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酞注射液防治高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在使用复方丹参川芎嗪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对住院的180例高风险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丁酞注射液治疗组和拜阿司匹林对照组各90例。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酞注射液防治高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有较确切疗效,应用安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丁苯酞注射液 ABCD2评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影响因素。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在我院进行2个月的抗结核化疗,分析痰菌阴转影响因素。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差异明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痰菌阴转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且因素表现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是影响痰菌阴转的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肺结核 痰菌阴转
  • 简介:摘要黄连素作为治疗腹泻和糖尿病的中药已经被广泛使用了数十年,最近G蛋白偶联受体GPR40已被确定为是黄连素的受体。GPR40在胰岛素分泌细胞中大量表达,它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和低血糖密切相关。激活的GPR40偶联到Gq蛋白上并且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已成为作了一种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靶点。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使用CHO细胞系,发现随着GPR40介导的钙的增加,黄连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活化ERK1/2和AMPK。此外,为了研究黄连素降血糖效果,我们采用腹腔注射葡萄糖和黄连素,发现黄连素较GPR40内源性配体亚油酸更显著的降低血糖浓度。总之,我们的研究可能为黄连素通过GPR40诱导ERK1/2和AMPK磷酸化提供新的药理作用和生理功能机制。

  • 标签: 黄连素 GPR40 Ca2+ ERK1/2 AMPK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氟醚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的疗效及神经损伤程度。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氟醚进行吸入麻醉,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对神经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在麻醉过程中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时间段,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丙泊酚麻醉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稳定,并且麻醉以后恢复快,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丙泊酚 异氟醚 麻醉效果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结核7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靶控输注,对照组给予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动作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动作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椎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更安全、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椎结核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靶控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丙托溴铵、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7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患儿未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仅常规治疗,记作甲组;另外37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作乙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甲组(78.4%),差异P<0.05;乙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及住院时间均比甲组短,P<0.05;甲乙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尽早消失,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不会引起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复方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哮消汤联合复方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每组70例。结果观察组在血清激素、肺部功能、治疗有效率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热哮消汤联合复方丙托溴铵溶液的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热哮消汤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支气管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及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本资料均为年龄<3岁,诊断标准为(1)喘息发作≥3次;(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间,呼气相延长;(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5)已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方法在2003年4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哮喘患儿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50例,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及用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给予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及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的消失及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这两组72小时总有效率964%,对照组72小时总有效率76%,治疗组明显优越对照组(P<0.025)结论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及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哮喘患儿对患儿的喘息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纹痛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5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纹痛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山梨酯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采用单硝酸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结果A组疗效显著,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其他2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和单硝酸山梨酯注射液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血塞通 单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心纹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山梨酯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20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将硝酸山梨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曲美他嗪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山梨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硝酸异山梨酯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对照组(磺酸氨氯地平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IMT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高血脂 阿托伐他汀钙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丁酞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前精神心理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为88.1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4.29%,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病患给予丁酞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患精神健康情况,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总体治疗效果,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疗效 精神心理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丁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联合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连续用药2周,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的78.67%比较有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均有明显上升,但观察组NIHSS、BI指数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丁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常规降脂、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患者49例,采用丁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4天、治疗后一个月和治疗后三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同时期对照组的更低,研究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程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损伤标志分子S100β均比介入术后有所改善,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天、5天和7天的S100β均比同时期对照组的更低,研究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丁酞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 丁苯酞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口服乙烯雌酚片配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胚胎自然排出率为93.33%,1次清宫成功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6%和73.33%(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流产成功率高,手术情况好,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清宫术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25例为1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较优,两项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可降低症状积分,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浅表性胃炎 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1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抗心力衰竭病情稳定后加用胺碘0.2g,每日3次,连服5~7天,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一周,之后以0.1~0.2g,每日一次维持,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1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占51.2%,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其中显效12例(29.3%),有效19例(46.3%),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间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有1例出现双手震颤,经减量式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治疗,治疗30d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与症状评分。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HP根除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显著。

  • 标签: 雷贝拉唑 替普瑞酮 老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应用利多卡因、胺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份到2017年2月份所接收的80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多卡因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给予胺碘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择56例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治疗,观察组则增加使用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各28例。结果对比两组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对比两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宫外孕Ⅱ号方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