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26例分娩产妇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全程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率,还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妇 人性化护理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口器组和面罩组,每组各40例,口器组患者使用空气压缩泵通过口器吸入特布他林、布地奈得雾化液;面罩组患者采用空气压缩泵通过面罩吸入特布他林、布地奈得雾化液。检测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计算比较治疗前后FEV1、PEFR改善率,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口器组治疗30min后FEV1与面罩组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口器组治疗30min后PEFR与面罩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口器组的FEV1改善率、PEFR改善率与面罩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口器组和面罩组的FEV1改善率、PEFR改善率都超过了1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空气压缩泵经过口器吸入药物能取得更加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100例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LH组50例,LAVH组50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随诊情况。结果两组均无特殊手术并发症(如脏器损伤可能),TLH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个月来院随诊,妇科及盆腔B超,示两组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盆腔内亦未探及异常。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微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TLH有手术视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LAVH可直接缝扎子宫血管,止血确切,并可依靠触觉推开宫颈处输尿管,减少输尿管的损伤机会。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病情、手术医师的腹腔镜操作熟练程度,特别是各种术式的掌握情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为病人提供最适宜的、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中实施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孕产妇,并且依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临床中,应用常规产前教育,研究组中,实施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对比两组临床分娩方式,分析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对孕产妇临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对孕产妇实施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对临床分娩方式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研究组中,临床经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产妇提升对自然分娩的认知,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孕产妇中,实施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不仅提升孕产妇对分娩的认知,还可改善分娩方式,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 影响/孕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正畸中两种结扎方式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固定正畸的患者50例,随后分为两组,甲组与乙组,其中对甲组患者左右牙弓使用橡胶圈进行固定,而对乙组患者左右牙弓使用金属丝进行固定,之后观察患者在最初矫正时以及矫正后的半年(即6个月)后的一些牙周的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程度、牙龈龈沟的出血的指数以及牙齿的菌斑的程度等情况,以此来对比两组的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矫正后,发现甲组患者的探诊深度、牙龈龈沟的出血的指数以及牙齿的菌斑均明显高于乙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矫正前后牙周附着丧失程度没有较为显著的变化。结论采取金属丝进行固定,对于患者的牙周健康的影响更有利,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扎方式 牙周健康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进行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06例,其中采用PEID(PercutaneousEndoscopicInterlaminarDiscectomy,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2.15±10.23)岁;采用PETD(PercutaneousEndoscopicTransforaminalDiscectomy,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式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介于(25~68)岁,平均年龄(43.28±9.5)岁。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ODI评分和术后1个月随访的ODI评分,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则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ODI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分析,则实验组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LDH,且PETD术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改善更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PEID PETD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中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时候选择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8月—2017年12月时段到我院完成治疗的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分别n=48,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流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经过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8%,比较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而言,选择气流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促进康复,从而尽快提升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情况,具有可观的医疗价值。

  • 标签: 支气管 哮喘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用设立对比组,对氧气雾化吸入方式与超声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比较与观察,从中分析了氧化吸入方式的治疗方式对老年哮喘的治疗过程。其中在药物配比中外服的博利康尼与普米克令舒以及输入氧气量的控制之间的调配,使其在后期治疗效果中具有明显的改善,于此笔者分析了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为今后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 标签: 氧气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对排尿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现分析讨论干预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选取骨科病房作为研究基地,选取11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接受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性护理,记录患者接不同受护理干预后的排尿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110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排尿情况改善明显;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3.2±0.45)明显高于对照组(9.6±0.56)分,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解决患者排尿困难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建议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 排尿方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区3~6岁入托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并对其家长发放婴儿期喂养方式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其进行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使用BMI(身体质量指数)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乳喂养儿童期肥胖的几率低于其他两种喂养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式会对儿童期肥胖有一定影响,应提倡母乳喂养。

  • 标签: 喂养方式 儿童肥胖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180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依据入选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A组、B组以及C组,其治疗方法分别为A组抗青光眼术和后期白内障手术联合、B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C组在B组方法的同时选择小梁切除术,分析上述三种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情况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三种方法均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但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更佳,为此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三种手术方式 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婴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40名在我院住院的婴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静滴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7.5mg加入10%葡萄糖液15ml),实验组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7.5mg加2ml生理盐水),对比三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婴儿肺炎疗效显著,不同给方式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建议首选雾化吸入方式给药。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婴儿肺炎 给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社区内45~65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服务与随访调查,分析居民接受高血压服务前后的生活方式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社区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实施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的认识程度、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生活方式 高血压 护理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每组产妇均为60例,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顺产组产妇的子宫脱垂率、阴道后壁脱垂率以及阴道前壁脱垂率均高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率、盆底浅层肌力受损率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并不会将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与盆底肌力受损率降低,但是能够将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降低,采用这种分娩方式能够在产妇早期康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产妇 早期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时整体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高龄产妇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取产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产时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统计产后出血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更短,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后出血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开展产时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可有效加速产程进展,对母婴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龄产妇 产时整体护理干预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选择临床治疗的方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的对照组患者55例,使用腹膜透析的观察组患者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6例,一般28例,无效2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82%;观察组患者有效9例,一般33例,无效1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37%。对照组患者尿潴留11例,心血管疾病13例,恶心呕吐12例;观察组患者尿潴留5例,心血管疾病4例,恶心呕吐8例,且均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使用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尿毒症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与疗效。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开放组给予传统开放术;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配偶妊娠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配偶妊娠率较高,复发率和并发症率低于开放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跟开放组相似,两组术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明显高于术前,但术后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精子质量,提高配偶妊娠率,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治疗的手术方式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案,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各项指标较好。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穿孔 应用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行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120例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64例和全身麻醉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24h,麻醉后24h,72hMMSE评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24hPOCD的MMSE评分为(23.8±3.2),术后72hMMSE评分为(25.1±3.6)。全身麻醉组24h、72hMMSE评分为(21.6±4.8)、(23.5±3.1)。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24hPOCD的发生率为18.7%,术后72hPOCD发生率为13.2%。全身麻醉组组24h、72hPOCD发生率分别为35.2%,29.7%。两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人实行骨科手术中实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全身麻醉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障碍 MM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