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实施静脉内治疗同时,合理使用医疗仪器,及时给予氧疗,并对病情进行有效监护。结果: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明显缓解,紫绀减轻。结论:明确的诊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溶栓 氧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2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治疗,治愈54例,占75%,好转15例,占21%,无效3例,占4%。结果认为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的发生,及时处理并发症,重视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使患者尽早地恢复功能。结论急性脑梗塞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和抗凝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肺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增强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由此可见,抗凝和综合应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抗凝单一治疗效果,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和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溶栓 抗凝 急性肺栓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相关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评价指标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静脉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脑梗塞急诊静脉效果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选择于2009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爱通立rt-PA静脉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90d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指标,根据疗效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mRS0~1分)与预后不良组(mRS2~6分),对影响效果和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发病至间隔时间、前血糖、前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房颤、CT早期缺血改变及爱通立rt-PA剂量是影响效果的7大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间隔时间、前血糖、前ESS评分、爱通立rt-PA剂量是效果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发病至间隔时间、前血糖、前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爱通立rt-PA剂量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爱通立rt-PA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治疗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相关梗死血管相通。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少,病死率越低1~3。而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后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救治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AMI患者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做一综述。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使用爱通立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集了我科2015-01/03共7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资料,从护理的角度对使用药物的护理工作进行讨论。结果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中,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伤残评定为基本痊愈1例,显效2例,进步3例,无效1例,无恶化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是目前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程度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护士在配合过程中的病情观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爱通立 溶栓 脑梗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41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后发生颅内出血组19例,后未发生颅内出血组22例,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后发生出血性转换组与无发生出血性转换组相比,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P<0.05),大面积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后出血性转换的危险因素。结论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引起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溶栓 出血性转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心源性脑栓塞60例,根据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静脉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心源性脑栓塞保守治疗法。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卒中量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使用静脉,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保守治疗法 心源性脑栓塞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血栓患者尿激酶疗法治疗的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以我院100例患者为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前者给予其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后者则给予尿激酶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6.0%,而对照组患者则仅有2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48.0%。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缺损评分,试验组患者缺损评分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患者则未见显著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尿激酶治疗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优质治疗手段,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极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溶栓治疗 脑血栓 尿激酶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AMI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及常规治疗,34例AMI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尿激酶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4.2%和14.7%(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塞 疗效观察
  • 简介:治疗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然而对患者而言,由于知识缺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后很不了解,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盲目、甚至绝望,这样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对其开展科学的健康宣教势在必行。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8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实施治疗的患者(发病≤6h)开展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健康宣教 治疗疗效 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治疗的有效健康教育和护理模式,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对我科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收住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进细致的健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患者病情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出现护理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护理,是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溶栓治疗 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