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泵不同治疗参数对极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64例极重型颅脑损伤分为两组,一组(32例)抗泵治疗参数设置为30mmHg(表示为三零组),一组(32例)抗泵治疗参数设置为40mmHg(表示为四零组),对其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30min、治疗中30mmin、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0min、术后3d内(mmHg)、术后6d内颅内压水平以及术后6d内颅内压最高值与颅内压≥20mmHg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深静脉血栓预防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结论:以30mmHg~40mmHg参数进行抗泵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颅内压影响较小,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抗栓泵 治疗参数 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根据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2010年指南,在医护人员合作基础上,制定骨科大手术后接受硬膜外镇痛和低分子肝素防疗法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内容为规范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及硬膜外镇痛导管撤除后首次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协调安排好麻醉科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时点及防止意外拔管;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躯体感觉异常的部位范围,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完善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实施安全护理措施后,硬膜外置管拔管时点和拔管后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的规范性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 标签: 骨科手术 硬膜外镇痛 防栓疗法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术患者在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规范化护理下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向2022年1月-2023年3月入院行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术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比较双方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干预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等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术患者在风险预警评估的规范化护理下,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 风险预警评估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本院68例采取取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FMA评分、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针对性护理干预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泵治疗泌尿科术后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泌尿科应用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泵与常规患者的资料,比较分析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泵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泵治疗。结果:观察组VAS、SAS、SDS、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 泌尿科 VTE