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情况,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帮助慢阻肺疾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应给予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使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本文将于2019年6月份至2020年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慢阻肺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6月份至2020年6月份在医院中进行慢阻肺治疗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有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为41-67岁,平均年龄为(55.5±2.6)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2±1.3)年。观察组有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6.3±2.4)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4±1.6)年。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药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及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呼吸困难紧急处理措施。

1.2.2观察组

给予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1)患者家属培训方法:为了能够将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的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需要在患者家属的支持及协助下来实现,给予患者家属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家属讲解慢阻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以增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意识,充分了解慢阻肺疾病相关知识,以促进患者家属护理管理能力的提升。(2)患者家属应肩负起承担监督患者的职责,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对患者的营养补充情况进行观察,要求患者应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及高营养类的流质、半流质类食物,应多饮水,并戒烟戒酒,以规范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3)患者家属应定期陪同患者进入到医院中检测肺功能,一旦发现患者的肺功能出现任何的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患者家属应陪同患者参与到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中来。(4)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缓解,在疾病治疗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控能力评分,分值为0-5分,优为0分,良为1-2分,差为3-5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社交能力、精神状态、生理状态,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2]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5fc7581edd922_html_5b58457d107b76a7.gif ±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自控能力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自控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控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干预前后两组自控能力评分对比(5fc7581edd922_html_5b58457d107b76a7.gif±s

组别(n=48)

恐惧

焦虑

抗拒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7.46±1.06

1.53±0.64

5.23±1.35

1.22±0.25

5.52±1.26

1.14±0.25

对照组

7.53±1.13

2.15±0.83

5.18±1.46

2.35±0.56

5.63±1.34

2.25±0.43

t值

0.475

4.784

0.245

15.685

0.567

19.325

P值

0.638

0.000

0.806

0.000

0.572

0.000

2.2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5fc7581edd922_html_5b58457d107b76a7.gif±s

组别(n=48)

社交能力

精神状态

生理状态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05±4.65

43.25±5.03

22.54±3.72

46.73±7.14

20.74±3.85

48.13±3.84

对照组

30.04±4.63

37.15±4.85

22.46±3.74

38.62±6.27

20.76±4.62

44.37±4.65

t值

0.027

7.482

0.063

6.976

0.057

6.493

P值

0.982

0.000

0.953

0.000

0.956

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患有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慢阻肺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由于慢阻肺疾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抗菌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患者的社交行为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在护理工作中强调患者家属应参与进来,结合患者的治疗需要,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将护理工作延伸到家庭中,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控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通过给予患者阶段性健康教育,强化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对自身的病情有了更为直观及全面的认知,有利于患者建立科学及健康的理念,在疾病治疗期间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规范了患者的生活方式,纠正了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使负面心理情绪得以缓解,加快患者机体的快速康复,在慢阻肺疾病护理中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蓝玉华.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院外护理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3):82-84.

[2]万莉莉,谢利霞,王蓓蓓等.针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04):306-307.

[3]卢静,张沛,王维.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