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细胞凋亡改变率与NO含量的变化及葛根素的影响。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左侧:MCAOlh.再灌注23h后处死。动脉闭塞后15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葛根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NO含量.TUNEL染色测定缺血侧海马CAl区的凋亡细胞数。结果对照组、治疗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NO含量分别为(1.39±0.08)μmol/g、(0.82±0.04)μmol/g、(0.57±0.03)μmol/g;缺血侧海马CAl区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56.83±17.14)、(27.8±8.41)、(1.67±0.58),治疗组脑组织NO的含量及海马区的凋亡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短暂的脑缺血可导致脑组织NO的合成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脑组织NO的合成增多与神经元的凋亡相关.葛根素可抑制脑组织NO的合成,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脑组织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氯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与长期烟草烟雾暴露小鼠肺组织和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烟草诱导气道慢性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长期暴露24周组、短期暴露4周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烟草烟雾暴露建立小鼠气道炎症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CD4^+T细胞比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Foxp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中IL-6、TGF-B和IL-10水平。结果:短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5.24±0.86)%和(5.24±1.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厂(2.52±0.62)9/5和(3.54±0.87)%];而长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83±0.39)%和(1.88±0.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短期暴露组肺组织Foxp3mRNA表达量为2.67±0.73,显著高于对照组(1.49±0.37);而长期暴露组Foxp3mR-NA表达量为0.61±0.21,显著低于对照组(1.49±0.37)(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6和TGF-β分别为(56.47±19.41)pg/mL、(144.22±43.19)ng/mL,均显著高于短期暴露组L(6.22±2.06)pg/mL、(23.32±8.32)ng/mL]和对照组[(5.12±1.48)pg/mL、(18.14±13.0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10浓度为(4.04±2.5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2.02)pg/mL;而短期暴露组外周血IL一10浓度为(10.42±2.4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与长期烟草暴露可导致小鼠Treg细胞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改变,提示Treg细胞可能参与气道炎症发生的免疫调节。对烟草暴露引起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烟草暴露 气道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化疗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病人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60例PLC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加用生物治疗的25例患者(TACE-BIO组)于第3天开始受IL-2(IL-2100万u/d×10天,静脉滴注)及IFN-γ(50万u/d×10天,肌肉注射)治疗。TACE组35例未接受生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IL-12、sIL-2R,sICAM-1,sE-selectin水平变化。结果:TACE-BIO组用药后血清IL-2、IL-12水平显著高于TACE组(p<0.01),sIL-2R,sICAM-1,sE-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TACE组(P<0.01)。43例不能手术的患者中没有CR的患者,PR6例,SD26例,PD11例。6例RP患者中4例获得手术切除。血清IL-2、IL-12水平升高与疗效相关。TACE-BIO组疗效优于TACE组。结果:生物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PLC治疗方法,可作为不能手术的PLC患者的可行性治疗方案,也可作为PLC术后的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IL-2和IFN-γ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治疗用药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生物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方法64例MS患者和56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MS患者C-FPWV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9.7±1.4)m/s与(7.9±1.3)m/s,P〈0.01];MS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12)mm与(0.66±0.14)mm,P〈0.05]。Peasion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r=0.31,r=0.29,r=0.23,r=0.28,r=0.32,r=0.3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脉搏波速度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2,r=0.29,r=0.26,r=0.24,r=0.28,r=0.34,r=0.31,P〈0.01),与体重呈正相关(r=0.19,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结论MS患者C-FPWV及内-中膜厚度均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大动脉顺应性的减退;MS患者的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及血脂紊乱有关,且C-FPWV与内-中膜厚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大动脉顺应性 脉搏波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妇灵滴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AlltimaC18柱(4.6mm×250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50∶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浓度范围在10.08~100.8mg·L^-1之间峰面积(S)与浓度(C)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可用于康妇灵滴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康妇灵滴丸 盐酸小檗碱
  • 作者: 张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张露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3755万人。根据北京市设计的“9064”养老新模式,到2020年将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提高额入侧脑室穿刺术的成功率,笔者等调查了60例国人成人正常颅骨标本前囱点与鼻根和枕外隆突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旨在选择合理的颅骨钻孔位置。结果表明:在不便摄头颅侧位片的情况下,颅骨钻孔点宜取鼻根点至枕外隆突弧长的前38%、旁开中线2.5cm处。

  • 标签: 侧脑室穿刺 颅骨钻孔 鼻根 前囱点 枕外隆突
  • 简介: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含量的色谱条件。方法:分别用硅胶拄和ODS拄采用不同的流动相对色谱峰及测定结果进行考察。结果:用硅胶拄,线性范围:3.44~34.36mg/ml(n=7),回收率:100.09±0.42%(n=5),用ODS柱,线性范围:8.59~51.54mg/ml(n=6),回收率为99.93=0.22%(n=5)。结论:用ODS柱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比用硅胶拄更简便,快速,且峰形较原方法大大改善。

  • 标签: HPLC法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 麻醉药
  • 简介:血糖水平,即葡糖与血清血红蛋白经非酶糖化作用生成的HbAIC,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水平的长期指标。然而,葡糖不仅与Hb也和其他许多蛋白的β—氨基发生非酶糖化反应并且有普遍性。迄今为止,已有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柱层析、二维电泳、尿糖纸片等等,各具优势。我们将手工和仪器两用的葡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血糖测定试剂盒)与果糖胺(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用于临床对比测定糖化蛋白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清糖化蛋白 果糖胺 对比观察 酶法 糖化血清蛋白 非酶糖化反应
  • 简介:由于联苯胺检测粪便隐血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胶体金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因此临床上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条逐步取代了联苯胺方法。为此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

  • 标签: 粪便隐血 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小孩发热到42摄氏度,其体质和学业会有明显的进步;血压高达230毫米汞柱(暂且认为是收缩压吧),人不仅不会觉得难受,更不会有生命危险;癌症是由酸毒积累而成的,不是什么癌细胞……这些五雷轰顶式的观点,皆出自于《不生病之真》。到底什么样的真能有如斯威力?全书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

  • 标签: 钙离子 医学 生命危险 收缩压 血压高 癌细胞
  • 简介:建立RP—HPLC同时测定何首乌中8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其072种二苯乙烯类(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和6种黄酮类(芦丁、木樨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红草素)。采用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二苯乙烯类和黄酮类分别在320、350nm波长下检测。结果2种二苯乙烯类和6种黄酮类与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102.5%,RSD均小于4.8%。结果证明本方法可用于何首乌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RP—HPLC 二苯乙烯类 黄酮类 何首乌
  • 简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推行,护理服务的范围扩大且内容增加,护士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物品的随意放置和急需物品的慌乱寻找,无形中加重工作的忙乱,甚至引起纠纷。突击清理卫生、紧张处理物品以应付检查,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2003年1月-10月,我院五官科病房试用“五常”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理论,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标签: 五官科 护理管理 “五常法” 整体护理 护理服务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洛四联症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45岁。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5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左上腔静脉畸形2例。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所有患者行根治术,室间隔缺损用Dacron补片修补,右心室的流出道和肺动脉的扩大用自体心包片,合并的心脏畸形做相应的矫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3例治愈出院。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应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术中充分疏通右心室流出道、注重心肌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细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有效防治低心排血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长春西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长春西汀注射液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最大不干扰质量浓度为0.125g/L,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长春西汀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 简介:盐酸小檗碱系天然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等的肠道感染有独特的疗效.2000年版二部收载盐酸小檗碱片,其含量测定的原理是根据盐酸小檗碱能被重铬酸钾氧化成酸、醛及去氢小檗碱,过量重铬酸钾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回滴测定含量.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鉴别 盐酸小檗碱片 掺假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新途径,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例已确诊的HIV/AIDS患者在北京佑安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全部采用中药“扶正败毒饮”(酒剂)内服治疗,每天4次,每次20ml,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2个月,共6个月180天。然后停药,结束治疗。结果:20例艾滋病患者合并的机会性感染如皮疹,口腔霉菌感染,刷毛状白斑,淋巴结肿大等体征和乏力,脱发,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至今受试者停药近一年,依然保持无发病状态。结论:说明中药“扶正败毒饮”治艾滋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 扶正败毒饮 病因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考察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及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含量、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喷干收粉率和膏粉含水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在80℃的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煎液用65%乙醇沉淀。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6~185℃,出风温度91~95℃,料液的相对密度1.06~1.07(80℃)。结论:该工艺稳定实用,提取率高,可用于淋巴方颗粒的制备。

  • 标签: 淋巴方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喷雾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