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提取高质量艰难梭基因组总DNA的方法。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提取艰难梭基因组DNA,比较作为模板用于扩增艰难梭看家基因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的优缺点。结果:除沸水浴法,其他3种方法制备的艰难梭DNA均能成功用作PCR扩增的模板。CTAB/NaCl法进行提取可有效去除多糖成分,但操作要求较高。碱裂解法操作简便、省时、成本低经济可靠,提取的DNA量及纯度较合适;试剂盒抽提出的产物纯度和产量明显高于CTAB/NACL、碱裂解法(P〈0.05),但成本高。结论:四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应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 标签: 艰难梭菌 TPI DNA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败血症患者血液感染主要病原的分布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164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病原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4例血培养标本共检出178株病原,阳性率为8.2%,主要病原按检出率依次为CNS(29.8%)、大肠埃希(22.5%)、金黄色葡萄球菌(11.8%)、肺炎克雷伯(8.99%)、白色念珠(5.06%)。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结论我院血培养病原以CNS和大肠埃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分布、耐药状况可为临床诊治败血症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培养 败血症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念珠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02月-12月期间的临床念珠感染标本,对分离鉴定出为念珠的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出了483株念珠,其中男女比例为57.1/42.9;中老年感染的病例占89.8%;所有的感染病例中白色假丝酵母分离率最高为353株(73.08%),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64株(13.25%),热带假丝酵母40株(8.28%);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敏感率是100.0%。结论临床标本中感染无性别差异;中老年人更易感染念珠;念珠感染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真菌感染 念珠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科感染病原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取外科感染分泌物,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MicroscanWatRAway-40系统鉴定及作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262株病原,其中革兰氏阳性(G+)141株(占53.82%),革兰氏阴性(G—)121株(占46.18%)。万古霉素、氧氟沙星、氯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敏感,头孢三嗪、头孢呋肟、头孢噻肟对革兰氏阴性敏感。结论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可指导外科合理用药,预防感染。

  • 标签: 外科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的耐药性检测研究,对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重症室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209株,其中多重耐药占据51株,占据病原的24.40%,其中以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枸橼酸属、志贺属、沙门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占据比例最大,共占据34株,占多重耐药的66.67%;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约占5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占据7株;其余5株为真菌耐药。结论综上所述,多重耐药占据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比例较高,是医院感染病原的主要来源,早期有效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是重症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重症病房患者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检测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A)耐药谱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不同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感染患者26例,标本以痰为主,病原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结论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传播,防止了因交叉感染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G+病原55例,其中葡萄球菌42例;G-病原37例,其中大肠埃希17例,肺炎克雷伯10例;真菌4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的病原为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以耐药多见。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能在一种培养基上同时分离培养多种病原的方法,对400名妇科炎症病人进行性传播病原检查。阴道加德纳阳性115人,淋病奈瑟阳性26人,白色念珠阳性40人,其它念珠阳性13人,总检出率48.5%。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病原菌 分离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烧伤创面、褥疮、外伤创口及静脉曲张溃疡面等,可致创面难以愈合,甚至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配合应用中医药优势,选择中成药三黄散外用对铜绿假单胞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26.25mg/ml),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三黄散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作用
  • 简介:目的通过在多部门的协作联动干预下研究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检查出的500例多重耐药感染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2014年1—12月采用多部门的协作联动干预,2012年12—2013年12月采取常规措施,观察部门协作联动干预前后各项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通过对该院住院患者的检查与分析,发现部门协作联动干预前的各项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的情况明显要差于部门协作联动干预后的各项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情况,且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部门协作联动干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能够有效提高医患的依从性,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多重耐药的感染率,效果明显,可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部门协作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ICU常见的病原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采用VITEK-60细菌检定仪对病原进行相关鉴定,并用K-B法对于药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相关测定发现主要的病原仍然为铜绿假单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病原主要分离部分为呼吸道,占到总数的82.2%。革兰阳性球菌对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而各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结论对于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反馈,对于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药监测 耐药性 药物敏感率
  • 简介: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伤寒沙门氏(ST).方法:根据VP的tdh基因和ST的H1-d基因顺序设计二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品或其它待检样品中的VP和ST,将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分别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202和458bp的tdh和H1-d基因片断的条带,判定该样品中相应细菌为阳性.结论:本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在24小时内出结果,可适用于食品或其它样品中VP和ST的快速检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白色念珠引起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择取96例白色念珠引起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将9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磷霉素钠治疗(参照组,共有48例)以及使用激素、抗生素、活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48例)。结果经过临床检验,96例患者均为白色念珠引起的腹泻,研究组对症治疗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好,p<0.05。结论白色念珠引起腹泻有特定的表现,要对患者进行及时、规范的临床检验,再依据检测的结果进行对症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腹泻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内、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药物敏感性差别。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400例,鉴别医院内、外感染患者并进行相关抗生素敏感性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院内、外感染的大肠埃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出现了分离,且院内感染者对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低于院外感染。结论通过分析医院内、外感染的大肠埃希药物药敏性的差别,可指导临床治疗和院内抗感染工作。

  • 标签: 医院内外 大肠埃希菌 药敏差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非发酵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来自2009年1月到2013年8月我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菌种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5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分离出多重耐药非发酵共70株,最为常见依次是铜绿假单胞占67.2%、不动杆菌属11.4%、嗜麦芽窄食单胞7.1%,其它非发酵占14.3%;各种临床标本中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最高(62.9%);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氯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100.0%、90.0%、83.3%和71.4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头孢他啶38.6%、头孢哌酮36.4%、左氧氟沙星32.6%、头孢吡肟29.4%、阿米卡星2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2%;亚胺培南0%、多粘菌素E0%;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20%。多重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多粘菌素E较敏感。对头孢菌素类抗菌素有较高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泛耐药12株;检出率为25.5%。结论多重非发酵以铜绿假单胞为主,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并且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有很大的差异,其种类较多,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及时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诊疗效果,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 非发酵菌 耐药性 泛耐药 临床分布
  • 简介:2003年4月4日,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发生一起10人食用烤鹅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临床表现、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这是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引起的细菌型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饮食安全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餐具中大肠群是餐具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国标GB14934-94中规定的检测方法有发酵法和纸片法两种。为探讨纸片法检测大肠群结果判断标准的准确性。方法按GB14934-94判断标准,纸片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2者之间的检验结果有无明显差异。其中240份餐具采用发酵法,400份餐具采用纸片法。结果纸片法和发酵法二法有显著性差异(χ2=6.19,P<0.05)。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当纸片法结果可疑时,应采用发酵法进行培养后,再做出结果判定,以保证餐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纸片法 发酵法 大肠菌群 结果比较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