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分析及病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120例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分析及病因探讨

黄苑辉邓文林少勇

黄苑辉邓文林少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511442)

【关键词】智力低下智力测试病因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42-02

引言

智力低下(MR)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儿童在发育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且存在明显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儿成长,也为家庭带来了较大精神和经济负担[1]。现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测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智力低下的发病原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智力低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智力低下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儿67例,女性患儿53例,年龄为4~17岁。

1.2方法

智商测试前需对所有120例患儿出生分娩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生长发育过程疾病史、家庭经济条件、母亲的文化程度、母亲孕产史、围产期疾病史等进行调查。按照年龄段分为4~6岁组和7~17岁组,分别均进行智力测试。4~6岁组患儿按照中国修订的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C-WYCSI)进行智商测定;7~17岁组患儿按照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定[3]。智商综合评估标准如表1所示。

表1智力低下儿童智商综合评估标准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记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智力低下患儿年龄和性别分布

本组120例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测试后确定为轻度智力低下46例(38.33%),中度智力低下36例(30.00%),重度智力低下21例(17.50%),极重度智力低下17例(14.17%)。所有患儿智力低下分级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布如表2所示,4~6岁组和7~1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智力低下患儿年龄和性别分布比较

2.2智力低下患儿病因分布

本组120例患儿智力低下病因分布如表3所示,33例(27.50%)病因不明,87例(72.50%)病因明确,其中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疾病、脑积水和颅脑外伤为智力低下前5位病因。

表3智力低下患儿病因分布

3讨论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均可能导致发育异常而引起智力低下等不良情况。根据患儿智商评分可以将智力低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4]。智力低下患儿在幼儿期通过中医、针灸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智力发育情况,但由于幼儿早期智力低下不易被察觉,入院接受智力测试时多已超过4岁[5]。

本研究对4~17岁患儿进行智商测定发现,多数患儿表现为轻度(36.62%)和中度(32.39%)智力低下,患儿年龄分布结果显示4~6岁组发病率稍高于7~17岁组,两组患儿智力低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智力低下发病与年龄无关。另外,患儿性别分布结果显示男性组患儿智力低下发生率稍高于女性组,两组患儿智力低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智力低下发病与性别无关。

儿童智力低下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多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已有明确研究的主要有遗传因素、围产期因素、脑疾病、母亲孕期接触有害理化危害及社会心理因素等[6]。本研究中72.50%病因明确,其中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疾病、脑积水和颅脑外伤为智力低下前5位病因。

参考文献

[1]李家菊.404例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及病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36):5939-5941.

[2]张厚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科学,2009,32(05):1177.

[3]贺赞群,邓冰.43例智力低下幼儿智力测试结果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02):192-193.

[4]王爱荣.100例智力低下儿童智商测试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06):931-932.

[5]HamdanFF,GauthierJ,SpiegelmanD,etal.MutationsinSYNGAPIinautosomalnonsyndromicmentalretardation[J].NEngJMed,2009,306(06):599.

[6]陈玫.智力低下儿童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1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