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1)探究多媒体技术在术前病人访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2)通过多媒体技术向患者提供手术有关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使患者降低焦虑。(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在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外科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98例。本研究首先调查本院待手术患者实际需要,再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在查阅大量文献后,针对不同手术自制相应的多媒体视频,(包括手术室整体环境、术前一日的准备、患者接入手术室的步骤、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人员组成、手术的简单步骤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媒体技术在术前病人访视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安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床位的使用时间。为患者降低就医压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市场前景发展广泛。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术前 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氨茶碱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0.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不齐、心源性猝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22.0%,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导致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30例经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抽取我院3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患者的分娩方式、难产因素以及新出生婴儿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异常分娩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难产危险因素以及难产几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出生婴儿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经产妇 分娩方式 难产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69-02
  • 简介:随着近年来体外诊断类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该类产品的风险问题也逐渐呈现。根据临床经验可以发现,诊断设备不但在故障状态下会有风险发生,有时在正常使用中也会有潜在的风险存在,所以,必须在管理中添加必要的体外诊断设备的风险管理,降低和避免风险的发生,为人们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正确的判断依据。基于此,本文就在用体外诊断设备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体外诊断 风险分析 管理问题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长期应用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对72例首次接受利培酮治疗满6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体重增加与否分组继续观察治疗至满24个月,每2个月评估1次体重指数(BMI)等。结果52例完成研究,其中11.54%(6例)体重减轻、7.69%(4例)体重增加;各时间段,总样本及两组的BMI较基线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较6个月时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BMI上升率组间比较,依基线水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依6个月时水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组后体重增加的发生率及BMI上升率均与活动量中度负相关(P<0.01),结论利培酮应用半年之后,对体重的影响宛如“平台”,且初期出现的群组差距依然存在;保持足够的活动量可能是长期控制体重的可靠方式。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体重增加 体重指数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57-02
  • 简介:摘要当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生物瓣,包括无支架生物瓣共同致命弱点是易钙化、衰败,不具有生长活性。而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逐渐成为心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构建包括⑴支架的选材及制备;⑵种子细胞的选择、分离与培养;⑶种子细胞在支架上的种植与培养三部分。本文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细胞粘附材料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 标签: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细胞粘附 材料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按照治疗方式区别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后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宫外孕症状患者,应当优先给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提高疗效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