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120例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测试结果,探讨致病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测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智力低下患儿年龄、性别及病因分布。结果本组120例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测试后确定为轻度智力低下46例(38.33%),中度智力低下36例(30.00%),重度智力低下21例(17.50%),极重度智力低下17例(14.17%)。所有患儿智力低下分级年龄和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72.50%)病因明确,其中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疾病、脑积水和颅脑外伤为智力低下前5位病因。结论4~17岁智力低下儿童多为轻度,常见病因为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疾病、脑积水和颅脑外伤为智力低下。

  • 标签: 智力低下 智力测试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治疗组15例患者应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头侧椎体前上缘到尾侧椎体前下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恢复、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能够巩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的稳定性,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矫正的效果。

  • 标签: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 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后制动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方法选择足、踝部骨折、韧带损伤,需外固定或限制活动4~12周以上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生物应力刺激组)、对照组(无生物应力刺激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伤后不同时期患肢跟骨骨密度数据变化,来与自身对比,算出降幅,对比两组病例平均降幅,评价该方法对制动后骨质疏松的防止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伤后/术后3天、伤后/术后2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伤后/术后3个月骨密度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采用生物应力刺激的方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后制动的骨密度值在伤后/术后3个月效果明显。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对于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5例腰椎骨折患者,观察组予以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3例,对照组予以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椎体骨折复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bb角度、水平位移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减少明显,术后矫正率则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可较好的改善腰椎骨折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骨折 体外手法复位 垂直应力螺钉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方法对78例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的早期诊疗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骨折部位跖骨26例,胫骨39例,腓骨10例,跟骨3例。军事训练是应力性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筛查诊断应力性骨折最常用的手段是依据临床表现、应力性骨折0期诊断标准和X线检查结果;治疗上以减轻训练强度、充分休息为主,并配合理疗等。

  • 标签: 军事训练 应力性骨折 早期诊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体弓弦应力平衡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以便为患者提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非手术疗法方案。方法通过将7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人体弓弦应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骨盆牵引等常规保守疗法治疗,七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七天、十四天及两个月后评价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M-JOA分数)1,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评分和计算改善率的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所得的实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处理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M-JOA评分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临床疗效分级评定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21例(60%),显效5例(14.3%),好转5例(14.3%),无效4例(11.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6例(45.7%),显效6例(17.1%),好转8例(22.9%),无效5例(14.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背肌功能。

  • 标签: 人体弓弦 应力 超微针刀 盘源性 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群体听力保健的有效方法,以便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方法应用声导抗测试技术对3657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若鼓室图为B型、C型或两个以上频率未引出镫骨肌声反射,则为结果异常。对结果异常者给予治疗和干预。结果3657例2-6岁儿童听力筛查经确诊有159例患者286耳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阳性率4.35%。结论声导抗测试在学龄前群体儿童的听力保健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声导抗测试 学龄前儿童 听力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检测项目对总胆汁酸(TBA)测定的携带污染。方法随机取20份患者样本,每份样本均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测定TBA→测定TG→测定TBA,采用相同的方法分析TC、LDL-C、HDL-C对TBA测定的携带污染。结果测定TG、TC、LDL-C、HDL-C等血脂项目后,血清TBA测定结果均显著升高,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TC、LDL-C、HDL-C等检测项目对TBA测定可以产生一定的携带污染。

  • 标签: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携带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3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以下简称儿心量表)在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儿心量表对4177例儿童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等5个能区检测,并对各年龄段的5个能区原始得分及发育商(DQ)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通过儿心量表测试可以早期发现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儿童,可作为婴幼儿早期干预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次试验即可明确是否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所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是否耐药的检测试剂。材料与方法本试剂盒以PAGE纯化的引物、HPLC纯化的Taqman水解探针以及基因工程表达的热启动Taq酶作为主要扩增体系组分。结果初步的临床实验结果证明,该试剂组分对痰液样本内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灵敏度是94.93%,特异度是97.17%。结论该试剂相关性能达到了国内临床诊断试剂所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方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设计三种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菌多重PCR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三种菌固定模板浓度为10-7,可将其优化为三重PCR检测试剂盒,经过相关调试,结果显示,PCR检测试剂盒扩增条件相符,能够进行同时使用。结论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具有使用便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将其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中,可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是安全检查的核心技术,值得加大研究力度。

  • 标签: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检测 试剂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万泰抗-HCV检测试剂盒中浓缩洗液稀释后2-8℃保存过夜后对检测的影响,从而减少实验过程中不必要的差错。方法1、使用北京万泰抗-HCV检测试剂盒浓缩洗液稀释后2-8℃保存过夜后检测结果与新稀释浓缩洗液结果比较。2、对可疑样本用同样方法进行双孔复试,计算符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浓缩洗液稀释后2-8℃保存过夜后检测200个样本中有15个样本OD值≥0.7,新稀释浓缩洗液配置洗液检测同批样本只有3个样本OD值≥0.7。2、双孔复试浓缩洗液稀释后2-8℃保存过夜后检测符合率为40%,新稀释浓缩洗液配置洗液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北京万泰抗-HCV检测试剂盒中浓缩洗液稀释后2-8℃保存过夜后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比例大大增加。

  • 标签: 抗-HC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浓缩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分析其对心电图测试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测试值的影响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波及Q-T离散度明显减小,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测试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能否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临床接受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智能对比剂追踪法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注射剂量80mL;研究组浓度300mgI/mL,剂量均值(40.89±2.16)mL,对比剂剂量、浓度相比,研究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相比,升主动脉均值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图像资料盲法评价对比,5级、4级、3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级、1级均为0例,对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降低剂量和浓度,对图像资料的诊断影响不大。

  • 标签: 团注测试扫描技术 肺动脉 CT血管成像 剂量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前后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对献血者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对筛查合格的献血者样本进行HBV、TPELISA双试剂检测。比较开展HBsAg、TP联合快速检测前、后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结果2017年2月—2018年7月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检出HBsAg反应性样本317例,阳性报废率0.75%;检出TP反应性样本200例,阳性报废率0.47%,低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HBsAg及TP联合快速筛查前,HBsAg及TP阳性报废率。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血液HBV及TP阳性率;减少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及水平,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献血前筛查 HBsAg TP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